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3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草梁游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 12:4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  草  梁


早上不到八点钟,苹果园地铁站出口已经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了。我们一行人聚齐之后,身边早有一群黑车司机在招揽生意。以80元的价格谈好后,那个黝黑而健谈的司机,开着小面三拐两拐就出了市区,奔驰在109国道上。跨过永定河干枯的河床,海拔上升很快,车辆越来越少,村庄越来越稀,山上的林木也越来越茂密,高大的燕山山脉向我们敞开了胸怀。两个小时之后,在斋堂镇离开整洁平袒的国道,向西北方向的柏峪村进发。
大约前进了10公里,到达爨底下村,这里的明清古民居,我早就听说过,一直以为在延庆县,不想却在这里不期而遇。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游客了。这是一个倚在山脚下的小村落,完好的保存了其原始的风貌。但是比起江南的古镇,要显得寒酸的多,毕竟这里不是商贾云集的码头,也不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她不过是散落在燕山深处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样的村落在北方的山区应该比比皆是,能够得以保存也是因为她的偏远。青石板的街巷,山石土坯墙,矮小的屋檐,是建筑最大的特点。现在许多人家建起了客栈或是农家饭馆。有的在门口挂一串灯笼;有的在树上悬一面旗子;有的干脆在刷白的山墙上写上一个大大的“爨”字作为招牌。熙熙攘攘的游客给当地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他们安谧悠闲的生活也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之中。车子没有停下来,走马观花般的继续向前行驶。
从柏峪村上行5公里,弃车徒步。沿途多杏树,但是很少经过嫁接,杏子又小又苦。同伴说这条路叫做“灵山古道”,古时候,从京西进入京畿的交通要道,但是感觉道路并不难走,沿途竟然遇到中国联通的工人在架设通往沿河城方向的光缆。在到达第一个海拔1000米的山坳,此时是上午10点半,环顾四周,已是峰峦叠嶂,人烟稀少,稍适休整,继续上行。转过一个林木茂盛的山弯,再穿过象鼻山,才真正进入这次拓展拉练的关键行程。抬头看不到山顶,只见悬崖峭壁突兀于前,“之”字形的羊肠小路在山谷中盘旋,有的地方甚至要手脚并用才能前行。渐渐的感觉道肩上背包的重量,到达“腊子口”的时候,背心已经湿透。“腊子口”的名字不知是何人所起,大概也只是比喻它的艰险吧!感觉爬了很长一段时间,坐下来休息时,发现象鼻山其实就在不远的脚下,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并没有走出多远,只是在海拔上有了飞越。
接下来的路基本上是在一条树木高大、郁郁葱葱的缓谷中穿行,。临近中午,虽然有些阴天,但天气还是很闷热,汗如雨下。每隔半小时就要停下来补充水分和食物。有一次,我竟然一口气吃了七块蛋糕,这已是多年未有的事情了。此时的谷中,花香满径,有一种当地人叫“青钢木”的野丁香,开的正闹,雪白的花簇,沁人的清香,招来许多野蜂。山谷中除了鸟叫,就是这些小昆虫嗡嗡嘤嘤的,围在头顶,伴着我们一路前行。
就在我们的体力和毅力仿佛都要达到极限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习习的凉风扑面而来,黄草梁蓦的撞入怀中,一路上的溽热一扫而光。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想大吼几声,发泄一下胸中的郁结。卸下行装,顾不上休息,就开始用相机捕捉高原草甸的独特风光。成片的黄花、没腰的青草、高大的波罗叶树、盛开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开阔平缓的山顶……。从军用地图上可以看出,密密麻麻的等高线的中央,有很大一块留白,说明在山顶的部位,不象其他山峰那样陡峭,而是象马鞍一样平滑。特殊的地质年代,造就了山顶上的土层依然肥厚,海拔较高,气候凉爽,蒸发量小,土壤墒情保持的非常好,再加上充足的日照,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王国。午餐是在天然的氧吧里进行的,虽然只是面包、香肠、榨菜和矿泉水,但在于我们却是山珍海味一般。
下午一点钟左右,我们登上黄草梁1732.7米的主峰,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极目远眺。正西方是海拔更高的灵山,盘山公路象一条飘带系在灵山的腰间;北面可以看到黛色的远山横亘于天际;东面的山势较为平缓,山谷中藏着明朝边塞军事重镇—沿河城;南面就是我们来时走过的隐蔽在丛林中的灵山古道。近处几座山脊之间,就是上万亩的高原草甸,一碧如染;边缘有一些黄栌、丁香类矮小的灌木;往下就是白桦树、椴木、苦柬等高大的落叶乔木;再往下才是一些油松、侧柏等常青乔木,植物的垂直分布线清晰可见。每年的秋季,万木萧疏,人迹罕至,只有这些齐腰深的黄草独领风骚,故名曰—黄草梁。山顶上的草丛比下面矮一些,星星点点的开满了野花,象一匹锦缎。脚掌踏上去,柔软而富有弹性。随手采一支野韭菜入口,清香甘甜,明目爽神。
