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来点轻松的。 恐惧是动物的本能,野鸟见了人赶紧飞走,因为它怕人伤害它,人见了老虎赶紧逃跑,因为人怕被老虎吃了。不过我们分析一下导致恐惧的客观的情况,可以发现有两个要素:一是事件对当事者不利。二是事件发生有不确定性。第一个要素比较容易理解,第二个要素必须说明一下。我们对确定会发生的事,比较能接受,比较不恐惧。比方说,北京堵车情况严重,你出门上班“害怕”会迟到。那是因为不确定会不会堵的厉害,没准能早到,也没准会晚到。如果确定会堵的利害,你的情绪就不是“害怕”了,而是“生气”,“憎恨”或“讨厌”了。 那么看一下“死亡”这个事件,它是否对我们不利。如果我们活得好好的,周末还准备去白巴拉享受一下自虐的乐趣,现在就死显然不利。或是,家有老小指望你养活他们,死了也是不利的事。但,有些时候死亡是有利的。比方说,癌症晚期病人,花者大把钞票,忍受无尽的心灵和身体的痛苦,死亡可能是个解脱,好事。电影《垂直极限》里的那位父亲,他为了救儿女,断绳自杀,对他死亡是有利的。还有,死亡的对立面:长生不老,永远不死可能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假设咱们都不死,一家生一个孩子,若干年后,白巴拉就拉不成了,到处挤满了人,走不动了。或许发“寻人,请大家帮我找到这个女孩儿!”这帖的朋友,正好和他找的女孩挤在一块儿,可以高兴一阵子,可是天长地久,两人一起8千万年,难道能保证不腻味?判你永远不死,等于是让你忍受无尽的“无聊”或“腻味”,这可能比“死亡”更不利。总之,死可能不利,也可能有利,看什么情况。 死的确定性呢?长期来说,这是百分之百确定的。太阳5亿年以后要死亡,地球要被烤干,除非我们进化成另一种生物,或移居到另外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上去,我们难逃一死。短期来说,有些情况不确定因素可能较多。 综上所述,我们对死的心情会是这样的: 1. 不利的死 确定会死 生气 2. 有利的死 确定会死 解脱 3. 不利的死 不确定会死 恐惧 4. 有利的死 不确定会死 着急想死 战士出去打仗,我们上班路上(有可能发生车祸),在房山断崖多的地方行进,恐惧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所有的死都是可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