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咋到,不知大城文明,工作之中偶然得知还有一古迹,闲暇时间去前去瞧瞧。 龙冢位于大城县城北3公里许的龙冢村东,南长75米,东长52米,北长57米,西长48米,高于地面 3至6米不等,实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1976年文物专家进行考察,从外表发现的残存绳纹碎砖、陶片、夹砂红陶片等遗物以及在北侧进行的铲探所发现的朽木分析,龙冢为秦汉时期的大型土坑墓葬。 龙冢规模之大,非一般官吏所能享用。在大城当地,龙冢又叫“万龙山”,“扶苏墓”。但据史书,扶苏死于上郡即今天的陕西绥德,他死后怎么会移葬大城呢? 还有传说龙冢的主人是秦二世胡亥。亦有一说为秦始皇第十三子的。 龙冢主人究竟是谁?清乾隆年间,大学士于敏中在主编的《日下旧闻考》有这样的记述:“相传始皇巡狩驻跸于此,值幼子薨,因瘗之”。于敏中之所以这么写,是他援引了《城冢记》的记载。《城冢记》是三国魏文帝时代的一部古籍。今天虽未见到原著,但其距秦代较近,还是可资信的。可资信的地方在于它记载的是“始皇”的“幼子薨”,而非所传的扶苏或胡亥。于敏中治学是可信的,有理由相信于敏中曾到过大城。 于敏中是乾隆帝的亲家。乾隆帝曾在大城的刘家圪垯村建了一处占地88亩的行宫,“缭垣雉堞若紫禁城 ”,有明楼、宫室,乾隆帝命名为“台头行宫”。台头何意?乾隆帝说“台头设复循名义,吾正渐焉在汉文”,一般人难解,于敏中却能看出他的心思:“上犹引汉文帝露台事喻之”。西汉时,文帝刘恒曾设想在郦山建一供登高游宴的露台,因需“百金”而作罢。百金相当于当时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刘恒怕引起奢华之风而未建,而1940年后的清朝皇帝却建了,并以其名义标榜节俭。台头行宫花费多少银子,我们不必深究,但这个故事表明了于敏中曾随乾隆皇来过大城,说不定也曾在秦幼子的墓前凭吊过一番呢。 据历史学家讲,秦始皇大概有20多个儿子。除长子扶苏和二世胡亥外,其他儿子几乎都没留下名字。因此对前面提到的秦始皇第十三子或亡葬在大城的秦幼子的名字,我们也是无从知道的。 “人生十年曰幼”,“幼子薨”的记载表明这个墓主是个10岁的孩子。那么,这个“龙子”哪一年,又为何亡葬于远离首都咸阳的大城? 秦始皇第一次巡游天下,是在灭掉六国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0年。这一次,他北至今天的甘肃一带。第二年,他二次巡游,至泰山后沿着渤海又至今天的胶州半岛的最东端。第三次巡游是公元前218年,他再次登临胶州半岛。 第四次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即公元前215年,至“碣石”即今河北的秦皇岛。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是“三十七年十月”即公元前210年,“少子胡亥”随之,至今天江浙一带后,又折向胶州半岛,返回时他病逝于“沙丘平台”即今天的河北广宗。 按逻辑推理,秦幼子一定是公元前215年随父出游的,并且在巡游碣石后病死在回咸阳皇宫途中的。去时是从北边的“上郡”去的,返回时是沿着渤海西岸驿道行的。 大城恰恰位于中原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古驿道的要冲。 当秦始皇北登碣山面对大海中的“神仙”发出“长生不死”的请求后,便返程了。车队浩浩荡荡进入了大城地界。大城古称徐州。这个古徐州成名在春秋时期,初始,属齐国。齐国的国君齐简公在公元前481年被臣子“田常弑简公于徐州”。战国时期,徐州更名平舒,成了燕、赵两国的交界地,分别修筑了燕、赵两条长城。 令秦始皇没想到的是他的幼子竟生了病,而且很严重,最后竟夭折在平舒地界上,而且夭折在原属燕国的地界上。大城的旧志中记载,秦始皇之子亡葬在县北“六十里的段堤村”,这个地方当属古燕国之地———其实这是个不全面的记载,因为段堤村并没有秦幼子墓葬地,倒有可能是秦幼子染病后夭亡之地。 秦始皇为什么又向南走了25公里后才安葬幼子呢?这与秦始皇的个人好恶大有关系。 在灭掉的六国中,秦始皇对燕国最为愤恨了,12年前,燕太子丹曾派杀手荆轲谋刺他。从段堤向南走25公里,就是给他生命留下深刻印记的古赵国的地面了。于是推想秦始皇强忍丧子的悲痛,又向南行走了25公里后,才安葬了幼子。 他为心爱的幼子选的墓地被赵长城环抱———这条赵长城在早一年的“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中被废。 2200多年来,没人敢废掉这座龙冢。不是后人惧怕秦始皇,而是它与一个神秘的传说有关,这个神秘传说还被写进旧县志中,“昔年居民向冢祈福,无不得者,后因屡负不偿,遂不应。人呼为仙人墓”。谁敢动有灵性的“仙人”东西?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这个“仙人墓”还真显了“灵”,每天大批善男信女们跪在它的面前焚香祷告,乞求“仙药”,一时间好不热闹。 有关秦幼子墓的故事还有许多:靠近墓地的村子被称为龙冢,墓南的童子村传说是因摊派了童男殉葬而得名,墓西的七女村则是摊派了7名童女而得的名,墓北的孝彩村传说是供孝衣、搭彩棚的村落……秦始皇为了安葬幼子,竟株连了许多无辜百姓,扼杀了许多与幼子同龄的孩子。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龙冢虽不甚完好,但文化价值及其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价值是巨大的,有待今后更进一步的发掘和认识。但有理由相信,龙冢的主人应是秦始皇的幼子。理由很简单:一是秦汉时期大城还没有封侯的人物,一般官吏岂能建造如此规模的坟墓。二是古墓无碑无建筑物表明这个墓葬是仓促间建筑的。龙冢有多大?当地群众说:“七亩圪垯八亩坑”,“八亩坑”表明墓葬是就地挖掘而成。最耐人寻味的是秦始皇5年后也死掉了,随之秦帝国“天下土崩瓦解”;龙冢未能立碑建祠也与百姓对秦始皇的认识有关,在百姓眼里,他是个凶如虎狼的暴君,其幼子亡掉,竟株连了当地无辜的幼童陪葬,当地人能立碑建祠吗? 秦始皇幼子亡葬龙冢还给了我们一个联想的空间,就是这个幼子在秦始皇众多的儿子中一定最受宠爱,也一定是个不凡的“龙子”。他和秦始皇一起外出巡游天下这一年,胡亥已经15岁。他应小于胡亥。胡亥为十八皇子,他并非前人所传的第十三皇子。假如秦始皇这个心爱的幼子不过早地夭折,也就没有秦始皇带胡亥巡游的可能,也就没有胡亥篡位的机会,也就避免了强大的秦帝国很快土崩瓦解的历史。……假如说这个幼子没过早夭亡,说不定还是他接了皇位。 也许这个假设太过于沉重,但龙冢的主人更让人沉重———他叫什么名字?年龄几岁?或许这是永远无法解读的历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