沿山脊向西,迎着凉爽的山风,穿行在绿草花海中简直是一种享受,同伴禁不住高声的歌唱。不远处残破的长城和烽火台在前面若隐若现,等我们一路急行赶到七座楼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离开了迷人的草场,进入林木区。短短的一段长城贮立在悬崖绝壁之上,七座烽火台一字排开,我们爬上一座烽火台。下层的作战巷道,拱形的嘹望孔,上行的马道保存尚完好。上层的顶子已经坍塌,垛口也已损坏多数,平台上长满了小灌木。正面的墙体上,镶嵌着1984年北京市政府颁发的“沿河城与敌楼”的汉白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据悉,这里和沿河古城同是一个防御体系,为了阻挡南下的蒙古、鞑靼等少数民族的入侵,拱卫京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迭,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是天翻地覆了,长城作为防御工事,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触摸这样一段残破的长城,感受一段厚重的历史,竟让人唏嘘不已……。
天空的云层,越来越薄,太阳已经躲到灵山的背后,当我们再次休整好的时候,已是下午4点半钟,此时我们必须考虑行程和宿营地点了,一旦天黑下来,就毫无选择的余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向东龙门涧出发。离开灵山古道,溜下直陡的山脊,向西的那条山谷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落叶谷”。树木挺拔,林间少草,积年的落叶深及膝盖,不时有腐朽的断木横在路上,下面的泥土非常湿润,我们几乎是一路滑下来的。谷底是一个叫寺上的村庄,实际上已无人居住,只有一户承包山场的农民。山间的梯田上,可以看到收拾的很好的玉米田,坡地上是成群的山羊。
在一株桑树下休整的时候,发现枝头的桑葚刚刚开始泛红,择一颗尝尝,酸甜可口。记得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带女儿去北京动物园,鸟岛旁的桑树下已经落满了熟透的桑葚,这里竟然还没有成熟。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句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起身的时候,遇到一帮和我们一样的背包客,他们的行程正好相反。大家互道珍重,带头的男孩建议我们走灵山,因为走龙门涧要五个小时,而且比较艰险,不适宜走夜路。灵山的方向相对好走,就这样我们立即改变计划,继续向西开拔。此时随队的女孩子体力已经明显不支,不远不近的落在后面。爬上海拔1065米的寺台子山脊,已经是6点半钟,体力透支,饥肠辘辘。山间的夜幕开始慢慢的拉开。领队订的目标依然是十公里外的灵山度假村,下山的路出奇的难走,山体表面的岩石风化严重,散落的石屑、石板,让人不敢着力,山上的植被也稀疏矮小,无处攀附,脚踝和膝盖承受着巨大的考验。短短的几百米路程竟然花了近一个小时。
地图上叫这里椴木沟,沟底比较平袒,一条未完工的公路,沿着一条小溪绵延向西。见到水,我们的精神为之一震,一鼓作气赶到椴木沟村。山里的黄昏,出奇的宁静,小山村好似世外桃源,我们也恍然走在童话世界里。疲惫使得计划不得不再次调整,大家决定晚上就宿在这里,一户韩姓的老人把我们安排在农家旅舍,原村委会废弃的办公室里,其实也只是四间普通民房。里面只有几张光板床和几条军被。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甚至还有五十年代修的。一律是土坯石头墙,屋上还是用石板当作瓦片,老韩的红砖青瓦房已经算“豪宅”了。天黑之前,我们用自己带的炉灶煮食方便面,就着店家的一盆小米粥,几瓶啤酒,几样咸菜,吃的不亦乐乎。山里的夜,寒意袭人,这里没有电话、电视、手机没有信号;山的那边是河北涿鹿县;耳畔是款款的溪水、夏虫的啁啾、偶尔的犬吠;抬头望望天上的星星,恍如隔世……。
第二天一早,我们搭乘老汉的车,向灵山驶去。一路上和老人闲谈,这里属于门头沟区清水镇,以前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采石场、伐木、养殖牛羊为业。近年来,国家进行小流域治理,现在树不让伐了,牛羊也必须进行圈养,国家每人补贴些粮食,温饱没有问题,但是经济拮据,所以村里人很多都迁到交通便利些的清水镇了。留下的人家生活依然贫困,旅游产业在这里刚刚兴起,客人很少到这里来,最多是去灵山,象我们这样的背包客,每周会有一两次。算计一下,食宿费50元,车费100元,他们接待我们可以净挣110元,一个月下来不过500元。家里如果有小孩上学的话,生活已是不易了。就这样聊着,车子在盘山公路上一直爬上棋磐岩。面前就是京西著名的灵山,满目的高原草场,成片的白桦林,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那条登山索道,确实大煞风景。顺山谷而下,路况很好,在双塘涧又换了一次车到达清水镇,等待从燕家台开往城里的929支线公共汽车。
9点钟,我们准时登上汽车,沿着109国道回城。一路上下的乘客很多,在斋堂镇几乎就是拥挤不堪了。山间的平地从斋堂水库以下逐渐开阔,不时会看到长势良好的庄稼地,河滩上也有成片的果园,溪水清澈透明。到达雁翅镇,国道开始和丰沙铁路交错并肩前行。也就是在雁翅,这条溪水与来自官厅水库的永定河干流汇合。如果雁翅以上的清水河只能叫溪水,那么雁翅以下的永定河就足可以叫河了。随着水量的增加,在平缓处,能拉出几十米宽的河面,可以泛舟;湍急处,河床中的石头激起层层洁白的浪花。沿途的村镇多以此河搞些农家旅游,私家车停满了河畔,颇具特色。当车子转出山弯,急速驶下,王平镇和京西电厂的双曲线型冷却塔,突然出现在眼前,天空开始变得灰蒙蒙的。以后的路边多是采石场和民办建材小企业,路上各色车辆往来不绝,河水开始变得浑浊。到三家店水库时,河滩里已经到处可见巨大的机械在挖掘河沙,水已似墨。
在苹果园吃过午饭,我坐在代表现代文明的地铁上。可是一闭眼,满脑子仍是那些叫“椴木沟”“灵山”“清水”“雁翅”的美丽的名字……

2005-7-8
2#
发表于 2005-11-2 13:01:44 | 只看该作者

游记应该发在行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2 23:07:1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里也可以,我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3 09:04:42 | 只看该作者

以后多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