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美好-章怀山初驴行 【朱德故里自由户外部落美驴--陌上花开撰文】 看到人山人海的章怀山,突然感到很难过,很难过,一种无以言表的悲伤,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只为一个地方,一片曾经无比宁静的土地。无比怀念那里曾经的宁静和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短短两年的时间,一切都变了模样,变得如此陌生,陌生到好像我从没来过这里。 一直都想写写章怀山,两年了,却一直不知道如何动笔,他太美,我怕我的言词太过于苍白无力,他太静,我怕我文字会惊动他。一张照片,却触动了我如水的思绪。一切都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虽然就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快到让人窒息,我的情感仍停留在原地,那片曾经静谧的森林,那绵绵秋雨中的行走,最初的那几个朋友,一起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有些人,也许我们这一辈子就同路这么一次,却一辈子都在怀念,怀念最初的美好。 2011年10月1日下午,接到波娃的电话,派我去马鞍街上接应两个达州的朋友,那时我跟波娃才在网上认识两天,第一次通话就是给我下达任务,不过我很乐意效劳。见到两位远到而来的达州朋友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了,安排好住宿,去找吃的,马鞍还真没什么特色餐饮,最后决定去吃刚开业的三国烤肉,味道还不错哦。 第二天上午9点,自由拍客,曹大炮,波娃子,天上火,一行人赶到马鞍跟达州朋友会合,绵绵秋雨中,开始我们的第一次徒步之旅。我,春哥,由于有事午饭后才赶过去。细雨中,跟三五驴友一起,漫步在如画的风景中,真是美妙至极。开始打算在景区内搭帐篷,由于雨越下越大,毫无停下的势态,最后决定去离马鞍最近的我家。买好火锅调料和菜,一行8人开往我家。大厨天上火掌勺 ,我跟两位达州朋友弄菜,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火锅就上桌了,汪哥拿出在街上买的5斤老白干,老爸拿出我家存放的啤酒,几杯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除了我跟拍客见过两次面外,其它都是第一次相见,几个小时的相处,已完全像老友一般,天南海北的侃着大山。饭后,我收拾碗筷,拍客他们继续吃着花生喝着小酒,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休息。叫他们住家里,他们个个都不肯,最后在我家天台上搭的帐篷,一夜风声雨声鼾声此起彼伏。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来做好早餐,稀饭,泡菜和几个素菜,吃过早饭后,跟家人一起合影留恋,然后赶往我们这次徙步的目的地—章怀寺。 到合作乡小垭口已近中午,在拍客亲戚家门口停好车,去小卖部买好中午的干粮。拍客亲戚给我们带路,拍客和春哥收队,一行人向章华寺进发,下了几天的雨,路面已淤泥不堪,走上几步就满鞋子的沾土,走山路就要好很多,虽然路面很滑,但要比烂泥路好多了。一路上穿行在森林里,满眼的翠绿,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有波娃各种搞笑的段子,逗得一行人哈哈大笑,叫他纪有才还真没错,一路上太逗人了。离太子岩不远的地方有几户人家,门前有几棵古老的梨树,现在已过了梨子收获的季节,春哥不知道怎么发现了树上还有一个梨子,和拍客一起找了两个树棒棒接起,才把梨子从树上打下来,春哥一直兜在包里舍不得吃,最后给了我,我又兜回老家放了几天才吃掉。没走多久就到了章怀山最著名的地方-太子岩,话说当年太子李贤得罪了武则天,被贬为庶民,流放到穷乡僻壤,不毛之地的蜀北巴中边境的天平山,太子在偏远山中,仍不忘学习,每日在天平山一石洞里潜心修学,他有感于父皇的崩逝,母后的乖情,便作了一首《黄台瓜辞》,辞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这首辞不久便传入京都长安,武侧天知道后,认为触犯了她的威严,忌心遂起;乃派遣使者金吾将军邱神绩赶赴巴州,令李贤自尽,李贤时年方31岁。武则天身亡后,李贤才被追封为章怀太子。宋代开始在李贤流落巴仪地界的寓所修建庙宇,以表追念之情,庙宇即称为“章怀寺”。李贤读书的石洞命为太子岩。崖下有一破旧的寺庙,庙里供着几尊菩萨,菩萨的左下方有一汪清泉,入口甘醇香甜。站在崖上,眺望远处,群山起伏,山木葱茏,山下是层叠的梯田和宁静的村庄,细雨中,烟雾缭绕,如梦如幻。 一路上波娃子一直在念叨着要去抓两只鸡来烤起吃,走到章怀寺几爷子已饿得不行,看到一筐红薯像看到人间美味,个个像饿狼似的扑向薯筐,那场面观众可以慢慢想象。寺庙里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煮腊肉面条,我帮到添柴烧火。不一会儿,笑喷喷的腊肉面条端到了桌上,几爷子大快朵颐。吃了面条还有锅巴饭,泡在面汤里,太美味了。午饭后,跟寺庙的工作人员和拍客亲戚一一作别,春哥带路,带我们去寻找传说中的72包、82洞和无数干裂缝。