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装穿越,大仪山听雨
2010年8月14-15日,头天暴雨如注,俺和仪陇籍重庆驴友空包包、欣雨等4人穿越仪陇先锋(观音场)二郎山--仙女山。那天在山上由于暴雨,连走两条路,仍未能突出重围,也没有找到岩洞群,然后在老木老乡家里借宿,穿越近50公里,完成了仪陇驴友的第一次户外之旅。
2012年7月21--22日,朱德故里自由户外部落10名驴友,除几位女士外,重装前进,每人负重均达30-50斤,冒着30°C酷暑,再次穿越二郎山--大仪山,徒步行程达40公里,在大家体能几近达到极限的情况下,在范跑跑的脚脚难以坚持、和一名在校大学生驴友连摔三跤、波娃子最后一跤定乾坤的情况下,在翻山越岭、风雨之夜、酷暑难耐的情况下,同志们以必胜的信念安全回归大本营。
这次穿越,也许是随性而为,也许是对老天连日阴雨、不能出门的挑战。这可恶的夏天、雨季,我们的心和装备都长霉了。本来我们只是准备到二郎山探洞,但走上山,考虑到夏天杂草丛生,蛇呀阵雨等,为安全起见,才决定把这条线路走通。也想到了强度,但走起来当然比预想的要艰难得多。走完全程,再回首,一次次在心里对自己、对这种团队精神而深深思考:我们是在走路,而更多的,走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对别人异样或不解的眼光可以理解、漠视,或者一笑置之,但对户外的向往,依然是我们不带任何功名利禄而孜孜以求、返璞归真的渴望。
我只记得那样的热。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汗如雨下,汗、狂汗、瀑布汗,衣服裤子很快湿身,然后喝不够的水,见着山泉就想猛扑上去灌一肚子。望苍天,云层低矮,人在山野间,如同在蒸笼里炙烤,空气中散发着草木潮湿闷热的味道。幸亏我们几个肉多,脂肪厚,脱下衣服就再也不想穿上,赤膊上阵,最后还被波娃子恶搞,哼哼!这娃是个好娃,就是胎神,最后终被山神撂倒,旧伤复发,追随铁拐李而去。还有自胜者、总统、凤歌、彩云之南两口子和俺家属,我就那样热,他们也可想而知,背负越走越沉的装备,最终还是在大汗淋漓之后,得到全身心的解脱。酸是酸,痛是痛,心里还是很轻松。
我只记得大仪山的夜雨。“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到得大仪山顶徐队长家,那里的凉意已经驱散了黑猫子,那家伙虽然个头小,但一咬一个疙瘩,又痛又痒。只还是有蚊子在到处寻找目标,时不时钻到大家的帐篷扫荡。晚上饭后,我们的户外笑星波娃子组织大家成语接龙,最后因犯规太多、法不责众而难产;又想玩撕纸质,大家一看他那张臭嘴,联想到口蹄疫,于是此游戏因太低俗而被封杀。还有总统大人的钢锹竹竿沙沙舞,形神俱佳,引人入胜。实则我最贪恋的,还是这满山的凉意,远比氧吧、空调屋舒坦多了。树影婆娑,夜色朦胧,万籁俱寂,不似神仙,胜似神仙。想当年,大仪山上的羔羊县令张英,也不过如此。半夜,阵雨哗哗而来,但在帐篷里,却显得极为闷热,只有敞开还好点。这雨声,一阵紧似一阵,瞬间在院坝汇集,天地融为一体,雨雾茫茫。这雨声,使人无端升起许多幽怨,还有快意,在夜色的笼罩下,忽远忽近,或悲或喜,如泣如诉,似笙歌艳舞,又似离歌当哭。“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想当年,此处作为买卖街、老街、县衙,是何等盛况,商贾云集。而如今,历史的印迹星星点点,留下无尽传说。
