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玙璠 于 2013-4-17 20:50 编辑
北国的春天,雪的脚步意外的来得很勤,大地依旧是银装素裹。和着脚下积雪吟唱的小曲,步移景异,辽阳华远户外的几个 驴友陶醉于辽阳市庆阳地区的十里画廊,享受旖旎美景。我们从美丽的转水湖的观景台开始上山,沿着水砬子的峭壁边缘行走。
登高望远的感受水砬子的另一种风景,走的好不惬意。披荆斩棘撕开一条小路,畅行无阻很快来到了第一处景点——悬棺。悬棺是一块很标准的长方体条石,长约2米,宽约0.5米,高约0.5米。横空悬于陡岩绝壁顶端,经我们测量离下方的水面24米高,样子和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悬棺差不多,这块石头的名字也就这样被叫开了。站在这块攀崖附壁的大石上面确实是一种勇气的挑战,看似浮搁着一触摸就会掉下去的感觉,我们尝试着站在它的上面鸟瞰脚下依旧是冰封着的太子河真是绝美的享受。
接下来我们径直向前寻找冰瀑的发源地。(冰瀑是由于天气寒冷,水流到低于零摄氏度的地表后与岩石冻结而形成的)十里画廊众多的水沟中,只有一处在冬天有冰瀑形成,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我们决定去看冰瀑的源头,也许能揭开冰瀑之谜。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山上继续行走,一路沿河边贴着陡壁前行,以便准确确定冰瀑的位置。下面的拓荒牛很远处就看到了一条洁白的“玉带”在山间舞动,两路人马很快在高悬崖壁之上的冰瀑处会和,进行了一段激情而艰辛的冰瀑攀冰。
之后我们来到了在山下看不到的第二层冰瀑,这是一个高不到两米,东西宽近乎三米,南北宽一米的石棚。美丽的冰瀑小巧而精致,或凝固成玉琢的帘,或静化成冲天的刃,让人赏心悦目、不忍离去。它的上面就是冰瀑的源头,原来是山上的一条水沟汇集处。乍看这是一条很普通的水沟,被积雪覆盖和其他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当我们发现了这个大山中的第一点新绿,也找到了今春的第一抹春色的时候,我们亟不可待的掀开覆盖在它身上的积雪和枯草,竟然看到了是一条扯不断的绿带,是贴着水沟洼处的窄窄的绿带,那是经过严冬历练后仍然新绿的生机勃勃的残存的野草,我们兴奋不已,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难道这水沟下有地热吗,答案有待揭晓,带着疑惑我们继续赶路。
这次我们找到了山腰的一个不到一米宽的栈道前行,(据说这里原来是当地人出山进山的唯一的一条旱路,要比现在宽一倍。)节省了开路的时间,走的也很惊险,左面有山体陡壁依靠,右面全是20余米深的悬崖陡坡,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落下,后果不敢想象。我们大胆儿谨慎前行,忍着荆棘对我们的不友好,连拉带拽的把我们衣服刮坏了,手划破了很多小口子还直渗血,但也挡不住我们欣赏沿途风景。很快来到了有着阶梯式崖壁的千页山。这里最低处有特别抢眼的一大块条状石头,钟灵毓秀的样子很像一个空中龙书案摆放在衍水岸边,龙书案石一名因此得之。
千页山,处处是层层叠叠的条石错落有致的排列着,色彩美丽,坚硬可攀,这层层的岩石好像一本书,记录着地层形成时生命的历史。此处山腰的栈道相对宽敞了些,感觉很好走,好景不长很快路到了尽头。
我们再一次的兵分两路,王世忠等走山顶钻树丛,探险开道;我和拓荒牛走山下趟土路赏山景。路过废弃的人工山洞和水井,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欣赏这个日伪时期留下的遗迹。原因之一是曾多次进洞,对这个景点了如指掌,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赶时间。晒两张照片和大家共享。
引人注目的彩带山老远的就很我们打招呼,那红、黄色相间的色彩最抓人眼球了。彩带山因山体的五彩缤纷的石头而充满了神秘和浪漫。这么美丽的山石一定是女娲娘娘当初用五彩石补天时顺手拈来的力作吧。
循着洪亮动听的诵经声,我们来到了罗祖洞之地藏王洞。这次我们有幸遇见了在此修行的尼姑——演戒, 道号叫守望。用她自己的话说能见到我们是因为我们很有缘分。我们再一次的走进罗祖洞(挂灯笼原来叫地藏王洞)中,和守望师父面对面的交谈。她自我介绍今年 60岁,在甜水东山龙泉寺出家至今 20多年,她之所以选择在罗祖洞修行,是因为受嫘祖的感召,她在山洞中修行一般一次少则10天多着20天,之后下山化缘,弘法。她想用自己的毕生的经历和能力在此地建罗祖学院和太子学校,希望在东北有一块净土,弘扬道教和国学。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并积极赞助,完成夙愿。和她攀谈中,我们对罗祖洞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十八洞也叫十八景,其中只说出来4处:一洞为一景,三棵树(松杨柳长在一起)为一景,洞前有坑有水为一景,佛道儒同修一洞为一景……演戒师父也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嫘祖始蚕”的传说故事等,在守望师父心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未来都会如愿以偿。望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一位苦修的虔诚信徒:一个简单的棉被不能遮寒,夜不能寐时要来回走动取暖;为不解而少吃只处于维持生命状态的简单饮食,心中装满憧憬的频于奔波的敬业精神……这一切我们都为之感动。临别时,我们把一条20米长的户外绳子留给了守望师父上下山之用, 我们记下了守望师父的电话号码,13065386210 但愿有缘人能与之联系,帮她达成宏愿。今天,王世忠用米尺量了一下这个她修行了一年半的山洞高3米,宽5米, 里面延伸长10米,守望师父告诉我们洞中的供奉的是观音像和两位阿弥陀佛像。整个洞穴被法师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净整洁,洞内有黄土垫道的感觉。经守望师父的同意我们拍些她在罗祖洞中生活的照片。
远看罗祖洞之地藏王洞
沿着岩壁东行经过狭长而泥泞的狼道,
寻着诵经声来到太子庙,我们赶上了万佛忏的一个尾声。为期十五天的法会,今天是第十四天,明天就结束了。看到眼前这个金碧辉煌,张灯结彩,声势浩大,喜气洋洋的法会场面,我们很是开眼界。和主人、僧人以及善男信女们寒暄交谈之后,我们感觉到了饥饿,因为接近9个小时我们只靠一瓶水,一块压缩饼干和一把花生米维持着我们的体能,停歇下脚步的时候我们才有了真实感觉,一位居士大姐很好客的给我们找了供品充饥。
这尊保存完好如初的铜像是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原来太河寺供奉的地藏王菩萨,几经周折在太子庙安家了。
迎着夕阳,吃着苹果,嚼着馒头,我们在返程的路上还坚持行走近一个半小时泥沙路才能到庆阳的二路站点坐车回家。这是一次艰辛而有意义的行程。说它艰辛是因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有强度富有挑战性的户外线路:转水湖、观景台(起点)——悬棺——冰瀑、石棚——千页山、龙书案石——人工山洞、水井——彩带山——罗祖洞——双龙山、双龙洞——狼道——太子庙(终点)。说它有意义是我们把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通过特殊的形式展现给世界,在收获颇丰,惊喜不断的同时,更经历一次文明的沐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