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户外运动可谓“人数多”、“方式多”、“观点多”、“事故多”。众议纷纭之中,主张“理性”、“科学”的开展户外运动的声音渐渐引起共鸣。这是一件大好事。
窃以为,任何一个领域,若想科学理性的进行研究与探讨,必先“条分缕析”,即:进行科学分类、定义基本概念、明晰相互关系。缺失这些基础性理论,则造成混乱,带来严峻的后果。比如,如何评判一个领队是否具备某一项户外活动的资格?多次成功带人穿越过某某路线、登过多少多少米的高山,是否就可以证明他有能力担任登玉珠峰的领队、有资格带队穿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看起来很相似的计划“穿越某某某”,不同季节、不同路线,对参加者、组织者的不同要求如何区分体现?极限运动、探险、自助旅行,它们与户外运动是一回事还是各有异同?能不能混为一谈?等等等等,概念的混来造成标准的混乱,标准的混乱带来行为的混乱,混乱的行为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这些是急需的缺失,故不揣浅陋试论一番,以为抛砖引玉。
一、何为“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这个概念是相关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先不说内涵应如何如何,仅其外延的界定就十分关键。包涵范围过小,不足以代表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形式;包涵范围过大,则鱼龙混杂,难得清明。(尤其是有些运动互相之间存在差异、分歧甚至冲突,搅在一起就没法辨明统一的规律了。)
“户外运动”中的“户”,英文原词“out door”的“door”,都有两个意思,其一为“门”,其二为“住家”、“居民”。显然,这里不应采用前者,更不应将“户外”理解为门外、室外。否则,北海公园一日游也可以归入户外运动了。 “户”,在这里应该引申为“常规生活方式”。“out door”,即走出常规生活方式;“户外”,即超越日常生活之外。
那么,户外运动的第一层定义就明确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从历史来看,现代户外运动脱胎于人类早期的探险、旅行、科学考察。但后者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现代户外运动就其本身,是现代都市人的一种休闲度假方式,一项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运动而已,目的性大为减退。当然,具体到某一次户外活动或许有其目标(目标与目的是不同的),具体到某一个参加者或许有其目的,但这些都是附带的,并非户外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我们参加户外运动,只是因为我们好奇、爱好、乐在其中,只是希望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些、精神充实愉悦一些。
那么,户外运动的第二层定义就明确了:是一种大众的休闲度假与健康身心的运动,不具备明显的目的性,更不具备竞技性。
户外爱好者期望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超越日常的桎梏,如何做才能实现呢?现代都市钢筋水泥构成了日常生活的环境,那我们就走出去吧,去到没有这些的地方,因而大自然,尤其是近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就成了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我们每天几点一线,出有车居有空调,吃的是工业化制造、调制配合成的食物,穿衣睡觉不厌其精细复杂,一天不洗澡浑身难受,没了手机网络则六神无主,那么好吧,我们试试没有这一切,或者少以来一些这一切,会是一种怎样的活法?以上种种就是最早的背起行囊、走向户外的初衷吧?衣食住行都不一样,才叫户外。所以露营不能少,徒步不能少,野炊不能少,野外穿衣法不能少,少了这些,起码是不完整的户外生活方式体验。
那么,户外运动的第三层定义就明确了:在非人类生活区(简称野外)进行的衣食住行新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游乐活动。
户外运动有三个近亲。
第一个近亲——极限运动。它同样脱胎于探险、科考、旅行。但是极限运动有着明确的目的——挑战人类极限,或者说挑战个人极限。因而它必然带有竞技性,追求纪录的突破。这是与户外运动不同的地方。但是在许多地方又十分相似,或者存在紧密联系。比如攀岩,攀岩是户外运动需要使用的一种技术,也是户外运动的一项经典内容。户外运动的攀岩必须是有保护的,借助器械的,有时是需要负重进行的。而徒手攀岩——不借助器械、无保护,挑战攀爬高度与难度,这是极限运动,不是户外运动。又比如登山,如果是高海拔登山,追求登山纪录,甚至无氧单人登山等等,个人以为应归入极限运动。而在充分保障条件下体验登雪山,不去追求海拔、期限,尽力而为安全为重,可以算是一种户外运动。总之,极限运动与户外运动有交集,但不同。蹦极、跳伞、滑翔、皮划艇、徒手攀岩、高山(海拔4000米以上)登山、无氧潜水、高山滑雪等等,不归入户外运动为宜。
第二个近亲——自助旅行。其本意是自主、自由、自理的旅行,旅行区域为具备独特人文、自然价值的地区,有时候也会涉足野外。多数情形下,自助旅行的特点、要求与户外运动有很大不同。仅以难度和风险为例,旅行的风险难度往往来自于人为,亦可依赖社会应对解决;户外运动的风险难度往往来自于天地,外部援助鞭长莫及,要靠自己和同伴应对解决。由此导致户外运动对于装备、知识、能力、心理等等都有与旅行比更高的要求,亦不应混为一谈。
第三个近亲——探险。真正的探险面对的是未知区域,不但自己不知,别人也不知,也很难依靠前人所知。当然这不包括明明可知而不去知,明明可备而不去备,结果把不是探险的活动搞成了探险。探险注定是小众的,特殊的极其专业的一类人干的事儿。探险者的生命早已付诸天地,死亡确实是回家(诗意一点儿的表达:死亡不过是灵魂的回归),只争来早与来迟罢了。总之是两码事儿。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我的基本倾向,是实用主义的:户外运动的定义还是狭义一点好,面向大众一点好。
狭义的定义有助于形成明确的、公认的标准与规范,有助于户外运动的组织与实施更加有序,提高可控性。也许,将极限运动、探险、自助旅行都归入户外运动,然后再区分极限户外、户外探险、户外旅游、户外休闲、户外健身……,会显得更科学、体系更完整。但是概括其基本特性、探寻统一的基本规律也更难了。我的水平有限,只好因难就易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户外运动的定义(狭义)是:
在自然地域进行的,以野外生活与野外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促进现代都市人精神与肉体健康的,追求个人独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情感、超越自我、修真、玄幻……以下省略三百字)的心理体验的,休闲度假、健康运动方式。
附论:不把香巴拉归入户外运动的话,有助于严肃与严格的探讨户外运动参与者与领队的素质要求,也能尽量避免背个小包、穿双球鞋计划着一日穿越鳌山的情形。同时,也别把那些去原始森林“旅行”结果死人的事情算在户外运动头上,这种事儿五十年前就有了,那会儿还没有中国户外运动这一说呢。同样,打着户外俱乐部的旗号招揽游客去一些自然风景区游玩以牟利,这些人不是户外运动的领队与机构,更不是商业化的户外运动,它们就是黑旅行社与黑导游。出事儿了,该去追究黑导游的违法责任,别说成“户外领队素质太差”。还有呢,登雪山出事儿了,那不是正常么?这和探险、军事行动一样,极限运动么,啥叫极限?生死成败就差一线么,死人本来就是有概率的,你要没做到视死如归,浑无牵挂,就别去登雪山、探险、上战场。而且,这么专业的领域内,如何生存、求胜的问题,也不在户外运动的安全问题的讨论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