今日回来,曹大炮还在说:这帮驴,这下好了,下大雨了,帐篷要进水了。但我们早就接到暴雨黄色预警,把营地设到徐队长的屋檐下了,呵呵。好在次日雨停了,倒还没的啥。老曹老家就是那边不远,但我们与他失之交臂,据说他都准备了土鸡、西瓜、水果等恭候我们的,可我们主要为了穿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下次反穿,他那里倒也可以宿营。
我们在驴行,走遍仪陇,走遍南充,走遍天府,走遍祖国大好河山。驴途很远,但也算不了什么,只要我们一直前进,用一生来走,你所谓吹得神乎其神的景色,再不得了的神话,都会被我们撂在脚下。让我们一起活在当下,爱在当下,安住于当下。只有“当下”才具有力量,未来还没到,所以未来无法给你任何力量。此刻,请意识到:“期盼”或是“渴望”会把我们带离“当下”。每个欲望都来自过去,而每个欲望都被投射到未来,过去是那个已经消失的,而未来则是那个尚未发生的,两者都非实存。然而‘现在’才是唯一的真实。当你想要某样东西时,‘期待’已经把你带离开当下,让你一直错失眼前。原来,只有当下才是真的,当下才具有力量。感恩大自然带给我们绝美的景致!她有时候没在终点等我们,就在途中。
此次穿越,我们21日早上8:00许从仪陇新政搭车,然后到金城搭公交到白台嘴,再坐车到先锋,10:00许沿河谷登山。12:30,在二郎山花家商店打尖,房东大娘身体不适,凤歌亲自操刀给大家煮黄瓜面条。我们几个又跑去参观二郎庙,感觉庙非庙、道非道,香火不是很好,十分荒凉,据说只有一个太婆在那里守护,青灯黄卷,这也太孤寂了吧。
下午14:00许,我们在询问当地人岩洞情况后,想想可能无非又是一个个别裂缝,洞太深了,可能又有长虫把守,临时决定照此方向穿越大仪山,因上次是从那边走过来到回春出山的。看到了曾经熟悉的山里院落,当年空包包向其问路的老者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房门上锁,锈迹斑斑,窗户紧闭,杂草丛生。在这里,等手机有了信号后,就提前联系了徐队长。15:00,我们走过机耕路、竹林,麦子、苞谷地,到达凤垭口。在这之中,看到一家商店的小女子,墙壁上贴满了她的奖状,看来,山沟沟里迟早要飞出金凤凰哈。在这里,以为路途还远,就准备搭车,结果说也就几公里路就到太平和大仪镇,我们还是决定从水泥路走下去。好不容易看着大仪山方向从山坡到大仪镇,就17:00许了。远远的,就能看到大仪山的地标---那一棵挺拔的松树。
稍息片刻,补充水分,我们继续向大仪山进军。路遇两位太婆,是凤歌的亲戚,也要走那边,并热情地给我们带路。于是沿着河沟直往大仪敬老院到达山脚,这里距离山顶徐队长家据说只有5里路了,很多赶场的老乡在这个店子歇息。突然间,上次见过一面的吴老先生也认出了我们,他就住这里,他也忙不迭地给徐队长打电话,又给我们介绍路线,他说他们到过新政,但因我电话不通,未能一聚,一定下不为例。这时已是18:00了,想想区区5里路,那是无论如何要登上去的。太婆平时也爱转路,在前面带路登山一点不含糊。这时候的范跑跑,已经到了极限了,自胜者、凤歌也一直在后面跟着他,总是想歇,但我一咬牙,还是说:走!坚持!因为他一坐下去,有可能就散架了。自胜者也已用到7-8成体力,我们都是在作最后的冲刺!没有感觉,只有信念!
