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赋格的艺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喜欢古典音乐的没,晒碟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4-1-30 05:5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4-1-30 05:5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4-1-30 05:59:5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她喜欢演奏《梁祝》,当年听过她的现场,是在海淀剧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30 07: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4-1-30 06:0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4-1-30 06:00:4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很适合户外大家一起唱的《踏着夕阳归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30 07: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4-1-30 06: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4-1-30 06:0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4-1-30 01:41:39 | 只看该作者
{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4-1-30 00:04:58 | 只看该作者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4-1-29 23:48
那是德语,只能连猜带蒙加上网查。
Johann Wilhelm Wilms是德国作曲家生卒年是:(March 30, 1772 – July ...

网上搜到一篇介绍《“荷兰的贝多芬”魏尔姆斯 》
http://music.douban.com/review/1145845/

有很多种对音乐史的想象方式,最典型的是圣殿式的,譬如东柏林宪兵广场上的那座柏林音乐厅,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阔大的高台阶,宏伟的主山墙,高耸的圆柱,缪斯女神像,正厅和楼座的侧墙上,伟大作曲家的头像罗列展开。建筑本身就是对音乐史的想象。
   但关于音乐史,更切合实际的想象恐怕会是一个尘封的阁楼,岁月堆砌起来的纪录杂乱地塞满每一个角落。只有一小部分文件挂上了潦草的标签,大部分架子看来已经很久没有翻动过了。当然,抱着“圣殿想象”的人或许认为,那些架子根本不值得去搜检,不如拿出去扔掉爽快。历史,应该简化成几尊头像,供人敬仰就是了。
   幸而,科隆古乐合奏团(CONCERTO KÖLN)的艺术指导维纳•艾尔哈特(Werner Ehrhardt)没有这种“减法历史观”,他抱的是“加法历史观”。1985年,科隆小提琴家艾尔哈特创立科隆古乐合奏团。德国科隆是一个古乐兴盛的城市(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时候,还来过一支“科隆巴洛克新乐团”)。这要归结于科隆音乐学院,训练培养出一大批献身于古乐演奏指挥的音乐家。环球唱片本来已经签下了戈贝尔和科隆古乐团,04年,archiv唱片再次和另一支来自科隆的古乐团合作,艾尔哈特和他的科隆古乐合奏团。目前已经推出了三张专辑。和聚焦巴洛克作品的科隆古乐团不同,古乐合奏团主要把目标集中在古典时期。艾尔哈特的主要目的,就是用古乐器来演奏古典时期的作品,因为他在科隆音乐学院就读时,就发现,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之交,古典时代的三巨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光芒万丈,遮掩了许多同时代作曲家的成就,古典时期的音乐史,往往被简单化地处理为三巨头的个人传记。音乐史的真实面貌绝非是单线程的,由此他创立科隆古乐合奏团,宗旨之一,就是要重现血肉丰满的古典音乐时期。艾尔哈特一直在搜寻贝多芬同时代的出色作曲家,丰富该时期的曲目单。
   于是,“荷兰贝多芬”约翰•魏尔姆斯(JOHANN WILMS)终于渐渐从忘川中浮出水面,进入艾尔哈特的视野。
   大部分魏尔姆斯的相关记载,包括格罗夫音乐辞典,都很简略,且集中于他曾创作过荷兰国歌,他在乐史上,是一个典型的默默无闻的“小作曲家”。很少有音乐通史会提到他的名字,同时期的贝多芬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让我们反倒看不清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成就了。或许和乐圣生于同一个时代,真是作曲家的不幸,魏尔姆斯只比贝多芬小两岁,而且出生地也相隔不远,贝多芬在波恩,魏尔姆斯在索林根,都是德国西部。
