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曲非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早春三月古徽州-新安江-乌镇纪行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3-29 18:26:05 | 只看该作者

又认真的看了一遍,数了数,足有一万字呢,LZ了不得,下回就照这个攻略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19:23:07 | 只看该作者

棠樾牌坊村

偶自认是个对名字有着白痴般头脑的人,经常望着人家的脸傻笑却想不起名字,还好这种症状没有发展到地名上面。不过对于“棠樾”这个名字,却是例外。一路上只要问起这个地方,我总会先大喝一声“海棠的棠”才问得出“棠樾”二字,否则就一概白痴的叫“尚月”,真是丢人!还好有姐姐在旁边提点。
因为要到汽车站取包,我们雇了辆机动三轮车,古城门-汽车站-棠樾共10元。其实站在城门口不远处的太平桥上等4路公交车也是可以的,大概1、2块钱吧,也是直达景区门口。在这里就忍不住说说存包了,小城市就是好,存包不管大小,一律1元,还迎来送往的很热情。不像上海,一个25升的包在火车站寄存就要收8元,还满脸偶占了多大便宜的表情,市侩!(上海同胞不要扔偶砖头啊)
从县城到棠樾牌坊村路途不短,具体公里数不记得了,但是当时我的感觉是10块钱花的不冤枉。要小心的是如果不坐公车,司机会借口没有票不让开进去,而停在“鲍家花园”和“棠樾牌坊村”的联合售票亭前,并且建议买联票。偶问了问售票员,说鲍家花园都是盆景,票价40吧,就没有去。牌坊村50 学生半价,导游10元,听一听还是很有意思的。
从售票亭也就用了2、3分钟开到景区门口,看到了其自己单独的售票处,几辆4路公交都停在门口,问了一下末班大概17点多。要是在这里游览的化记得赶末班出去,否则从牌坊村口到大路上至少要走半小时。
进门之后就像逛公园,但是实际上这个村子还是有很多居民的,2个村口都有人把守。沿途有卖吃的和工艺品的,难得看到鲜榨甘蔗汁,偶毫不犹豫的就灌了一大瓶—村民真是实在,本来4元一瓶是普通矿泉水瓶,偶用500ML的太空杯灌,人家还打得满满的几乎溢了出来,尝一口,真是甘甜美味!比起去年春节在解州啃甘蔗啃的牙痛,真是天壤之别啊!

棠樾牌坊群 离屯溪约26公里,离歙县县城约5公里,是古徽州人伦理道德、宗法思想的表现;“棠”指棠梨树,“樾”为两树交荫之下,“棠樾”意为棠荫之处,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自宋元以来已经绵延了八百余年。该村的大姓鲍氏,他们的本源断自晋咸和年间(326——335)的新安太守鲍弘。
棠樾鲍氏是一个以“孝悌”为核心、严格奉行封建礼教、倡导儒家伦理道德的家族。
牌坊俗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带纪念性的独特建筑物,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这里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理的概貌。
1、  鲍灿孝行坊    建于明嘉靖(1552—1567)初年。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二字,横梁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显得颇为英武。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他的孝行感动了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又因为他教育子孙有方、被皇帝“荣封三代”,并特地为其祖父立坊。由于鲍灿的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所以皇帝赠鲍灿“兵部左侍郎衔”。据说棠樾的孝子特别多,甚至可以说鲍氏家族是靠“孝”繁衍壮大起来的。这与历代帝王都把“孝道”当作修身齐家治国的根本思想分不开。
2、  慈孝里坊    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让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后来朝廷为了旌表他们,赐建此坊。牌坊上还铭刻了明永乐皇帝的《慈孝诗》日:“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鲍家父母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这个事后,欣然写下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又刻御题对联于其上。一座牌坊被几朝皇帝加封,这在我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3、  鲍文龄妻江氏节孝坊    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据县志记载,江氏为棠樾人,26岁守寡后,“立节完孤”,把儿子集成培养成歙县的名医。寡妇守节,培养后嗣,被宗法社会认为是最大的孝行,因为宗族是依靠血统来维系的。所以在江氏80岁高龄时,族人为她请旌,建起了这座宛如其化身的牌坊。    所谓“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在徽州这个程朱理学的故乡,女性受封建的节烈观念残害尤深,出现过一大批像《儒林外史》中的王三姑娘那样、“自愿”殉夫的节妇烈女。
4、  乐善好施坊    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1年)。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濑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想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担、捐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便又多了一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
5、  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    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据县志记载: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时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对前室的孤子元标视如亲生,尽心抚养,直至其成家立业。鲍元标也不负母恩,终于成为清季著名的书法家。年老之后,吴氏又倾其家产,为亡夫修了九世以下的祖墓,安葬好丈夫和族属中没有钱安葬的人。“厚葬”也是对祖宗的孝顺,当然也值得颂扬。吴氏还尽心侍奉患病的婆婆到寿终。她在60岁时辞世。
    吴氏的举动感动了地的官员,遂打破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与其他相等的牌坊。尽管得此厚爱,但在牌坊额上“节劲三立”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是永远不能平等的。
6、  鲍逢昌孝子坊    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据记载,逢昌的父亲在明末离乱时外出多年,杳无音信。清顺治三年(1646年),才14岁的逢昌便沿路乞讨,千里寻父,最后终于在甘肃的雁门古寺找到了生病的父亲。他为父亲的背疽吮脓疗疮,并扶持父亲回到家中。一进家门又见母新病危在床,需要浙江富春山的真乳香医治。母亲服用后果然痊愈,族人便说这是他“天鉴精诚”、“孝愈其亲”。
7、  鲍象贤尚书坊    明天启二年(1622年)建,旌表他镇守云南、山东有功。据县志记载:鲍象贤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他曾经远赴云南边防,使边境得以安定,当地百姓还为他建了生祠以示感恩。由于秉性亢直,卑视权贵,鲍象贤多次遭到奸臣的中伤,政治生涯几起几落。但他一直抱持“官不择位”的思想,廉智自持,不计个人毁誉得失,一如既往地效忠社稷,在死后才被追赠加封为工部尚书。

