|
户外运动之系列小常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人们就经常走出家门到野外去旅行或探险。故需要知道一点在野外活动的常识。
我找了一点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用。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有什么心得也可以发上来。
一、装备
1、装备购买顺口溜记在心头
鞋子是要买的,登山加徒步的。
全皮是最好的,拼皮也不错的。
关键是防水的,尼龙也可以的。
保护是要紧的,所以用高帮的。
鞋底要防滑的,安全是第一的。
好底会蛮硬的,软底是拖鞋的。
技术是很多的,学问是很深的。
锅尔泰克斯的,歪脖拉儿母的。
(gore-tex) (vibram)
基本用英文的,字典是能查的。
背包是重要的,没有是能借的。
女生四十五的,男生多十升的。
派格是不错的,歪肚也蛮好的。
关键在背负的,一定要合身的。
漏水是麻烦的,所以用雨罩的。
填装是要学的,不然会很累的。
重心要向上的,用力是屁屁的。
左右要平衡的,前后要均匀的。
睡袋是有舱的,其他要自理的。
衣服在下面的,中间放食品的。
相机有分量的,放在最上面的。
头袋分里外的,作用是丰富的。
里面放证件的,外面放杂物的。
个人有喜好的,不必太拘泥的。
防潮有垫子的,地席也可以的。
价钱是便宜的,破损是容易的。
发泡用化学的,味道有一点的。
如果是物理的,味道就好多了。
有的是充气的,保温比较好的。
睡觉用睡袋的,信封或妈咪的。
一种是羽绒的,还有是棉花的。
羽绒是保暖的,进水就完蛋的。
如果是棉花的,凑合还能用的。
另外有抓绒的,作用是很多的。
衣服分三层的,舒服最重要的。
里面是酷迈的,全棉会弄湿的。
中间有抓绒的,比毛衣保暖的。
外面冲锋衣的,防风又挡雨的。
外套要大点的,举手不露腕的。
2、找到适合自己的水壶
外出郊游踏青,水壶是免不了的装备工具。其实看似简单的水壶,在材质、功能上的讲究可真不少,南京“人山魂”户外专卖店店主向记者介绍了几款常用水壶,读者购买时不妨做个参考。
军用水壶的功能性比较强,不单可以用来装水,还可以生火煮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实,不怕爬山时的磕碰,用上十年八载也没问题,价格也不高,二十几元就可以买到。但是军用水壶偏重,铝制的内壁无任何涂层,倒进去的水容易变质。
塑料水壶多用无毒的聚乙烯制成,价格低廉,几元钱就可以买到,它的外形设计都很漂亮,也很轻巧,但是水贮存时间太长就会有股塑料味,密封性能也一般,不能用来贮存热饮料。
运动水壶多采用高档的polyurethane材料制成,耐温能力可达120度。其中压出式水壶(如自行车水壶),一般配拉启式的开关,饮用方便,单手即可操作,不过密封性稍差,倒出式水壶采用旋入式壶盖,壶壁较硬,不怕摔碰。
专业登山壶质地坚硬,一般采用优质航空铝合金一次充压制作,坚固、耐用,也很轻便,容量一升的壶体仅重100克左右。这种水壶外形为圆柱体,有的品种还附有方便与背包连接的扣子,水壶内层带有防霉涂层,所以即使外出带上鸡汤、牛奶也不怕变质。不过它的价格较高,最便宜的也要四五十元。
3、选择一条中意的睡袋
选择一个合用的睡袋一般说应注意几个问题:
(1)、睡袋的尺码
睡袋的尺码相对比较固定,且大小规格差异不大,成人睡袋的长度一般加头蓬210-235cm,信封式定宽上下均为80cm,莫名式一般上宽75-80cm,特殊型有做到85cm,下宽一般为55cm,选择睡袋的规格要依据使用者的身高、体围,一般睡袋总长应长于使用者身高40-50cm,宽度要依据使用者的体形,瘦者75cm就可以,胖者应不低于80cm的宽度,肥胖者可选85cm 宽度。
