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康师傅创新挑战赛冠军项目故事分享
他们是一群“90后”大学生,爱心和责任是他们的共同标签。他们家庭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却有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勇于在实践中追寻梦想。他们就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nitedInternationalCollege,简称UIC)“思成·筑梦大学生精英团队”的成员们。在刚刚落幕的2013康师傅创新挑战赛中,“思成·筑梦”的“贵州希望小学筹建计划”项目更是获得各位评审老师的一直认可,勇夺冠军!
2013康师傅创新挑战赛年度公益达人“思成·筑梦”团队罗怡静
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基层”栏目播出了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曙光乡陈家寨小学的探访报道。那里的孩子们清晨五点就已经上学了,他们大多家境贫穷,吃不起早餐就已启程。山路艰辛,孩子们要摸黑翻过两座大山和数片草地,走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他们渴望的学习殿堂。而这样辛苦的一天,孩子们通常只能吃两顿饭,大多是苞谷和土豆,而脚上的鞋子,却因为走崎岖的山路,总是不到半个月就坏了。
原陈家寨希望小学,孩子们在破旧、黑暗的教室中学习
2012年3月,“思成·筑梦”的同学们第一次走进贵州陈家寨,潮湿、黑暗、破烂这样让人情绪低落的词不断地冲击着大家的内心:学校的校舍一间在山脚,一间在半山腰上,每间屋子都有四五十年的历史,都是用木头搭建的,没有门,也没有一间像样的屋子。九成以上的孩子家庭年收入均不超过1000元。队长贾凡说:“我们从小在明亮、宽敞的教室中学习,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根本无法想象孩子们要怎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学习”。
学校校长告诉贾凡:“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孩子上学远的需三四个小时。”第二天凌晨5点半,贾凡和队友打着手电,去接6岁的尚光顺上学,这是他们和孩子的约定。尚光顺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一岁之后再也没见过他们,平日由爷爷照看。贾凡一行沿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后,迷路了,找到当地人才把他们带了出来。直到6点半,他们才接到已经独自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的尚光顺。
“帮帮学校里的139名学生”,这是在贾凡和“思成·筑梦”所有同学实地考察陈家寨小学后许下的愿望,为孩子们重建一所新的学校。
回到学校里,同学们立刻制定并启动了“贵州希望小学筹建计划”。紧张的筹备期中,同学们撰写了“50名大学生向全社会的呼吁信”,在微博上超过了1500条的转发;同时,同学们在网络上建立淘宝义卖商店,出售企业捐赠或高校学生的手工艺作品;合作搭建公众网络捐款平台,以及与高校联盟平台等方式进行善款的筹集。2012年6月,同学们在呼和浩特、长沙、贵阳、遵义三省四市进行街头募捐,运用创新的社会募捐模式,将宣传与唱歌、口号、爱心丝带等多种劝募手段结合。在21天的时间里,筹得社会好心人士的善款100万元。此外,“思成·筑梦”团队的同学通过和纳雍县政府协商,得到140万元预算支持。
“思成·筑梦”团队成员在贵阳街头进行募捐
虽然募捐的结果令人欣喜,但是在整个执行的过程却是充满了艰辛。“找企业洽谈时被保安轰走、没有餐厅愿意为我们提供免费的午餐、商场负责人跟我们玩起‘踢皮球’……”每次谈到这里,队长贾凡的心里都是五味陈杂,“每一次被拒之门外,失落的情绪都会像传染病一样在队员心中扩散,我们只能坚持,因为和孩子们做了约定,就要遵守!”
“思成·筑梦”团队成员在新陈家寨希望小学前合影
正是这种对于信念的坚持,铸就了“思成·筑梦”的传奇:用社会好心人和爱心企业的240万元善款筹建的新贵州陈家寨希望小学已拔地而起,孩子们在崭新的校园里,与贾凡和“思成·筑梦”所有的团队成员一起迎来了第一次开学典礼。为了能够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让孩子们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团队成员还利用参加康师傅创新挑战赛中夺得一万元公益实践基金,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套多媒体设备,并给学校的老师们建立起相应的电子培训课堂。不仅如此,“思成·筑梦”团队在康师傅创新挑战赛决赛中勇夺得冠军,并获得五万元实践基金,后续将全部用于新陈家寨希望小学的教学中,他们即将为孩子们联通互联网,并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筹集志愿者,建立起“一对一”帮扶体系,让孩子能够透过网络了解大山外的世界,在关爱中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