这7座牌坊一字排开,中间由一座小亭分开,这个亭字也有升官发财的吉利讲究(好像跟其顶端的形状有关,可惜偶记不太清了)。牌坊呈弧形,无法拍到全景。最好的拍摄角度在第一座牌坊前的草坪3-15、小亭前3-16、另一端的村口3-17。可惜偶们到达的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天阴阴的还不时下点小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势和肃穆。
这个季节牌坊周围是大片的油菜花,还有条小河。到了夏季,花田都会被除掉灌上水栽种荷花,村口的宣传牌就是夏日荷花丛中的牌坊群的照片。

敦本堂——鲍氏男祠(3-18):敦本堂是鲍氏的万四公支祠。明嘉靖年间(1522—1567),鲍象贤退休回乡时集宗人为八世支祖庆云公而建。庆云讳行万四,字泽叔,年高德劭,族人仰戴,立为门祖。至清嘉庆(1796—1821)初,支祠已摧残剥落,颓败不堪。鲍志道与子濑芳捐出私财进行重修扩建,增大了进深与寝堂台基高度,门屋建成五开间、翼角高耸的五凤楼,仪门增加门簪和抱鼓石,门外建起精致的砖雕八字墙。享堂的后厅有一座嘉庆圣谕三道碑,后天井的两庑嵌有《重修万四公支祠记》和《敦本、体源两户规条》(游人称之为“族规民约”)两块碑刻。寝堂二阶壁上嵌有刘墉、黄铖、陈大文等到名人撰写的《鲍氏义田记、跋》以有《义田禁碑》,充分显示了鲍氏在乾嘉年间历史上的辉煌。
现在祠堂两侧摆放了一些歙县境内的各式牌坊模型和说明,仔细看看也很有意思。

清懿堂——鲍氏女祠(3-19):鲍启运,字方陶,又字甓斋,是盐法道员(正四品)鲍志道的弟弟。他八岁失母,依靠嫂嫂—志道的妻子汪氏抚养成人。鲍启运行笃孝友,常常思念母亲,希望有所报答。他认为支祠支供奉男主而不供奉女主,是对社妣的不恭,于是立志创建女祠以供奉鲍氏历代列女。第一次建造的女祠尚不尽人意的地方,鲍启运便留下遗嘱,命儿子有莱重建。重建后的女祠可以说是别具心思,在方位取向和内外观上都与男祠有别。它的设置规模,在徽州祠堂中乃至全国古民居中也是罕见的,坐南朝北,据说是按照《易经》男乾女坤、阴阳相悖的原理而设计的。整个女祠内处朴,华丽而不治艳,端庄而不刻板。在建筑上最值得欣赏的是外面的满饰砖雕、精致至极的八字墙,称它为“徽州之最”一点也不夸张。除了修筑女祠,鲍启运还捐置了680多亩义田,以赈济族内孤苦贫寒、生活没有依靠的人,重点抚恤守节完孤、待奉公婆、懿德冰操的妇女。他为女性立祠、在礼教上提高女性的地位、赈助贫困女性的善心美德,赢得了世代后人的赞许。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女眷都可以入祠,据说只有端庄淑懿家族的正室可以死后牌位入祠,继室和小妾都是没有资格的。