好不容易挪到过去的老街,于是敞胸露乳、摔掉衣服,在此休整。据说还有福音堂的,也不见了踪迹。繁华不再,只有荒凉。想想徐队长家给我们熬着的稀饭,我们继续前行,徐队长也老远在观音阁来接我们了,这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一路的梨子、李子,硕果累累,满地落的都是,几个好吃嘴已经按耐不住了。
19:30许,终于到了徐队长家,大家完全放松了,煮饭的煮饭,洗脸的洗脸,涮脚的涮脚,剥苞谷的剥苞谷,在路上寻出来的地瓜,也早已被摔成红得发乌了。晚上的苞米稀饭、早上的南瓜干饭,那个味道呀,简直不摆了。那种香,是一种纯天然的清香,沁人心脾。特别是用柴火灶、铁锅做出来,恐怕你在城里,永远体会不到。还有晚上的火锅,是彩云之南他们带的底料,加上菜园子才摘回来的红苕尖尖、南瓜等等,吃的人饱天饱地的,真不知身在何方了。现在说起来,还让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口水落九天。徐队长有高血压,还陪着我们喝了几大杯。
信息时代就不一样,感觉这次驴行,沿途老百姓认知度高了。一摩托车手还专门在我们面前刹一脚:难道你们就是传说中的驴友?还有人老远就在打招呼,知道仪陇有这么个组织,有这么群人,这就不错了。还有不知者问:你们是哪里去唱戏的吗?还有说是钓鱼的,呵呵,五花八门。总之,新奇、羡慕、不解的,我们都早已淡然视之。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我们都是以不同方式活着的行者,只要你停下来,就意味着你的终止。
“不眠的人夜长,疲倦的人路长;不知真理之人,生死轮回长”。这是大仪山土主庙昌慧法师的签名,充满禅意和哲理。这次土主庙经过修缮,徐队长负责的佛教理事会专门请来了昌慧法师坐镇,相信大仪山今后一定会香火旺盛,更具传奇。昌慧法师与我等年龄相差不大,话语较快,云游四方,颇有思想,籍贯本县回春镇,并对我们户外运动较为关注。临行,还赠送我等佛珠,以示留念。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仪山如果在原生态开发、人文打造、古县城文化、天生桥、仙女洞崖降、攀岩,修复栈道、远眺金城云海日出等方面,政府补助一些、民间集资一些、本地成功人士再捐助一些,一定大有可为。山上草木丰盛,气候宜人,夏可消暑,冬可赏雪。俯瞰山川丘谷,稻谷有如万顷碧波,农家房屋点缀其中,层层雾霭,好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
我们和徐队长相约,今年下雪,我们一定再上大仪山,看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不过,几经暴雨冲刷,下山的路更加难行,时不时有驴友滑倒,也得好好维护一下了。9:30出发,到了山脚大仪村,大家再也走不动了,喊了两辆长安送到中坝,又搭乘到金城辗转新政,时间已是13:00了,大家一起去吃了碗面条,洗漱休息。虽然不说累,还是有点点。
户外不同于单纯的旅游,更多的是享受那一份心情。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安迪-葛鲁夫,很多人只知道他是美国巨富,却不知道他也有鲜为人知的苦难经历。
安迪-葛鲁夫第三次破产后的一个黄昏,他一个人漫步在家乡的河边。悲痛不已的他在嚎啕大哭一番后,望着滔滔的河水发呆,他想如果就这样跳下去的话,很快就会得到解脱。突然,对岸走来一位憨头憨脑的青年,他背着一个鱼篓,哼着歌从桥上走了过来,他就是拉里-穆尔。安迪-葛鲁夫被拉里-穆尔的情绪所感染,便问他:“先生,你今天捕了很多鱼吗?”拉里-穆尔回答:“没有啊,我今天一条鱼也没有捕到。”安迪-葛鲁夫不解地问:“你既然一无所获,那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拉里-穆尔乐呵呵地说:“我捕鱼不全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享受捕鱼的过程,你难道没有觉得被晚霞渲染过的河水比平时更加美丽吗?”一句话让安迪-葛鲁夫豁然开朗。于是,这个对生意一窍不通的拉里-穆尔,在安迪-葛鲁夫的再三央求下,成了他的贴身助理。很快,英特尔公司奇迹般地再次崛起。在创业的数年间,公司的股东和技术精英不止一次地向总裁安迪-葛鲁夫提出质疑:那个没有半点半导体知识、毫无经商才能的拉力-穆尔,真的值得如此重用吗?
安迪-葛鲁夫说:“是的,他确实什么都不懂,而我也不缺少智慧和经商的才能,更不缺少技术。我缺少的只是他面对苦难的豁达心胸和乐观态度,总能让我受到感染而不至于做出错误的决策。”
人的一生,三穷三富不到老,这是老一辈说的。我们没有选择,只有直面残酷的现实。正如我们回头望望,二郎山、大仪山已被我们翻越。那催人奋进的雨声,永远激励我,总会有云开日出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