(2)、选择睡袋的温度范围
选择睡袋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根据使用环境和自己的耐寒度选择一个合适的温标。制式睡袋一般以四个不同的温度指数,标明睡袋的适用范围,其中四个温标分别表示:
A、舒适温度:标明睡袋可以使用的最高温度,在此温度下使用你不至于热得象洗桑拿浴。
B、目标温度:表示睡袋设计温度的上限,在此温度下使用你会感到比较舒适,但这个温度指会因人而异有华氏10度的差异。
C、极端温度:表示睡袋设计温度的下限,在此温度下,你可能感到不太舒适,但穿着保暖衣服可以安然进入睡袋。
D、危险温度:此温度下使用该睡袋可对您的健康构成威胁,非不得已不可使用,使用时应穿好所有的保暖衣物。
(3)、确认睡袋的材料和性能
目前市面上睡袋的填充材料主要有二大类:一是羽绒类,二是晴棉类。
羽绒类可区分为低绒睡袋和高绒睡袋。一般含绒量超过80%的可划入高绒睡袋,以下为低绒睡袋。羽绒睡袋的优点在于压缩性好、保暖性好、重量轻、体积小。但由于羽绒是靠膨胀保暖的,所以使用中压在身下部分保暖不很理想,使用时需配高档防潮垫。晴棉睡袋由于棉种不同,因而保暖指标差异很大。目前,市面上的晴棉睡袋填充材料有喷胶棉、含硅棉、仿丝绵、杜邦棉、普拉卡3D棉等。以300克/平方米填充为例,喷胶棉的保暖指标,目标温度在5度左右,仿丝绵在-5度左右,而普拉卡3D棉可以达到-12度的目标温度。高档睡袋一般都标有填充材料,低档睡袋则较少有标识。晴棉睡袋的优点在于不易受潮,优质晴棉保暖性亦很佳,但一般压缩性稍差些。
防水透气风衣
在野外生活,一件防水透气风衣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人们都选择GORE WINDSTOPPER抓绒衣。比毛衣什么的强多了,既有保暖性和轻便,又有出色的防风透气性。
5、选择一双好户外鞋
登山鞋的分类
一般而言,走路用的登山鞋依用途分为:
mountaineering--极地攀登鞋:适用于冰雪岩混合的地形,必须有非常硬的鞋底且兼容于快扣式冰爪。但较不适用于平地健行。
trekking--长程重装健行鞋:山区长途健行,强调舒适耐用、远距离长时间使用,但不特别要求攀登功能。这种健行鞋鞋底中层较有弹性,使你踏出的每一步都能获得额外的推力;鞋底也同样的硬,让你能穿越崎岖困难的蛮荒地带。
backpacking--短程重装健行鞋:专为大背包健行设计--行程不是很长,但背包很重,所以鞋底也是硬底,且支撑力很好。
hiking--短程轻装健行鞋:轻装健行,因为背负重量不重,所以强调舒适性而舍弃硬鞋底。仍具有不错的支撑力
买一双好鞋的10个技巧
(1.)向高手请教,当你走进一家登山用品店买鞋时,要求最懂鞋的销售人员来协助,或是挑选一家有登山高手驻店的用品店,如果不在的话,就预约一个时间见面
(2.)一定要实际测量试穿,不要用之前买鞋的尺寸去推论,脚的尺寸是会变的。
(3.不要被尺寸的号码迷惑,不论是英国尺寸、欧陆尺寸或美国尺寸(还分男女),尺寸的大小会受制鞋工厂的标准与设计所影响,最好还是多试穿几个邻近的尺寸
(4).晚上买鞋!夜晚时,人脚会略微膨胀,就像在山上走路时一样。
(5.)要慢慢试,不要太心急做决定。准备两个半天来买一双好鞋,尽量多试试不同的厂牌与鞋款。
(6.带自己的袜子,最好是用来搭配登山鞋的袜子
(7).绑好鞋带以后,活动脚指看能否碰到前壁,新鞋穿久后,可能会稍微增加宽度与厚度,但绝不会增加长度,太短的鞋子往往会撞击脚趾头与指甲
(8).试穿时,穿着鞋走一走,一方面让新鞋的皮革或纤维较具弹性,一方面也可试出是否有不易察觉的不舒服处
(9).买适合用途的鞋,但不要想一双鞋应付所有的用途。也不要只为一次特殊行程去添购一双功能特别的鞋子。