据导游说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的时候还来此参观。想来女人受了几千年的苦,今天总算让偶们看到呈坎和歙县这里还有2座女人的祠堂,虽然规模都不大,也只能说了以自慰了吧。


贴子被: 曲非烟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20:05:49 | 只看该作者

N+1日小结

黄山下来的第一天,是在小雨中落幕的。
4路公交车从村口到可以搭乘到屯溪的大路上1元,回屯溪的过路车听说正班最晚17:30,再晚也有过路车可以搭。
等车的路口一个小姑娘在卖烤鸡什么的,味道香的很,也不知道禽流感有没有席卷到这里。躲在树下等车,眼看着雨渐渐大了,也越来越冷,越来越饿,后悔没有在老街尝尝歙县的豆腐脑和其他许许多多功略上提到的名吃,真是难受啊!
牌坊村路口-屯溪汽车站4元,如果是从歙县城出发4.5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雨,乘客突然多了起来,害得偶背着45升的包被斜挤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近1小时。姐姐下黄山的时候已经很累了,今天又暴走了一天,眼看着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本来偶是打算今天住在宏村看小桥流水的,如今这个样子,怎忍心再带她赶路!暗暗下了决心要在屯溪汽车站附近找个最富丽堂皇的酒店好好休息一晚!
汽车开到汽车站附近的路口,居然就几乎剩我们二人了,细雨中踏上屯溪的街道,终于又有了城市的味道。
旅馆几乎没怎么选就敲定了汽车站隔壁的交通宾馆——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牌子够高够大,其次是位置好,最后……价格也还可以(80/间标准间)。
也许是放下背包打开空调终于有了舒适的家的感觉,偶们两个进房不到半小时又都神采奕奕起来,最终商量还是到屯溪的老街吃饭,顺便浏览一下城市夜景(呵呵,够有瘾的,还是不累)。
出门雨停了,坐的人力三轮车。这里不同的三轮车也是有营业范围的,有的不能上主要城区(以准运证为凭)。从旅馆到老街4元,吃完饭后又跟同一位师傅约好带我们在河边看看,2元。一路上师傅为我们讲了很多老城的事情,还等我们在路边打公共电话,后来很不好意思他那么辛苦,多给了1元。听说这里因为是旅游城市,物价水平也挺高的,一般的老百姓感觉很辛苦,许多都住在离市中心很远的郊区——顿时使我联想到BJ的老百姓因为旧城区改造、拆迁,很多不得不出走四环外,顿生同病相怜之情。
在老街我们吃的是“老徽馆”,上黄山前在老街逛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门口挂着木制菜牌的馆子,当时饭馆里的香气就很诱人,今天总算可以大块朵颐了。进得店门跟BJ的一些老字号颇有相似,不过客人只有我们2个。我们点了毛豆腐、黄山毛峰鱼、荠菜、还有个特色的什么粉,共58元。总体来说菜都偏咸一点点(偶印象中的南方菜应该是非常清淡的),上菜很快,味道不错,尤其是那道鱼。而且价格比老街第一楼便宜。
回到旅馆时又下起雨,大了些急了些,从溜达的江边到旅馆打车5元,就是起步价。这里的夜格外冷,不开空调的化,恐怕偶们都要盖2床被子——提醒未来志愿春季来此的驴们,带上抓绒睡袋吧,还是很舒服、很必要的!


