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猫007大哥与02年4月马队创始之初的帖子,我在GOOGLE上搜索到的
看看跟贴的,都。。。。。。
马术缘起于十二世纪中叶欧洲王室,至今已有七百余的历史,可说是历史相当悠久的一项传统运动,当时称为「王者的运动」,非王公贵族不得享也,可知马术运动是何等的高贵气派。由于马术运动的参赛者皆穿着高尚华丽的礼服出赛,加上马术可看性十足,往往吸引大量观众,因此被誉为「运动的王者」。
马术运动所使用的工具是有生命的动物,人马之间的互动是由生理、体能、心理、技术、观念、感觉等因素的相互影响所组成。马术运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困难、最具挑战性的运动。
骑马不仅是男人意气风发的表征,更是女人追求窈窕身材、小孩、老人健康身心的好方法,是适合年龄从五岁到七十岁不分男女均可参与的全民运动。
这篇教材是本人搜集有关资料并根据本人的一些浅薄经验专门针对从来沒有骑过马的人所设计的。这篇教材教您正確的英式骑马方法与观念,当然,这只是一个初学课程。如有不当之处还请马友们批评与指正。
上马与下马
用错误的方法上下马其实是很危险的。骑手站立于马儿前腿部位面向马鞍,用左手拉紧马缰握于掌中并握住马鞍的前桥,此动作的目的是严防马儿乱动,也防止被马儿后腿踢伤。抬左脚并用右手将马镫套入左脚,右手握住马鞍的后桥同时在左脚的作用力下翻身上马。
握缰
双手各持一缰,缰绳自无名指及小指间绕出握于拳心,拇指轻压于上。左右手握缰要保持同等长度,手握缰绳的位置则根据骑手的身高和臂长而异。骑手端坐于马背要展胸直腰,耳、肩、肘、胯、踝基本保持一条直线,骑手的小臂相当于马缰的延伸,小臂与马缰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条直线,任何时候马缰永远是直的。怎么样,知道握在哪里了吧。
调马索教学
让教练或同伴用一条6、7米长的調马索掛在马儿的口衔旁边,牵引马儿在直径10米到15米的范围內以教练为圆心绕着走,再靠教练手上拿着的调教鞭控制马儿的步伐与行进速度。这样骑手即可专心于自己的姿势与动作,相信你很快的体会到正确的感觉。
基本姿势与步伐
接下來,您可以练习骑手的正确姿势,或称为「骑坐」,以及在马儿各种步伐时骑手的姿势与动作。包括立定、四节拍的慢步、二节拍的快步、快步时屁股一直座在马鞍上的压浪、一站一坐的打浪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您掌握到这些基本姿势的要领时就可以放开调马索自由骑乘,以后你将继续学习控制马儿前进、转向、停止的方法。
即使是一位精通高级骑乘技术的骑手,也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这些基本骑乘课目,以求精进。
慢步
马儿在慢步時,四只脚分別以四节拍的韵律向前移动。这时你要坐稳在马鞍上,学习以腰、背、大腿、小腿的力量用力推,使马儿大步迈进,要能让马儿的后脚踩在前脚的蹄跡印前方。同時要放松你的脖子、肩膀与手臂。许多资深的骑手都认为,慢步是最简单也是最艰难的基础。
打浪
马儿在快步時,斜对角的两只脚同时着地,与另斜对角的两只脚分別以二节拍的韵律移动。当马匹做快步步伐运动时,在马背上下震动中,骑手在马鞍上以两脚贴着马腹,做一站一坐的动作。站的時候要以大腿与小腿的力量贴着马腹站起來,而不仅仅是靠踩脚蹬。坐的時候要將臀部放松,以腰背的力量向下坐,同时用小腿紧贴马肚子。让马儿的韵律稳定不急促,马儿的后腿用力往前踩踏,并有精神 。
压浪
马儿做快步步伐运动时,骑手除了可以做一站一坐的打浪动作之外,也可以一直坐在马鞍上,随着马背的上下震动用臀部密合坐在马鞍骑乘。压浪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將臀部放松,不要让你的屁股被马背弹起來,否则你的屁股就完蛋了。
骑坐
不管是打浪还是压浪,骑手一定要注意,上身要挺直且放松柔软,不要前頃,肩膀也要放松且张开,手臂放松但手指紧握马缰,下半身要有威力,双腿尽量往下,脚跟不可以提起來,最重要的是平衡,轻松自然地伴随马儿的运动,这就是所谓的骑坐 。
减却与半减却
减却的目的,是让行进中的马儿速度变慢,直至停下來。步速逐渐减慢而至完全停止的过程,应流畅均衡。停下來以后,马儿应以四只脚平均分配承载它自己与骑手的体重,平整的站立,不可以歪着屁股或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这只有靠骑手在实施减却的過程中,以腰背、腿、缰的充分配合运用才办得到。绝对不是光靠手拉缰绳马儿就会停下來,马儿的力气那么大,你哪儿拉得过它。