(10).抓住脚的感觉,挑一双最舒服的,用那双的标准去试所有的鞋子,只有一个人知道哪双鞋最适合你,就是自己。
鞋子耐用的保养技巧
(1).每次用完后清洁干净,稍微弄湿没关系,阴干它,决不要烘干鞋子。
(2).鞋干燥后,可加强其防泼水功能(鞋油、腊、喷剂)
(3).使用时绝对远离热源(炉子或火堆)、化学物品(除草剂、杀虫剂),他们会损坏鞋子的结构、材质。
6、帐篷(不是每人必备):
3根铝杆的青蛙帐,大约800-1000,优点是抗风、防雨性能好,6-7级的大风都能扛的住,这在一般的户外活动中是足够用了,能住2-3人,不过此帐篷为软底,为了防磨和防刮最好再配一个地席垫在帐篷下面。(在我们福建旅游就不必买高山帐了,除非你想去雪山)
EuroHike 225双层帐:大约350元,两根玻璃钢杆,能抗4-5级风,防大雨,住2-3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但是重点,达三点二公斤~~偶就是买这个,嘻嘻,很喜欢!
7、背包(一般女士需45-55升,男士需55升以上):
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BigPack的系列背包,价格偏贵699-1500,但强度、结构和背负系统(有CR和TCS两种)都很出色,大概是国内能买到的最好的背包,唯一的缺点是放杂物的小袋太少,可以再买一对专门配套的侧包。同样大小的背包也有200-300就能买到的杂牌包,性能稍逊,一样能用,到时就知道肩痛滋味了。
Jack WolfSkin包,70-90升的才500多,做工很好,防水性能强,结构设计也不错。这款狼爪包的防水效果是派格包加一个背包罩的同等效果,就是不知大家会不会喜欢它的款式,比较男性化……颜色暗~~要不就是红色~~
还有一种100多就能买到的军用迷彩大背包,体积足够大(最大约70-80升),强度也足够高,就是背负系统不是特好,背起来比较累,外挂物品也不够方便,应该说还能满足使用要求。
还有sea to summit的登山包,530-700元左右,比派格性价比高多了,还有le mont,都是用过的人都说好的包。哦,乐摄宝的也很好,摄友们可以买,因为它有为装三脚架等专配外挂带等,是为摄影器材保护花了很多心思的,也是名牌,贵……
凯图巅峰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背包了,福州在阿卓登山与简单生活有售,在凯图网上看满意的都可以订到货,舒服!看了看,K2的背包性价比蛮高的,当然是比不上派格,但质量、设计、用料比sea to summit有过之而无不及,属sea to summit、freetime、in-way同档产品,用了少见的龙虾扣(网上说的),价格还便宜不少,70L的全国统一售价是640元,这是K2网才调的价。
炉具(不是每人必备):
有一种金色的铝制酒精套锅,带锅,能烧液体和固体酒精(燃烧温度比液体的低),并且有一定的抗风性能,才45元。不过烧开一锅水要15分钟左右,等得让人晕~~我还是喜欢去别人的气炉那边片吃片喝,也可以几人合买一个炉头。KOVEA的钛合金超轻炉头88克,型号叫COMP3,福州各户外用品店都卖270-280元再打八到九折,但81前阵子有卖到220元……网上这种可是卖400多的哦!!!
9、雨具:
背包防雨罩,30-50元左右。与防雨冲锋衣裤、和登山鞋结合使用既能防雨又不影响活动。也有一体式的雨衣,平时还能当地席或搭个防雨遮。
10、一些小配件
还有就是小配件了,外挂扣是必须的,一个几块钱。指南针、温度计、求生哨三合一的塑料哨声音大,又便宜又实用,当然,专业谈不上,那是领队的事。
头灯是一定要有的,60—300不等。
还有防水袋,用来装怕湿的东东,如溯溪时包相机手机30元左右一个,实用!