贴子被: 曲非烟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3-29 22:19:03 | 只看该作者

羡慕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3-30 08:45:50 | 只看该作者

赞!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0:03:2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黟县

住在汽车站旁边方便倒是方便,就是太吵了,早班车大概6点左右就开动了吧,总之一觉醒来发现窗下空空荡荡的车场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班车。出去问了一下,去西递要搭乘去黟县的车,早6点就发头班了。偶们7点来钟在旅馆右边的小饭馆吃了鲜肉馄饨1元,就匆匆上路了。


贴子被: 曲非烟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0:31:54 | 只看该作者

西递

上车的时候人满多的,9元。偶们姐妹没能坐在一起,各自同座的都是很健谈的当地人,一路上聊的很愉快。不过眼看车开的不快,人上的却不少,很快就超载了。过了齐云山的路口,中巴把偶们和几个也要去西递的南京小伙子转给了加油站旁等待的开小货车的司机。于是只好几个人挤在狭小的车厢里听着司机不断的鼓动偶们跟他逃票进村。
说实话,他的建议还是不错的——西递门票80,要是司机带进去的化,连车费就给30,背包他存,出村的时候付钱拿包,于是同车的几个人都接受了。虽说挤在这么小的车厢里很不舒服,但是沿途的景色大大补偿了旅途的不适——因为要躲避超载监察偶们绕到村后的路进村,大概开了20分钟左右,路上高高低低的都是小山包,种满了油菜花(看了一路的黄花,今天才算有点错落的感觉了)。后来听当地人说,这附近还有大片的红色桃花林,可惜没有看到。
到达西递的时候已经差不多10点了,景区里面人还很少,只有些写生的学生,偶们轻手轻脚生怕自己行迹可疑被人查票—做贼心虚啊!
西递也是个溪水穿村的秀丽村庄,偶们就是从仰高堂的方向从村子最上方的位置进村的,一路沿着溪流走进了村子的中心景区。
西递村位于黄山山脉南麓的黟县东源乡,距县城东8公里,黟城至潭口公路从村庄西北经过。这里“山多拱秀,山势西流。有东阜前蹲,罗峰遥拱,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产石如金,风潆水聚,土原泉甘”。据明嘉靖《新安氏族志》载:西递村因“罗峰文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中存二水,环绕石之东,西之西,故名西递”。清著名学者俞正燮在《古黟山水记》中云:西递系因是府(徽州府)西,曾设“铺递所”,故名西递。据说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了。村庄因山川水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全村现存有明代民居建筑l幢,清代民居建筑122幢;由正街、横路街、后边溪3条街道和40多条胡同及2条穿村而过的水溪将居民住房隔成井然有序的方块,路面全用青石板铺成,逶迤蜿蜒。一幢幢古民居层楼叠院,鳞次栉比;家家青石门坊,粉墙青瓦,飞檐翘角,气势轩昂;高墙深巷,曲径通幽,古朴典雅。(4-5、4-6)
事后姐姐跟我说,西递是几个村子里她最喜欢的,可能是因为这个村子的规模最为规整严谨的吧。偶们拿着地图一一对照,每一处院落都没有放过。
村内居民宅院均以内向方形、围绕一个长方天井的合院为基本单位,宅园中设正厅、便厅、厢房、书斋、卧室、花园等;还有的建有书院、祠堂。房舍用料考究,装饰奢侈。宅院大门用磨制平整光滑的黑色大理石砌成门坊,上建有砖雕、石雕组成的各式门罩。粉墙上的漏窗石雕也各不相同,图案有竹梅、松石、花草等。屋内花板栏板等木雕也极其华美,往往以人物故事或缕空为内容,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还有一些人家,以园林建筑为手法,使宅第布局紧凑,小巧玲珑,幽静雅致。 知名的知府胡文照“大夫第”、“桃花源里人家”、霭公园、桃李园等,因势结构,因地制宜,点以花潭水池,隔以漏窗低墙,饰以石雕砖缕,配以石凳石桌,甚至门前置放整石雕刻的梅瓶等,把整个院落点缀得十分对称、和谐、清雅、美观。当人们置身于其间,如进入一个心旷神怡的绝妙境地。
偶最喜欢的是这里的绣楼(4-3)——第一次在小山村里看到如此精致典雅且视野开阔的绣楼,位置几乎是在村子的心脏。想当年官家小姐是何等风光!也不知高高的绣楼是否帮她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多情郎……
村西南口(检票口进来就是)胡文光刺史牌坊,为3间4柱5楼悬山式,巍峨壮观。高13米,宽9.6米,为青石建筑,其雕刻极其精美。(4-7)
4-4 据说是西递最早的村名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1:53:32 | 只看该作者

