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侧峰 于 2013-1-19 00:30 编辑
今天咱们不说山了,说说水里的故事。
那时候,正是黄漂、长漂的热潮刚过去没多久,对于漂流是心向往之啊。爬山之余,每条路过的河流,都会引起我的联想:能不能漂流呢?为了解馋,曾经划着小艇从颐和园回到八一湖,可是不过瘾啊,那有电视里湍流飞漂的刺激感觉?
考察、淘汰了北京周边诸多河流之后,终于发现了一条最适合漂流的河——永定河。
95年夏天,第一次尝试从燕翅往下漂,用的是商场买的PVC单人充气艇。结果,还没到王平,艇就破了,鞋也丢了,我们俩人扛着破艇,赤脚沿公路走了两个小时,才搭上一辆回北京的车。
吃了苦头,才开始真的用心。了解水流,练习水性,注意,是水性,不是游泳。同伴压根就不会游泳,我的水平那时候也就50米。但是依然可以熟悉水性,练习如何在激流中顺势而动。练习如何边漂边补艇。最后,考察河道。
永定河的源头是官厅水库,平时的水很浅,平均不过膝,可以淌着水来回游玩。开闸放水时,水位十几分钟就可以上升2-3米。永定河的上游段属于高山峡谷地貌,两岸陡峭,河谷的坡降极大,且布满了巨石、浅滩、急弯。可想而知,大水奔腾而下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景象。其中最经典的是沿河城村下边的一段驻波区。所谓驻波,简单说,就是水波和岸边的反射波干涉后,由于正好波峰和波峰叠加,波谷和波谷叠加,造成最高的波峰和最低的波谷,并且波形不在前进。看起来,就是水流湍急而下,波浪却似乎原地不动,好似凝固的起伏。这段驻波区峰谷落差达两米以上,并且是一个接一个,连绵数百米。嘿嘿,想着是不是就很刺激?
我一直认为,没有任何考察方式比得过深入其中亲身体验。所以,我们俩共同抓着一个橡皮救生圈,就跳入了急流。
根据波浪起伏的节奏换气,身处浪峰时观察前方水情,身体尽量放松感觉水下乱流的力道判断主流、副流以便提前规避巨石,避不开时调整体态卸力缓冲,遇到暗礁形成的涌浪、跌水,更要将身体打平,像水一样从石头顶部“流淌”过去,然后马上团身冲入水底,以防被石缝卡住手脚,进入漩涡后如何解脱,等等等等。两人还要练习配合技巧,比如一人轻蹬礁石用力一甩,另一人即可借力避入主流,再把前一人顺势带过来,就像一个旋转的盘子一样游走自如。从沿河城火车站到向阳口村,单程大约要漂4个小时吧,记不清了。这样来上几回,对于河道的各种情况就了然于胸了,并且断定,这段河道很安全,没有致命性威胁,适合不会漂流甚至游泳的人体验湍流飞漂,当然,要穿救生衣,要按照指挥分段漂流。
熟悉国外户外运动的朋友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熟悉之感?没错,这种无艇漂流其实在国外早已有人尝试,叫作“溪漂”。不过我们那会儿不懂这个,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摸索进行。
那几年,真是漂流上瘾了,一到夏天,周末也不进山了,就扛着艇往永定门赶火车,上了车就玩杀人,下了车就到河边等放水。艇先充好气,背包里的装备全部用大垃圾袋做好防水。水来了,即开漂。漂到中途上岸扎营,第二天拔营继续等水,漂到“五十五公里处” 上岸等火车回北京。最刺激的驻波区,漂一次是绝对不过瘾的,过去了上岸扛艇回到上游再来两回。
后来,发现官厅晚上也放水,这可好玩了,夜漂。用绳子把艇串在一起。夜幕下的河道十分渗人,有月的时候还好,要是赶上阴天,漆黑一片,打着手电也看不出多远,只能凭水声判断水情。开始的时候肯定不准啊,翻艇是常事儿,人的紧张导致动作变形,压浪时配合也不默契了。经常是一路漂一路“鸡飞狗叫”。后来熟练了,胆子也大了,就开始“玩儿漂”,“艺术家”们各显其能,俺是喜欢在涛声里吟诵“大江东去”或者“春江潮水连海平”,歌星们就开始各种嚎,最过分的是竟然有人带着吉他,人家划桨他弹琴,有一次眼看要触礁了,急切中差点把吉他伸水里当桨用了。
这个故事,我想说明啥呢?探险精神和科学谨慎的态度,完全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的。严格要求与自由快乐也并不矛盾。