还有洗漱包派格的最好,几十元一个,可以装毛巾、洗漱用品平时到河边洗漱时一包搞定,方便呀!还可以当腰包装相机。
防潮垫普通的就可以了,20-25元左右,以后坏了再买嘛。
还要买帽子,手套,都是抓绒的为好
二、旅途中常用药要备好
旅途中常用药物一览:
复方阿司匹林——(规格)片剂0.42——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服药后偶有恶心、呕吐,个别人有过敏反应——(用法与用量)每次1-2片,每天3次。
乘晕宁(晕海宁)——片剂50毫克——镇静止晕。用于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及内耳眩晕症发作引起的恶心、呕吐与眩晕。(多服易引起嗜睡)——乘飞机、车船前服1-2片
扑尔敏——片剂4毫克——抗过敏。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及妊娠呕吐、晕船晕车。多服会引起口干、嗜睡——每次一片,每天三次
复方甘草片——怯痰镇咳。用于一般咳嗽——每次两片,每天三次
复方胃舒平——制酸止痛。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每次四片,每天三次
复方新诺明——抗菌。用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感染及皮肤化脓感染。副作用有胃肠不适,皮疹。服用时要多喝水,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禁用——每次两片,每天两次
氟派酸——胶囊0.1毫克——抗菌消炎药。用于泌尿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皮肤、外科、妇产科感染(有过敏史者禁用,肝肾损伤者禁用)——每次两片,每天四次
硝酸甘油——片剂0.3毫克、0.5毫克、0.6毫克——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个别人有轻度头昏、头胀、低血压反应、青光眼禁用。)——1-2片,舌下含服,1天多次
黄莲素——片剂0.1毫克——抗菌。主要用于肠炎、痢疾等肠道感染——每次2-3片,每
天4次
银翘解毒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要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肿痛——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
风油精——去风除湿,止痛消肿。主治伤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中暑,晕船,晕车,蛇虫叮咬。——外用,涂于患处。
复方丹参片——活血化淤,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口服,一次4片,每天3次
麻仁丸——润燥通便。主治便秘——口服,每次6-9克,每天1-2次
王氏保赤丸——健脾,化痰。主治小儿乳滞疳积,呕吐腹胀,咳喘等——口服,6个月内,每次5粒,6个月-2周岁,每超过一个月加1粒,2-7岁,每超过半岁加5粒,一天两次。
碘酒——2%30毫升——杀菌消毒,用于小外伤和皮肤消毒——局部皮肤涂擦
氯霉素滴眼液——0.25% 8毫升——用于砂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每2小时滴眼一次,每次1-2滴
外用止血粉——局部止血,用于皮肤小外伤止血——敷于患处,纱布包扎。
创可贴——每包8片——消炎止血,愈合伤口,用于皮肤小外伤——贴在伤口处
三、一瓶酒精棉球不可少
不管夏季冬季,旅途中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谨防肠道传染病。这里为你介绍一种简易方法:旅游时随身携带一瓶含75%酒精的棉球,棉球用酒精浸着,瓶要密闭。
当你进食前,从瓶内取出几个棉球,迅速擦拭食具和手,擦毕,趁酒精未干立即将棉球用火点燃,再对擦试过的食具进行高温烧灼。
这是因为一切肠道传染病病菌,一旦接触到75%的酒精,便会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个棉球用两次,就等于对食具进行了双重的消毒杀菌
四、野外求救的方法
当自己和队伍出现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救助才能脱险时,应懂得基本的求救、呼救方法。
放烟火
燃放烟火是最常见的求救方法。白天用烟,即在燃火上放一些橡胶片、生树叶、苔藓、蕨类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烟,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应在开阔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区方向点三堆明火,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
光信号
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可能的居民区或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间断的光信号,光信号可传16公里之远。方法是将一只手指瞄准应传达的地方,另一只手持反光镜调整反射的阳光,并逐渐将反射光射向瞄准的指向即可。夜晚用手电筒,向求救方向不间断的发射求救信号。