关麓

“世外桃源”这个词是对关麓最好的形容,这里绝对是个隐居修身的好地方。
从西递出来,路口等待回黟县的车2元,很不好等,如果人多可以拼车搭过路车,否则就是10元。到达汽车站,一般在出站口就停有到关麓-南屏的车2元。地图(4-1)上标的很准确,2个村子大体方向一致但是南屏是在去关麓途中的岔路上。听从司机丁师傅的建议,偶们先到关麓—因为那里的车会多一些,而且会停下等客。路边桃花朵朵开,跟呈坎一样也在修路,不知道交通的改进会不会破坏山村的宁静和纯朴的民风。
关麓真正是个小桥流水人家的所在,门票32(学生半价 含讲解)。给偶们介绍这个村子的是个很热情可爱的女孩子—小薛,跟着如此秀美的江南美女、沐浴着懒懒斜阳、推开深锁的木门,就好像是走入了一副静静的山水画中,浑然忘记了自己来自何方。
关麓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还因这里古称“堑下”,地势非常隐蔽,此地建村可免战乱侵扰,俗称“官路下”。问了问小薛,似乎现在山边还有雄关遗迹,要不是时间有限,真想过去寻古探幽一番。
这一片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最引人注目的八幢,被称为“关麓八家”。这八幢古宅,建于清中叶,是一户汪姓徽遍商八个兄弟的住宅。八家相对独立为八个单元,每一单元自成一体,各有天井、厅堂、花园、小院,但又互相通联,屋楼上下皆有门户将其串结,形成一个整体。其实这家的直系本来只是兄弟七个,后来过继了一位侄子过来才凑成了八大家。小村因八大家发展起来,后来又陆续有外人迁入,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汪氏后裔的八家古民宅,以清代著名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居"领首,自北向西依序为"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门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室内装饰讲究,雕梁画栋,绘彩描金,设计精巧,富丽雅致,虽历数百年,仍极鲜研。户户均有清一色的铁皮大门和莲花小门。在相连两间的过道处,门户极为狭窄,但过道中央却有宽敞的便厅。在"关麓八家"中,还有一幢汪氏宗祠--崇德堂,保存也还基本完好。八家间原有一些回廊木榭,现已毁坏,但余韵犹存。
据说对"八大家"古民居的设计意图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因为徽高、商的勤俭持家习性,把八家住宅联成一体,以利节省屋墙和地基。有的认为,由于旧时族风、家规森严,为了便于管教八房儿媳的需要,老公婆可以足不出户,不行雨就能顾望四方八家。不过八家古民居现为不同姓氏的众家居住,门户各立,原来的通口大都封闭,但陈迹仍清晰可辨。

4-8 进入村子的第一家——老六家的庭院,房子已经传了几代
4-9 独一无二的传统手工艺“米塑”,我们见到的老六房子的主人就是目前最后的传人(上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好像没看到这个啊)
4-10 几天的阴雨过后,太阳终于懒懒得出来了
4-11 大户公子书房—天井采光,房内还有一面镜子来加强光线,雕花门内是教书先生的休息室
4-12 四代同堂的厨房—古老的天井下的灶台、防漏雨的改进灶台、沼气灶台、现代煤气灶台—后来在宏村也看到了类似的房间,不过这个更朴实无华一些(因为依旧在使用中呢)

关麓的夹心豆腐干非常好吃,现场制作,5元一袋;带回来朋友们都觉得不错。
古村现在是有民居提供食宿的,看了房间,很干净。其中一座清代官员的宅院非常漂亮(不属于八大家),主人现在住在女儿家,这里可供出租。房子宽敞气派,也没有腐败的气息,颇得我心。
村子现在的旅游开发和经营南屏、宏村的公司是同一家,据说还是BJ的,名叫“中坤集团”。在午后的阳光下漫步村中,几乎很少遇到人,说是村里的人都上山干活去了,一道道深锁的房门由小薛开启又闭合,那古宅中的故事也是悄悄地浮现又飘远,似乎没有我们的打扰,小村就凝固在时间中的某一点,沉醉在自己的过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7:32:45 | 只看该作者