半减却则是骑手经由骑坐及脚同时协调动作,缰绳瞬间固定。其目的在增强马儿的注意力,加重马匹后肢的负重,使其前肢轻盈及保持马体的平衡,准备执行下一个变换动作的命令。
移行
移行就是指挥马儿由静止-前进-静止,或让马儿变换不同的步伐(慢步-快步-慢步、快步-跑步-快步、慢步-跑步-慢步等)。在骑乘時,切忌让马儿用同一种步伐不断的绕圈子。这会让马儿傻傻的一直走或跑,忽略了骑手的指挥,最后变成马儿自己在跑,而不是你叫它跑。不断的移行与变换里怀也是让马儿集中注意力接受骑手的指挥(或是说对骑手的扶助反应良好)的方法之一。
内方姿势
马儿在转弯或绕圈时,靠近圆心的一方叫内方,另外一方就叫外方。要让马儿转弯不能靠拉内方缰绳,而是要有正确的内方姿势。骑手的外方缰保持与马口衔的接触,外方脚往后,内方脚用力将马体压向外方,内方缰顺势牵引,这样马儿就会转弯了。实施内方姿势时,马儿的头、颈、肩部会略为弯曲,骑手于马上以能看到马儿的内方眼角及鼻孔之程度的弯曲为正确。
轮乘与圈乘
以一个长度(轮乘:15米以上到20米,圈乘:10米、8米、6米)为直径,让马儿走出一个工整的圆形。注意不要走成了椭圆形或圆角四边形。圈乘时可以是慢步、快步或是跑步。不要让马儿一直做同一个圈乘,应多变化直径大小,配合移行与变换里怀方向。
变换里怀与8字骑乘
让马儿順时针方向前进改成逆时针方向前进,或是反过来。常用的方法有轮乘变换里怀、半圈乘变换里怀、斜换里怀等。另外,圈乘与变换里怀同时运用,就成了8字骑乘。做两个直径相同但行进方向相反的轮乘,以两个圆形连接的切点做变换里怀。在初级练习时8字中心可以不必是两个圆的切点,可简化成两小段交叉直线。
<b>送给绿野骑马的朋友</b>[4.7k]
老猫007 02-04-01 16:39:32
忘了写明,这是第一部分。[0]
老猫007 02-04-01 16:46:45
老猫同志,你感动得我是---热泪盈眶啊!!!![0]
走啊走 02-04-02 13:03:31
为何如此激动?[0]
老猫007 02-04-02 17:18:18
谢老猫同志,这正是俺踏破铁鞋寻找的东西。[0]
zhang5 02-04-01 17:30:14
谢谢!![0]
景颐 02-04-01 19:57:12
难得的资料,不过由文字转到形象比较困难,现场向老猫学习吧[0]
铭子铭子 02-04-01 20:27:35
希望马帮的朋友们人手一份,周六由老猫现场指导!(·!#掌声!!)[0]
俩轮儿 02-04-01 21:17:07
写的真不错[43]
初段骑手 02-04-01 22:09:41
写得真不错,看了大有收获。[0]
羊皮 02-04-01 23:26:27
鼓掌!不过还是想亲眼见识一下,当时请教。[0]
休止符 02-04-02 10:41:39
谢谢老猫的教导,真是学会了不少东西,希望有机会多请教!![0]
cowboy 02-04-02 12:04:38
真好![118]
野兔子 02-04-02 13:02:24
写的太好啦。下次去骑马的时候给我们讲一讲吧?来一个现场授课怎么样呀??:)[22]
独角兽 02-04-02 13:07:38
太精彩了,原来有这么多学问,下次去一定虚心求教。[0]
自由灵魂 02-04-02 13:11:28
茅塞顿开!盼望着言传后的身教![0]
常常 02-04-02 13:14:13
酒和马的关系是不是在下篇文章阐述?翘目以待。[0]
配音人 02-04-02 13:20:26
酒与马的关系[50]
老猫007 02-04-02 15:02:53
DELETED[62]
SUICIDED 02-04-02 20:08:11
愿与你"醉里挑灯看剑,.....",爽![0]
老猫007 02-04-03 02:30:46
不会吧,你舍得拿爱马去换美酒?[0]
野兔子 02-04-10 12:24:23
很好。谢谢。继续。[0]
豫让 02-04-03 14:20:20
不错不错,有点体会,有机会见面请教才好!谢谢拉![0]
红尘 02-04-03 14:55:15
有机会定当面请教,不知可否赐教?[0]
孤云 02-04-04 15:08:23
岂敢赐教,一同玩耍而已。[0]
老猫007 02-04-04 15:15:10
可惜前两次失之交臂[0]
孤云 02-04-04 15:34:45
老猫,我无意冒犯,不过[92]
cowgirl 02-04-08 14:00:41
俺已讲命:这篇教材是本人搜集有关资料并根据本人的一些浅薄经验专门针对从来沒有骑过马的人所设计的。[0]
老猫007 02-04-10 03:28:29
的确是非常好的教材![96]
cowgirl 02-04-10 14:2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