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8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分软饮料遭遇“苯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8 12: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芬达、美年达不幸被点名
  近日有媒体称,可口可乐公司的拳头产品———芬达汽水和百事可乐公司的重要品牌美年达橙汁可能含有致癌物质———苯。中国是软饮料消费大国,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很大关注。那么,这个消息最初是谁先报道的,世界其他国家目前又作何反应呢?本报驻多个国家的记者同时进行了采访。
  综合各方消息显示,“苯污染”的消息最早来源于新西兰一家新闻网站2月22日的报道。该报道称,包括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等在内的众多软饮料(软饮料是不含酒精成分的饮料,品种繁多,具体可分为矿泉水、果汁和汽水等)中,都含有苯甲酸纳(防腐剂)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这两种成分可能相互作用生成苯,而苯是致癌物。
  此后,美国纽约的一个独立实验室开始就此展开调查,并把结果提交给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该实验室的报告显示,美国不少软饮料中的苯含量超标2至4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得知后,开始着手对全美60多种品牌的饮料和瓶装水进行全面检测。
  英国广播公司获知后,迅速将消息通知了英国食品标准局,英国食品标准局立即要求对各饮料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230种软饮料中,部分饮料的苯含量甚至超标8倍。这些软饮料包括果汁饮品和汽水。3月1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和英国广播公司同时对外公布了这一结果,之后,英国其他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
  不过,FDA及英国食品标准局都没有透露,哪些品牌的饮料和瓶装水在被检测范围之内,更没有点名哪些品牌的饮料苯含量超标。他们都只是说,调查还在进行之中,不方便对外透露详情。
  印度和日本媒体报道很少
  印度医学界对于软饮料可能致癌的消息也非常关注。因为早在2004年,孟买“塔塔纪念医院”的一个医疗专家小组就发现,过度饮用软饮料与诱发食道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时,这份报告公布后,美国两大可乐公司反响强烈。他们反驳说,二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必然联系。对于这次的消息,记者尚未在印度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
  此外,截止到3月5日晚7时左右,本报驻日本记者也没有看到当地媒体有什么报道,软饮料的市场销售情况也一切正常。
  十几年前曾存有争议
  随着这次消息一同曝光的是,早在15年前,FDA就知道软饮料中的“苯污染”问题,但没有向社会公布。据美国媒体披露,1990年12月FDA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当时FDA通过检测发现,如果软饮料中同时含有维生素C和苯甲酸纳,两者就可能相互作用并生成苯。FDA曾经召集全美饮料行业的代表开会,商讨此事。各软饮料厂家纷纷答应改进配方。事后,部分厂商还根据自己的诺言,调整了配方。1993年,相关科研机构又展开了软饮料中是否含苯的测试,结果发现没有“苯污染”。没想到15年后的今天,苯再次出现了。
  美饮料协会呼吁不要惊慌
  不过,美国软饮料协会发言人凯文说,人们没必要对“苯污染”反应过度,毕竟,只有少量品牌的软饮料中苯含量超标。更何况,软饮料中即使含苯,其所造成的危害也很有限。FDA高级食品安全问题专家乔治说,FDA会想办法降低软饮料中的苯含量,但“苯污染”问题不值得大家过分担忧。英国食品标准局的安德鲁·维格博士也说,目前发现的这个含量还不会引起癌症,大家不必恐慌。
  与之相反的是,位于华盛顿的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是另外的口吻。该组织副总裁珍妮说,FDA15年前就应该把真相告诉公众。“工业界老是喜欢承诺减少甚至消灭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但事实往往证明,他们根本就没有兑现承诺!”
2#
发表于 2006-3-9 17:04:05 | 只看该作者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