   贝多芬在22岁时离开家乡,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施展才华,几乎与此同时,魏尔姆斯在21岁上,转去了另一个音乐中心——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值得一提的是,荷兰是贝多芬的祖籍),他向荷兰公众介绍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协奏曲,钢琴演奏才华颇受瞩目,但其实魏尔姆斯更醉心于创作,可在阿姆斯特丹要靠作曲维持生计,几乎不可能。魏尔姆斯只能身兼数职,当音乐老师,在三个乐团中兼长笛手,还经常以音乐会钢琴家和管风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繁忙的教学演出中,偷闲完成的。1815年《莱比锡音乐汇报》曾刊登过一篇对阿姆斯特丹音乐生活的匿名批评,抱怨阿姆斯特丹人不懂得欣赏重视作曲家,哪怕莫扎特和贝多芬在这个城市,也会在窘迫谋生中碌碌无为。这篇批评极很可能出自魏尔姆斯的手笔。
   魏尔姆斯晚年,终于在阿姆斯特丹音乐界具有了一定地位。这位德国人曾创作了一首荷兰国歌,1815年,荷兰王国成立,举行国歌竞选,结果亨德里克•托伦斯作词,魏尔姆斯作曲的《荷兰人血统》胜出,成为荷兰第一首国歌,1830年革命后,才被另一首歌曲《Wilhelmus》逐渐替代。不过,等到1848年,作曲家以76岁高龄去世后,其人其乐很快被付之忘川。
   艾尔哈特首度公演的魏尔姆斯作品是他的早期作品,降E大调交响曲,作品14号,其中的旋律很有特点,生机勃勃。但开始,艾尔哈特手头谱子上标明的创作日期是1809年,音乐风格却是十八世纪下半叶的。艾尔哈特起先误以为魏尔姆斯一定是一个保守得不可救药的作曲家,但后来,他遇上了音乐学家恩斯特•克鲁森(Ernst Klusen),据克鲁森研究,降E大调交响曲实际作于1793年前后,要早整整十六年,这就解释了风格上的时代错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音乐风尚改变的剧烈程度。
   艾尔哈特和克鲁森随后发现,魏尔姆斯音乐也经历了戏剧性的演变,无疑折射出大时代的变动。魏尔姆斯历经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称帝,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革命等一系列铸造出“新欧洲”的空前变动。他的音乐,也由早期海顿创立的古典模式,走向浪漫主义的激情。人们早已熟知贝多芬音乐风格的演变,同样,魏尔姆斯的音乐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研究样本。艾尔哈特和科隆古乐合奏团的乐手们演奏越多魏尔姆斯的音乐,就越觉得,这位杰出的作曲家被埋没,简直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魏尔姆斯的音乐具有那么丰满的乐队效果,大胆创意的旋律,生机勃勃的律动,晚期作品的色调尤其丰富。魏尔姆斯音乐重现舞台,再次证明,经典作品、大师的册封与音乐史的写作,如同对古城特洛伊的发掘,一个都市下面还埋藏着好几个古城,历史就在这种开掘中,不停地变化。所以,满足于现成的经典和音乐史,是在做减法,直到简化为一具僵死的躯壳。
   魏尔姆斯音乐的失传,可以归结为某些偶然因素。他最出色的第七交响曲在1836年,曾公演过部分选章,但后来,谱子却离奇失踪,在那个创作昌盛的年代,谱子遗失,就搭不上飞驰的历史列车。直到170年后,手稿才重新被发现,由科隆古乐合奏团在02年完整地作了世界首演。Archiv唱片推出的《魏尔姆斯交响曲集》中的第六第七交响曲,都是世界首度录音。
   第六d小调交响曲在1820年问世时,曾获皇族美艺头奖,第一流的出版商布莱科普夫与哈特尔公司在三年后出版,可见,这首交响曲当时是很受瞩目的。第三第四乐章尤其出色,谐谑曲乐章写得非常阴暗激烈,出了中间三声中部转为大调外,整个乐章都是d小调的阴郁色调。而第四乐章终曲很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升C大调上。乐曲始终维持在一个压迫式张力上,一直推进到结束,没有喘息。这是魏尔姆斯交响乐的一个特色,戏剧性和紧张度始终是他最关注的元素,所以他的音乐能够牢牢吸引住听者的注意力。
   第七交响曲是c小调,魏尔姆斯音乐的特色,戏剧性和紧张度,在这部交响曲里登峰造极。C小调的悲剧性气氛,或许来自于那个动荡的时代,六十岁的作曲家在七月革命前后,写了不少爱国歌曲,参与了政治变动。第七交响曲开头宏大的引子,似乎是历史的一个回声。第二主题之后鼓号齐鸣的激烈段落,类似军乐。贝多芬的交响作品中有不少军乐风的段落。十九世纪早期,军乐风影响到纯音乐领域,来源就是法国大革命。作曲家自己承认,他的确有用一部交响曲来刻画一个大革命时代的雄心。魏尔姆斯的交响曲比古典时代更激烈自由,但比浪漫主义时代交响曲,如舒曼、门德尔松的作品来,更有结构的骨架感,音乐也更紧凑。或许,我们不应该把他称为“荷兰的贝多芬”,魏尔姆斯就是他自己,独一无二的魏尔姆斯。

点评

多谢,记住名字了,有机会也去淘淘这个荷兰的贝多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30 00: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4-1-30 00:06:28 | 只看该作者
石山 发表于 2014-1-29 15:10
快去廉价淘货来。

一直在惦记中,还没淘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