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活动回顾:
上周2013年10月19日圆明园,多云,气温11℃,相对湿度53%。
当日前后到场的共有6人,其中中学生一人。
这次鸟调来的人很少,一共就6个,我、汪老师、曹老师、七哥、成阿姨,李阿姨。在鉴碧亭,我们看到不少鸟,几棵树上的柳莺窜来窜去,有黄腰柳莺和黄眉柳莺,这里还有白头鹎、丝光椋鸟。
这次在鉴碧亭的鸟多似乎是个好兆头,可是直接翻山过去鱼坑时,鸟却不怎么多,只有绿头鸭和小?鹈。
从鱼坑到九洲景区的路上鸟也很少,还真有点失望。到了九洲景区,有几个人正在坐着拍鸟,据说是在拍北红尾鸲,我们不敢打扰。继续往前行,一路上总能听见黄腰、黄眉柳莺叫久违、紫薇,也看见过它们几次,还有沼泽山雀,当然,这都是常能听到的鸟。路上成阿姨给我们分享家里的海棠吃,酸酸甜甜很好吃,可能是鸟少的原因,大家一路走一路聊天。
万方安和,大风中带来了惊喜—一大群达乌里寒鸦飞过天空,白色的肚子,大约120多只,还是在去靶场的路上,眼尖的成阿姨发现,一只鸟像是断线了的风筝从西边的天空划过,风太大了,吹得它的翼指合在一起,我们一只当它是只隼,却认不出来是什么,最后在它飞到远处的树林时看到了翼指,6根,是一只雀鹰。
五陵春色,看到了燕雀、还有2只小嘴乌鸦,后来还有黄喉巫。西路我没走,是要赶着去上课。回南门的路上,脚走得很疼,既想快点走完回家,又希望在这儿多留一会儿,总有一种纠结的感觉。
------陈泽华
已是中午时分,我们从西洋景前往狮子林,穿行过一片疏林,小鸟鸣啾啾,枝梢间闪动着灵巧的鸟影,拍下细辨,有黄眉柳莺、黄腰柳莺,还有胸前带黑拉锁的大山雀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只灰头绿啄木鸟探头看了我们一眼,就以大波浪姿势飞往前方另一棵白杨树。至少有20只麻雀在松树柏树间啄食,细看,还有几只羽色有橙色,原来是燕雀混在麻雀群里。虽然两者不是同一科,但相处甚是友好。去年曾在这片林间空间发现过几只虎斑地鸫,今秋在这里几乎没见其影。狮子林曾经大斑啄木鸟栖身的树洞仍在,春季幼鸟欲飞时曾在其中探头探脑,吸引了不少影友架着长枪长炮守候精彩亲鸟喂食的瞬间,不是如今是否它们仍在此安家。 狮子林最可惜的一片近水枯树全被砍伐,留了一点光秃秃的树桩。这片枯树干枝曾是各种鸟儿栖息的乐园,曾见白鹭夜鹭高枝理羽,各种柳莺和红肋蓝尾鸲觅食小虫,黑尾蜡嘴和燕雀低枝饮水沐浴,还常有翠鸟守株待鱼……枯树干枝不是没有用啊,它们带给鸟儿一片生机,如果让鸟儿决定投票是否保留,估计会全体赞成不要砍成如今这般模样——这里一只鸟儿未见着。 两只黑天鹅仍在,据说天鹅爸爸曾跌了一下,将一支翅膀弄折了。尽管岁月不居,年岁已老,这对天鹅夫妇仍相依为伴,孜孜不倦地生育繁衍,只是不知他们梦中会不会依稀想起自己远在南半球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故乡? 移步玉玲珑岛,沿途只见黄眉柳莺,岛上有两只珠颈斑鸠一停一飞。这座春夏时鸟儿翻飞的“宝岛”不见鸟影,秋寒了,大多鸟儿南飞而去,能留在这里的都是不怕冷的,要在这里过冬的。 含经堂附近的几株柏树上,有一只柳莺翻飞啄食。连拍数张,有一张它在阳光下仰头而立的,一道黄色的顶冠纹显而易见,汪老师辨认为冠纹柳莺(不过冠纹柳莺主要在南方生活,迷鸟有至北戴河的,难道这是一只冠纹柳莺迷失在北京?)。 西行思永斋,树林里有柳莺在树梢间飞来飞去,难以辨识种类。还见一只隼掠空而过,给相机里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一群白头鹎倒是闹腾着落在灌木丛中,把这里当成自家一亩三分地。前往浩然亭,只见两只黄眉柳莺在水岸的杨树和柳枝间闪挪。凤麟洲上人声喧腾,不会有什么鸟儿驻足了。 从西路到东路一走观鸟,走下来,曹老师的计步器显示22000步,一路有鸟儿相伴,倒不显寂寞,不过下午鸟儿明显比上午少。 ----------林伦 当日一共收获34个鸟种等。
