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洪 于 2012-7-19 08:55 编辑
相逢在草原 ——散碎珠子串起记忆长链
这是第一次去呼伦贝尔,严格讲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穿越骑行;整个六天下来,走马观花,浮云飘过;当时我以为了无新意,几无可写了⋯
回到北京后,再次拿起《中国科学探险》(呼伦贝尔专辑),想着还是读完了它吧——“使鹿鄂温克”的文字……不觉间就被那字里行间的悲怆牵住了……
我想起了阅读过的《额尔古纳右岸》……我想起了在民族大学观看的乌兰牧骑……
在牙克石
从东山机场出来,常规性的是一条迎宾大道,此时正是华灯绚烂,塑像位列。塑像默述的是蒙古族的故事、传说、伟人⋯一坐一立两个蒙古女人像最显眼,正对机场; 这是⋯? 成吉思汗的母亲和正妻⋯诃额伦和孛儿帖(接我们的当地人说)。 对啊,这里也是弘吉剌部的故地,是铁木真的母亲和正妻的故乡。
凌晨两点多,我们终于到了卡伦堡马术俱乐部;月过中天,四野迷茫;雾薄山朦,期待满怀。在来时的山路上,很多人都看到了鹿,还有很多路牌指示着狐狸和熊。
(据官方资料)卡伦堡马术俱乐部坐落于风景秀美的牙克石凤凰山旅游景区,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会所,占地面积20公顷,会所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40个房间,可同时容纳80余人入住,俱乐部蒙古包餐厅可容纳130人同时就餐。俱乐部现有汗血、半血、纯血、三河、伊犁、蒙古马等马匹。“卡伦”为满语“哨卡”的意思,“牙克石”满语为“要塞”,寓意为守护牙克石...
卡伦堡除了养的有马,还有小藏獒,不知道是一只还是三只,反正都憨态可掬,不见凶神恶煞,威风凛凛的样子。两只灵缇,虽然依旧是瘦削,但总是睡意阑珊不想醒来的样子。
更有一匹传说中的“四不像”(这里是大兴安岭地区,应该是驯鹿)。第一次见是早晨出发的时候,远远的看到一匹怪模样的动物在吃草,被拴着的。第二次是专门去马厩里看的,模样依旧很怪,但也没有细看,因为那里的味道实在太冲了。第三次驯鹿被牵出来,它吃草,人照相… … 不免感慨:驯鹿不是这么活的,况且还是孤单的一匹...
不知有多少歌曲都唱起草原上的炊烟,有毡房有炊烟是草原。这里没有帐房却见“炊烟”,起初还以为是故意造的气氛烟火呢(有够浪漫)?经人提醒,原来冒烟的都是马粪堆,实际是阳光强烈,马粪自燃了;不见有人去管,就这么袅袅着,随风烟走。
进出马场有柏油路,沙石路,在柏油路旁边平坦着铺展有宽阔的砂石“宽道”,是新路?是跑道?实际呢是一条试车道,一个德国公司(忘了叫什么名字)修建的;“马倌”还介绍不远处的一处大湖,在冬天结冰后,也成为这个德国公司的冬季试车场。
几天的骑行,走的是山,穿的是林,但水却总在周边;或者在远处蜿蜒曲流,满目曼妙;或者亲近在身旁,静如镜,流无声。从地图上读来,这水流应该叫做扎敏河,河道环转,线条优美。 在河道旁,偶尔能看到一种搭棚,长木杆环簇斜搭,上有遮盖;那样子和电影里北美印第安的“窝棚”一般无二。据介绍鄂温克族的资料说,这叫做“撮罗子”,因地制宜的游牧住所。撮罗子在这里出现应该不是住人用的吧,估计只是作为一个路边的小景观了。
没想到呼伦贝尔这么晒,这么热,所以当鱼哥提议下水时,儿郎们欣然同往。大太阳,脱光光,水不深,瞎扑腾;俨然就是一群调皮的小小子儿了。水下有石子,有黑泥,有水草,有渔网,但水是活的,是干净的,可游,可戏,可融身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