这样的漂流,尤其是我们开始的尝试行动,乍看起来,是很危险的,简直是隐患无数。但是三年间组织近三百人次的漂流,未出一起事故(磕青了擦破皮不算),靠的是什么?细节,对于细节的近乎苛刻的执着。活着的探险者都是偏执狂。首先要偏执的进行自身适应性的锻炼提高,然后偏执地不信任任何理论估测,必须亲身尝试体验每一种能预计到的可能,活动各环节一遍遍检查,永远都觉着存在疏漏。当你能做到这些,才可以一次次在风险中安然穿行,才可以去探险。当然还有队伍的纪律性,可以说吃喝拉撒睡,都在领队管理范围内,没有个人自由和隐私那一说。领队不管的地方,你有自由,一旦管了,就得无条件服从。这些基本要素,保证了活动过程的“可控性”,即便遭遇意外,也可以在“可控”条件下应对。
如果做不到以上的那些基础性的要求,那么,不适合从事探险,更不适合组织别人去探险。
同时,我也试图说明,危险并没有那么可怕,即使你不是高手,也没有过人的体能和技术,也要相信,大多数的危险都是你可以应付的,只要你冷静、你坚信一定能活下去、你敢于放弃和承受代价。
多数探险者其实也是普通人,别被那些传奇所迷惑,他们不是武林高手、没有特异功能。许多人并不强壮,只是健康,甚至达不到专业运动员的体质。探险者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们的精神的强大,环境越是险恶、身体越是虚弱、精神越是强大。因此,我想对每一个户外爱好者(那些偶一为之的游客不算)说:当你走入户外的那一天起,你就要努力让自己的精神强大起来。技术、体能、装备差一点,达不到高水平没关系,你选择适当的活动难度就可以了。但是当意外危险发生时,你最大的依赖就是你的精神。(危险的发生并不与活动难度成正比,低难度活动甚至在城市里,也难免天灾人祸不是?)
再讲一个小故事,这也是个精神的胜利的例子。(切勿效仿。)
一次,我与何两人去漂流,一人带了个救生圈,没有穿救生衣。那时候已经有一定经验了,就比较放松,过驻波区的时候还在照相。我拿着借来的遮幅式自动相机(朋友托人花了1500美金从美国带回来的,那时候可是贵重物品),何坐在小艇的另一头摆姿势。为了构图需要,她尽量向外倾斜身子。此时,正好一个浪峰过来,我眼看着她就被惯性甩了出去,掉在几米外的急流中。她是不会游泳的,为了不被咯屁股,救生圈垫在下面当坐垫。看着她被浪涌淹没,我第一个念头是:我要是跳下去救人,相机就完蛋了,再看看。于是手持救生圈等待她浮出水面。当她一露头,马上把救生圈朝着她上游的方向抛出去。水流太急,不好判断人的速度,明显远了一点,她够不到,又一次向下沉去。我心想,如果何再次露头还没有抓住救生圈,那我就顾不得相机了,只能跳下水救人了。此时,注意,这是个慢动作镜头:何在身体已经沉入水中的一刹那,向上伸直了手臂,当下沉到只有手掌在水面上的时候,救生圈正好撞在了手心,她一把抓住,然后浮起、奋力划水靠近小艇,上来了,接着漂、接着照相摆姿势。后来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救生圈正好能漂到你手的位置?她说:我睁着眼呢,当然能看见,救生圈肯定要比人漂的快,我觉着伸直手臂就应该能挡住。
不会游泳,不等于就一定会呛水,不等于就只能随波逐流被动等待救援。何也不是运动员,一点不强壮倒很苗条,不进山时就喜欢宅在屋子里看书,不爱运动。性格也是活泼开朗永远笑得出来的那种。但她关键时刻总是很冷静,几乎从没见过她紧张失措,有机会我再讲讲她习惯性遇险然后靠冷静脱险的故事。当然了,我也是很冷静滴,相机什么的是个玩笑了,就是米有相机,我也不会第一时间入水,因为那样就会失去对全局的把握,万一再有其他险情,就很难应对。居高临下观察局势,冷静判断,选择有层次的应对步骤,才是应该做的。当然了,练习抛掷的准确性也很重要滴。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有空再补一段被山洪围困,临时创造“钟摆式”过河法横渡激流的故事。开始放分。
惴惴不安的等待命运的安排
该贴已经同步到 侧峰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