南屏

走了半天也累了,小薛把我们让到售票处里休息,还拿出了雪米饼招待我们,呵呵,真是个可爱的姑娘。很巧过来的小巴正是我们来时坐的那班,没有等客就开到门口接我们到南屏了,一样是2元。临走小薛还叮嘱我们可以在南屏等17点整接导游们的那班公交车,再晚就没有车了。
南屏很热闹,大队的绘画学生和摄影者,比宁静的关麓喧哗吵闹的多。
南屏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它原来只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自元朝末年有一位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到明代,南屏村已有相当规模,全村逐渐形成叶、程、李三大姓。现在,仍拥有纵横交错的72条深巷、36眼井和300多幢明清古民居。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座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叶氏宗祠“序秩堂”就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大门上端悬挂着“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的金字匾额,显示着先祖的勋业,也使子孙蒙受荣光。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对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十分精致。4根大石柱托着额枋,上面雕刻着古鼎宝瓶类的祭器。序秩堂分上、中、下三厅。一进大门,就见有80根硕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柱子上挂着“石林派衍家声远,武水澜回气象新”等木制对联。横枋上悬有“贡元”、“进士”、“经魁”和“松筠操节”、“津逮后生”等功名、褒奖之类的横匾。下厅是吹奏鼓乐的地方,也可以搭台演戏。中厅为礼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厅,上厅为享堂,楼上放置本族的祖宗牌位。中厅和上厅可容纳数百人举行仪式。序秩堂大门以往只在重大节庆才开,平时走边门进出。其大门的高度比其余7座祠堂都要高,同姓的一切支祠、家祠均不可逾越。
这里(4-15)是《菊豆》的主要场地,现在还在墙上贴着《菊豆》剧照,祠堂中摆放着染布、晒布的台架、绞车、染池等,“老杨家染坊”的横匾也高悬在序秩堂大门上方,很多色友端着专业相机拍摄飞扬的各色染布。
偶是很不喜欢那种反映中国农村土的掉渣的落后、愚昧风情的电影的,总是奇怪有才华的导演为什么不拍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精粹,却偏偏去拍一些偷情、小老婆争宠之类的故事去取悦洋人的审美和猎奇心理!如今好好的祠堂不恢复,反而留着染坊的样子,不知所谓。
相反《卧虎藏龙》拍摄的那个镖局的场景(4-14)就干净的很,没有什么十八般兵器摆在旁边,而是维持了祠堂的原貌,如果不是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述,还真看不出来本来不大的祠堂方正严整的大厅,居然是章子仪和杨紫琼那段激情对决的场子。南屏不大,却跟个迷宫一样,我们紧紧跟着导游的步子穿街入巷,时时有着柳暗花明的惊喜。最喜欢走“步步高升”街,沿着窄窄的巷子,走几步升几节,回头望去,走过的路又消失在墙后。
奎光堂(4-13)前的小广场是买卖街,老婆婆做的梅菜馅饼很好吃1元。
4-16 南屏的小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8:07:12 | 只看该作者

N+2日小结

南屏的服务意识也很强,让我们在售票厅隔壁的屋里休息等车,上了车还有位导游指点如何去宏村。车资2元,黟县桥头搭车(也可做公交,不过17点半左右的这班车一般都比较挤很可能没有位子坐)2元。
宏村实际上也是可以逃票的,只要在售票人员下班后进村住下,只要不出村就没有人查票。如果想蹭听讲解也方便的很,因为淡季,哪怕1位旅客他们也会安排导游讲解的,所以白天很容易就可以蹭到。我们第二天还打算去木坑,也就规规矩矩买了票,80(学生40)。
我们的住处是朋友推荐的乐山书屋,从有2棵大树的村口进去,直走到邮局,左转再右转就到了月沼,月沼旁边的圆门小院就是(4-17、4-18)。
虽说院子不大,但是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甚至是金鱼都一样不少,十分精致典雅。老板是位很健谈很热情的JJ,据说村口的浔阳楼也是她经营。天色渐暗,和老板聊着明日的行程、村中的小吃,不觉中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撑起小伞我们姐妹结伴走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出村觅食。老板推荐到河边的大路上吃东西,那里一般比村里的东西便宜,而且一定要一个菜一个菜的砍价,可以节省不少呢。据此办理,我们找了家农家土菜馆(0559-3321318)味道很好;五花肉炒笋18、菜心5、腊八豆腐12、石耳汤10、米饭2(每个菜都比菜单上标的便宜了不少)。腊八豆腐吃起来颇有点火腿肠的口感,也有点像老北京的灌肠,也许是饿了一天的缘故,感觉什么都特别好吃!


贴子被: 曲非烟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