穿过无数松树林,到山林深处的连二洞,洞深20余米,宽百米,四周松林环绕,坐在洞内,听松涛阵阵,山人合一,连成时间也静止了。听说现在的连二洞已是农家乐,想象节假日那如织的人潮,那种曾经的静谧已永不复返,只能在记忆中去追寻,庆幸我曾经来过。 在密林中穿行,听风雨潇潇,松涛阵阵,在这偏远的山林里,仍有人类文明破坏的痕迹,一些稍大点的松树上都有一道白色的伤口,流着晶滢的泪滴,不知是哪个黑心的商人,在这密林中钻取松油,破坏着这片静土。 一路上波娃都在说这是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寻鸡的故事,此鸡非彼鸡,观众朋友不要胡乱猜想。村民朋友也说帮我们寻,无奈山上人迹罕至,走上几个山包都不见一个人,更不见鸡,为了我们晚上的篝火晚会和烤土鸡,又怎能轻意放弃,在我们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转机,偶遇一割猪草的村民,一问才知晓她家就是开养鸡场的,放养了两千多只土鸡,这下我们有口福了,一行人直奔鸡场而去。走了两里路左右,在一松林坡下见到两座青瓦房,屋后有一石洞,洞上有一自然形成的图案,如龙飞腾。听养鸡场主说这石洞曾是他家的老屋,80年代才搬出来建的现在这栋瓦房,放眼忘去,群山环抱,这大山深处就住着他和党兄弟两家人。早期他跟妻子在南方打工,孩子到了上学年纪才回到家乡,看好老家的生态环境,才开了养鸡场,两年时间,已有一定的规模。 我们一行人受到龙哥家人的热情款待 ,在院子里一坐下就给我们泡上自产的绿茶,清香甘甜。坐在四周葱绿的院子里,品着清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洗旅途的疲惫。稍作休息,就跟龙哥去山上养鸡场和山顶看风景,爬上山颠,真有一览众山小的大气。回去时,抓了两只珍珠鸡,一称八斤有余,龙哥父母张罗着杀鸡,我帮着龙嫂切菜做饭,男人些在院子里喝茶,侃大山。晚餐是蘑菇炖鸡,辣子鸡,炒蘑菇,炒竹笋,红苕干饭。辣椒是自己家种的,蘑菇是嫂子下午上山去采的,竹笋是嫂子从娘家光雾山带回来的,全是原生态绿色食材。嫂子谦虚说山里人不会做饭,非要我炒菜,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嫂子切菜,我掌勺,我那三脚猫功夫的厨艺也能炒出如此美味佳 ,全归食材的功劳。那晚我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连平常很少沾酒的我和春哥也喝了一小杯,春哥还没我能喝,两口泡酒下肚就双颊绯红。喝到十点多才结束,外面又下起了小雨,篝火晚会也泡汤咯,晚上我住龙哥家,他们七个男人在离家百米左右的一个石坝上搭的帐蓬,春哥还有雅兴,带着本本和波娃子在帐篷里放电影,一夜风声雨声鼾声震动山林,雨太大,帐篷也没搭好,几爷子被子都打湿了。 第二天早饭间听到波娃子各种浪叫声,把人肚子都笑痛。饭后,跟龙哥家人依依惜别,约定来年杜鹃花时再到章怀把酒话桑麻。龙哥送了我们一两里路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回去的路上我们回味着这两天的美好时光,计划着来年再来章怀。雨越下越大,路也越来越湿滑,曹哥打前锋,为我们赶去草丛上的雨水,以免打湿了裤脚,春哥和汪哥一直照顾着我,怕我摔着。波娃仍时不时的插荤打笑,说话间,曹哥一不小心屁股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屁股上满是稀泥,又要逗上波哥打趣半天了。我穿着板鞋,下坡完全站不稳,还好有哥哥些照顾,一路上走得心惊胆战的,但都是有惊无险。雨中的章怀山更加静谧、柔美,山不止是山,水不止是水。一路风雨,让我们初驴之行结下的深厚的情谊。 下山后,到义路场上,汪哥以前的部下请我们大吃大喝了顿,一伙人晕晕呼呼的驱车回马鞍。到马鞍已是下午四点多,波娃他们还得赶回新政。这次出行车辆由曹大炮和天上火友情赞助,三天出行的费用由波娃,曹哥和汪哥承担。晚上我陪达州两位朋友继续吃三国烤肉,又喝得晕呼呼,离别是仍不忘一个深深的拥抱,这一别,不知何年能再聚?! 这三天,我们从陌生到很好的朋友,无论我们今后能否再走到一起,都不会忘记这三天的美好时间和共历风雨结下的深厚友谊。 这就是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精彩故事,也是我的第一次驴行,也是我们自由户外成立之初的第一次徒步露营,我们都不会忘记这最初的美好。 一年后,自由户外再上章怀山,这次是仪陇户外和巴中户外的第一次联谊,户外部落也越来越壮大,去了60多人,却少了我,春哥和达州两位朋友,我们四人都在外地工作,很难再聚到一起,这次他们燃了篝火,喝了很多酒,玩得很疯,身在百里之外的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欢乐! 现在的章怀山已成了巴中新兴的著名景区,各种莫名的表演天天上演着,节假日山上人山人海,很多地方已改造得面目全非,看到景区发的一些照片,我很难相信两年前我曾去过这里,我记忆里的章怀山只能在驴行的照片和记忆中去追寻。现在的章怀山依然美丽,春天百花齐放,夏天山林郁郁葱葱,秋天黄叶飘飘,秋高气爽,冬天白雪皑皑,如冰雪童话世界。 却没有了曾经的宁静和原生态,再也找不回那最初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