10月20日天坛鸟调
10月20日天坛晴朗无云,温度15°浮动,相对湿度45%,微风,蔚蓝天空难逃许许阴霾痕迹。 今日调查队伍9人,其中有三岁可爱女娃一枚,以及刚从西藏自驾归来的超级软件工程师刘超兄。 一进西门,3只大嘴乌鸦相继掠空而过拉开了今日的乌鸦表演剧。没走多远,蜡嘴雀鸣声不断却难觅其踪“验明正身”;路北,八哥与灰喜鹊共饮一洼清水;远处,一成年红嘴蓝鹊迅速衔食优雅离去,后又再度取食,显然是拖家带口的奔波父亲。向西北空场走,玉兰旁槐树下,两只成年的红嘴蓝鹊及一亚成以其悦耳歌喉被半仙儿发现,亚成小鸟尾巴短短的甚是可爱~一家三口不惧鸟友到来,满溢着悠闲、幸福。天线杆儿上灰椋鸟不再成片密集,零星点缀仅存10只有余;5只黄喉鹀和6只黄腰柳莺还驻守在上次发现他们的圆柏林;西北天空10只燕雀匆匆赶路,仅半仙儿、刘超见其真身,其余鸟众只观剪影;同期,“才华”兄发现大斑啄木鸟一只。 出了西北空场直进苗圃,亚成红嘴蓝鹊也追赶上来,苗圃内外飞进飞出;红胁蓝尾鸲不停鸣叫吸引注意。听拍鸟人讲,宝兴歌鸫、灰背鸫还在,只是虎斑地鸫疑似已然迁走 二区内,金翅雀机关枪的声音清晰可闻;洗手间西北上空27只小嘴乌鸦向南“搬”去,不知其间是否有混群的秃鼻乌鸦。 四区未见新奇异种,长耳鸮依旧未至,还要再考验下鸟友的耐心,但紧接着便听说21日周一就有人在原来的地方看到了一只长耳鸮,旁边好像有喜鹊骚扰,而天空中还飞着一只;向前走一转弯,3只小嘴乌鸦闪过;红隼现出靓影悬停;之后雀鹰也来了,各占一片天际盘旋觅食。 进入油松林,见一只珠颈斑鸠,这仅是今天的第7只,显然他们不想太早起床;抬头之际,6只达乌里寒鸦缓缓飞过。 过了丹陛桥,又见几只珠颈斑鸠,半仙儿总听到丝光椋鸟的叫声,不知是不是思念过度幻听了。回程途中,西门路北槐树上一只黑尾蜡嘴雄鸟昂首屹立,水洼旁两只雌鸟现身(王领队对其一夫多妻制大加感叹),大概正是进门时我们难觅踪迹的那几只。 今日鸟调共观察到29个鸟种。 ——刘洋
2013年10月26日在圆明园观鸟。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7:30-12:00
集合时间:7:30之前(有圆明园公园年票的请带上)
集合地点:圆明园南门广场左侧的“清史书店”南门前
领队兼指导:汪周(手机13810776575 短信报名即可)
2013年10月27日在天坛观鸟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7日星期日7:30-12:00
集合时间:7:30之前(有公园年票的请带上)
集合地点:天坛公园西门
领队:王自堃(手机13522832963,短信报名即可),指导李强
本通知同时发布在自然之友野鸟会qq群79918413论坛,欢迎查阅并参与讨论.
观鸟器材:望远镜是观鸟的必备工具。观鸟用双筒望远镜倍数以7-10倍为佳。一支队伍中往往也需要有一至两台单筒望远镜。没有望远镜的朋友也没关系,可以先体验,在参加多次活动后再决定购买何种望远镜。
观鸟服装:不要穿红、黄、橙、白等颜色鲜艳的服装,尽量选择与自然环境颜色近似的衣服。
观鸟举止:动作轻缓,不要高声叫喊或聊天,不要用手直指鸟的方位,更不能扔石头惊吓鸟类。
观鸟指导书籍:《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西单图书大厦、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及网上有售);《北京野鸟图鉴》,自然之友编,北京出版社出版(“自然之友”办公室有售)。
人身安全:不要随意采集和触碰野外植物和昆虫,避免中毒或破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