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SOS
即三长三短,不断地循环。
现代求救方法
随着时代的展,各种现代求救设备逐渐普及,如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逐步配备这些现代设备。
、如何避免户外遇雷公电母五雷轰顶的措施
“天打五雷轰”是我们小时候发誓的时候经常用到的一句“咒语”。因雷电袭击而受伤的事例,这些年听说了一些,好像感觉一直离我们很远。但去年夏天,我和一群朋友在山区徒步,当时我们正行进在一条山脊上,突然乌云压顶,山雨欲来。一道道闪电在我们眼前划过,突然我清楚地看到我前面的同伴的头发都立了起来,接着一声惊雷把我们吓了一大跳。
这个经历令我印象深刻,回来后查了查资料,才知道我们几乎和“五雷轰顶”擦肩而过,心中庆幸得很。估计是“雷公电母”知道我们都是好人就放了我们一马。
今年的雨季又来了,又有很多朋友走进了户外,今年值班的“雷公电母”是不是也像去年的那样明辨是非,我也说不清楚。“百年大计,预防为主”,现在,我要公布一下我对“雷公电母”的一些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有一点必须再三强调的就是,“雷公电母”都是暴脾气,遇到他们的时候,还是躲得远一点好。
尽量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雷电的成因,我想很多人都很清楚,如果有不知道的,请去找你的小学自然老师给你补课。闪电通常会先击中最高的物体尖顶,然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面。所以孤立的大树和建筑物往往最容易遭到雷击。如果人离遭受雷击的物体很近,或者人在当时的环境中是最高的(比如当时在山脊上徒步的我们),也可能遭雷击。在雷电交加的时候,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击将至的先兆。
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下或趴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如果靠近树木等高大的物体,应马上走开,走到低一点的地方,然后蹲下或伏下。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最好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比如我们的背包、防潮垫等),坐在上面,双脚合拢,尽量不要放在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泥土并不绝缘。这时候要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了,因为位置比较高,也最易遭受雷击。最好不要用手撑地,因为这样会增加身体与地面按触的范围,增加雷击的危险。 遭雷击怎么办
打雷的天气本来就不多,打雷天正好在户外徒步的人更少,所以遭到雷击的人就少之又少了。但是不能因为少,我们就忽视它。
遭到雷击不一定致命,除非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在这个地球上,曾经有许多人都曾逃脱过“雷公电母”的手掌心,而有些人只是有被充电感和遭受轻微烧伤。
如果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就很可能致命。这些走背字者的死因大多是窒息或心脏停止跳动。
雷击可能会导致骨折(因触电引起肌肉痉挛所致)、严重烧伤和其他外伤。此外,伤者的衣服可能会着火,金属饰物和表带等可能会熔化。
如伤者衣服着火,应该马上让其躺下,不要让火焰烧到脸部。否则,伤者可能会因为缺氧或烧伤而死得很难看。
如伤者被“雷公电母”吓着了,受惊过度,不听从安排和指导,这时候可以采用暴力手段,把伤者绊倒或推倒在地。这时候执行人一定要小心,千万别让自己也给烧伤了。
条件允许,可以往伤者身上泼水灭火。或者用厚外套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千万不要用一些易燃的化纤织品,否则会越帮越忙。
遭雷击后即使看似没有受伤,也应该停止前进,仔细观察。如情况不好,应该马上找医护人员救治。在治疗前,应该尽量安慰伤者,让伤者在物质上、心理上保持温暖、舒适
六、户外自然水怎样来净化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对于人的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食物。人在户外活动,对水的需求量要大于平时。保证在户外喝到干净的水,无论对于人的身体本身,还是户外活动的质量都至关重要。
很多户外爱好者到了户外,看见了貌似清纯的山泉水,以为矿泉水厂免费开放,张开血盆大口,咕咚咕咚喝个没够。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山泉水都适合饮用,很多看似清澈的泉水很可能因为污染而含有一些寄生虫卵、病菌或其他微生物,有些
源头活水没有经过污染,但也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属盐,大量饮用会引发腹泻呕吐等疾病。
