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黄山之后天下无山,这句话或许狂妄,但却没有丝毫的功利性,只是一句单纯的赞美,纯粹的肯定。
这次去黄山,是第一次去,之前看了不少的网上游记,但心中仍然没有什么感念,我想,黄山的魅力,果然是要亲身前往,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到。
终于到达了黄山,我们欣喜不已,在进门处,到处是人。进了山门,就有缆车可达半山腰。因为下着小雨,每个人都有一个塑料雨衣。
但雨很小,正所谓“有雨趣而无雨淋之苦”。在黄山旅游,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根拐杖。在其他地方登山,有拿拐杖的,但也有很多人不拿。在这里却是人手一拐。可见《卖拐》的广告做得比较好。
![]()
走一段时间,人与人之间慢慢拉开一点距离,不象刚上山时那么拥挤了。雨也基本停下来。可以脱下雨衣走路了。这可能是最令人欣喜的事情。
丝的云雾缭绕在山腰或山头,是云或是雾,我们曾与导游争执过,不过最终发现,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丝一缕的感觉。
雨日或雨或阴,转阴时,黄山山头能够探到低低的,厚厚的,看上去柔柔软软的云,这一景色突然之间将天地间距离拉的如此近。山,替我们完成了触碰天上白云的梦想。心灵的大门对着垂青的大自然尽情的敞开。
![]()
缆车到达山顶,看到下面步行上来的人,只见他们浑身腾起的烟雾,似仙人一般。据徒步上山者亲口叙述,上山一路并无景色,仅是起到锻炼身体,通透全身的功效。
午饭过后,我们出门迎接风雨的拥抱,却意外守来羞涩的美景。“抬头看雾,低头看路,两旁看松树”,这是导游在上山前给我们打的预防针,
雨日,仅此而已。所以当我们站在观景台,看着四周白茫茫一片,也不至无限的落寞。突然狂风大作,云雾随呼啸的风飞速掠过一个又一个山头,奇迹出现,远处的山在短暂的云层间隙中探出脸来,忽而又隐身云后。若即若离的感觉,更让人激动万分,惊呼声四起。
![]()
我们清晰的看到了远山的岩石纹路,垂直的山峰从山腰的云海中穿出,直冲上层云端。我们对着美景毫不留情的不断抓拍,留住这难得的一瞬间,忘却自己已冷的瑟瑟发抖的身体,被雨打湿的头发。
我们出门傍晚山间探路。四周一望无垠,看不到山下一丁点的景色,但两旁看松树还真是有点看头。在艺术家眼里,处处都是美景。不妨也装一下艺术家吧!
那边景物层层叠叠,尽显水墨画的空间效果。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伴随着由风弹奏的松涛和弦,形成美妙动听的乐曲。置身于这人间仙境中,闭上双眼,呼吸着黄山松吐出的氧气,让湿湿的雾气滋润着平日干燥的皮肤,顿觉心情开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