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山 发表于 2013-5-12 22:14
你前面的回帖已让我感觉到了。但我相信我的感觉,似乎老狐的回帖更肯定一些。莫扎特的欢乐多是表面上的, ...
我最早开始特别喜欢莫扎特是因为80年代末看的那部电影《莫扎特》,然后越听越喜欢。于是稍微留心一些他的事。
音乐史家研究发现莫扎特生前是共济会员---就是小说《达芬奇密码》里描写的那个神秘而又虔诚的基督教教派。也就是说,他放荡的外表下,内心却有着一颗虔诚的宗教之心。那个时代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上帝的畏惧,那种沉重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难以理解的。
此外,莫扎特终身受着他父亲的殷切期待和自己潦倒“不成器”这种矛盾的折磨。
他的那种华丽外表下深植的恐惧,孩童般明朗的天空中,总是漂浮着起伏不定的忧郁的阴云,放荡不羁的行为之后却有挥之不去对来世的畏惧。这两种情绪在他的作品中交织出现,我觉得这是莫扎特音乐中最迷人的地方。
如果对比听他的钢琴协奏曲第20和第21号,一支是欢乐明快,如春天阳光下的明朗,另一支却是挥之不去的忧郁阴沉;再听交响乐第40 和第41号,也是这样,同样的阴郁恐惧的旋律再次出现且一直萦绕在第40号里,然后在别名“朱霹特”的第41号(他的最后一支交响曲)中,表现出的却是那种奋力挣扎的热烈,力求要用阳刚之气克服心头的忧郁和恐惧,那种激烈表现得非常之感人。
只是,在他的绝笔之作《安魂曲》中,他始终都未能摆脱那种与生俱来的宗教情怀带来的沉重和对天堂地狱选择的深深的畏惧。
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他最好的歌剧《唐璜》(也叫《唐乔万尼》)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写照,所以才表现得那么出色和深刻。
个人的一点感觉和理解,欢迎砸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