通常在户外,除了部分的泉水源头和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水,最好都经过处理后再饮用。
一、最经济的方法是把水煮沸。
如果水源的水质比较好,把水煮开是最经济的一种处理方式,缺点是这种方式比较浪费时间,可能不适合一些自虐级别背包客的急行军要求。还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是,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处理水一定要让其沸腾10分钟以上,这样能几乎能杀死全部的病菌和寄生虫卵。煮沸的水最好让它沉淀几分钟再饮用或装入容器,这样水中一些杂质也能沉淀下来。如果海拔高度超过了3,000米,因为大气压的关系,水即使沸腾也很难达到消毒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最经济的处理水的法则失效。
二、使用过滤器、净化器来处理水。
科技的发展让户外爱好者受益菲浅,现在过滤器是让水通过一个过滤芯来达到过滤的目的,它可以过滤掉水中的一些细菌,但对于一些病菌就有些无能为力了。所以在没有污染的活水源头使用过滤器基本就可以把自然水变成饮用水。过滤器的滤芯大都使用活性炭或其他材料,必须定期进行清理维护。此外滤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必须根据产品说明定期更换,否则会大大影响处理水的效果。
净化器的结构要比过滤器复杂,净化器除了有过滤器的过滤功能外还有净化水的功能,因此它除了能杀死细菌外,还能够杀死病菌,应用范围扩大了很多,几乎使用于大部分地区的水源,哪怕是比较脏的湖水经过处理后也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现在国内城乡的一些河流污染严重,需要提示读者的是最好别拿着你昂贵的净化器到这些臭气熏天的河里做试验。净化器也需要定期维护,更换过滤部分的滤芯。
净化器和过滤器都是比较有效的处理水的工具,它们轻便小巧,容易携带,但是无论是价钱还是后期的维护成本都比较昂贵。此外这种工具大都适合单人使用,处理水量有限。
二、使用药物对水进行消毒。
1.使用净水药片。
使用净水药品来处理水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方法,据说全球各国的军方大都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理饮用水。它的处理水量大,能适合很多人的需要,因为药品的不同可以处理不同的水源。现在国内很多户外店都有净水药片出售,价格又不贵,是很多节俭的背包客的理想选择。但是作为代价,你必须忍受经过净水药片处理过的水的“附加味道”。不过你可以添加泡腾片或其他果汁粉末来中和味道。
将净水药片放入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和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两片净水药片进行消毒。
2.使用碘酒来净化水。
碘有固态、晶体和液体等多种形态,当然了,医用碘酒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了。碘酒不仅可以对身体的外部创伤进行消毒,还可以用来净化水。 一般在一升水中,滴入三四滴碘酒,就可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和部分细菌。如果水质混浊,则在每升水中放入的碘酒要加倍。加入碘酒的水搅拌摇晃后,静置20~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比较差的水质放置时间要长一些。碘酒能杀死水中的一些有机物,但对水中对身体有害的无机物就无能为力了。
3.除了碘酒外,亚氯酸盐和醋对水都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亚氯酸盐(即漂白剂)在初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三四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道,同时注意去除沉淀物。
4.没有其他净水的物品的时候,如果有食醋也可以拿来一试。
在初净化过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搅匀后,静置30分钟便可饮用。当然了,水中飘荡的都是醋的味道。
5.使用植物净化水。
如果找到的水是咸水时,可以用地椒草与水同时煮,煮过后水依然有咸味,但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地椒草,又名百里香,矮小半灌木状草本,有强烈香气。叶对生,叶片小而细长,具有防暑避暑、和胃止呕、驱风止痛的功能。春夏季,地椒开紫色的小花。生于山地、杂草丛中。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北。
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把水与浓茶同煮,沉淀后可以饮用。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