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87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魂牵梦绕的高原之路-我的行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9 22:3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28日从北京出发飞往西宁,晚宿西宁。
D1:西宁-青海湖,七月是青海湖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可是这一天是否要去青海湖,我还在犹豫之中,因为已经有了下次的计划还要来这里露营,可是一天的时间在西宁调整似乎也是有必要的,想想再说吧!

D2:西宁-玛多。交通:西宁——码多每天有一班车,票价:68元/人,早上8点发车,下午5点多可以到玛多。

D3:玛多、黄河源头、扎陵湖和鄂陵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两个巨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它们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多县境内,是黄河源头地区众水汇之所。扎陵湖和鄂陵湖,古称“柏海”,又叫“查灵海”和“鄂灵海”。分别意为“白色的长湖”和“蓝色的长湖”这是当地藏族群众根据两湖的形状和景色而而起的名字。
  黄河从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流到这里,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黄河在扎陵湖中经过回旋喘息之后,从湖东南的草滩上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二十公里,宽约三百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四千三百多米,这里地势高寒、潮湿,地域辽阔,牧草丰美,自然景观奇妙。

D4/D5:玛多-玉树/玉树
结古寺
  结古寺位于结古镇东,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多名僧高徒在我国藏区闻名遐迩。整个寺院依山势而建,殿堂僧舍错落有致,高耸于山岗之上。结古寺的嘛尼石堆闻名于世界,第一世嘉那活佛晚年时定居于镇东新寨村,并在此修建嘛尼堆,人称“嘉那嘛尼堆”、“新寨嘛尼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的嘛尼石堆体积越来越大,200多年间堆积25亿多块嘛尼石,堪称“世界第一大嘛尼堆”,成为藏族宗教文化的优秀代表。
新寨玛尼城、巴塘草原。

D6:玉树-石渠
从玉树到石渠,基本每天都有班车,一般都在玉树小的汽车站发车,票价35元/人。整个路况一般,即不好,也不坏,一般车都能通过。整个行程175公里,大概耗时5-6个小时左右。在到石渠县城前,会经过扎溪卡大草原和色须寺。可以停车玩耍留念。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直接要求去巴格玛尼墙,然后再去县城。
色须寺是石渠最大的寺院,据说石渠就是“色须”的藏语音译。它除了是川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庙,还是四川省惟一有资格认定“格西”学位(相当佛学的“博士”)的寺院。整个寺庙建筑恢弘,占地面积极广,层层进进。寺院背山而建,面朝的就是扎溪卡大草原。
巴格嘛呢石经墙:信仰的长城。
  此墙,原来是藏民自发砌成的,听说最初只有约1。6米长,世世代代四面八方前来朝觐巴格活佛的信徒们,来到这儿都往上垒上一块嘛呢石,天长地久就形成一堵长长的嘛呢墙。是目前藏区最长的嘛呢墙。
  松格嘛呢方堆:草原的蜃楼
  它是格萨尔王领地上保留至今的遗迹之一,也是藏区历史最大的玛尼石经城之一。当年,为了替战死疆场的士兵超度亡灵,格萨尔王的将士们在此堆起了一个玛尼堆。后来老百姓为了缅怀格萨尔王的功绩,纷纷前来朝觐,也带来了一片片玛尼石,使石经堆越垒越高,越垒越大,最终变成了玛尼方城。

D7/D8:石渠-玛尼干戈-德格、德格
石渠有两个汽车站,城西的汽车站一般都是售去往青海方向的车,而城东的汽车站一般都是买去四川的车票,石渠有到甘孜的直接班车,票价90元/张,如果要去德格的话,可以在玛尼干戈下,票价75元/张。发车时间是早上7点半。
新路海——玉隆拉错的传说
新路海藏语名为玉隆拉措,“玉”是心,“隆”是倾,“拉措”是神湖。相传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英雄格萨尔之爱妃珠牡来到湖边,被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徘徊湖边流连忘返,她那颗眷念美丽河山的心犹沉海底。后人为了纪念珠牡,取名为玉隆拉措。
德格印经院——藏区最大的雕版图书馆
2#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23:06:11 | 只看该作者

魂牵梦绕的高原之路-我的行程(续)

 D9/D10:德格-江达-昌都/昌都
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早在汉、魏时期称"康"。松赞干布统一藏区后,昌都归附吐蕃,12世纪初,为嘎玛噶举支系统辖。13世纪50年代,昌都地区的上层代表人物与元朝中央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区。明朝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时期为乌斯藏所辖。清朝时期称为"察木多",清末改土日归流时置昌都府,设昌都县。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1959年建县。闻名遐迩的藏东重镇--昌都镇,是昌都地区行署、昌都县府所在地。该县地处三河-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

卡若遗址是西藏二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新石器遗址。该遗址面积大,保存情况好,文物堆积层丰富,文物分类繁多,是藏学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  
  
    卡若遗址距昌都镇几公里,海拔3100米。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西藏自治区文管会会同有关部门于1978年和1979年对卡若遗址进行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共清理出房屋遗址28座,道路2条,石墙3段,圆石台2座,石围圈3座,灰坑4处,出土各类石器7968件,骨器366件,陶器2万余片,装饰物50余件,此外还有部分粟米、动物骨殖等。发掘结果表明,在澜沧江源头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上,藏族先民们早在4、5千年前,不仅学会了制造各种精致的石制工具,有了粗糙的纺织品和缝制的物品,并且还制作了彩陶和装饰品,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D11:昌都-八宿
然乌湖
   然乌湖湖面面积为22万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并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狭长的阿木错湖向西蜿蜒十余千米逐渐收缩成一道河谷,随季节的不同,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  

D12:八宿-波密

易贡错
??在波密县西部易贡藏布江上。1900年因特大泥石流壅塞易贡藏布江而成的湖泊。湖长16公里,宽1公里。海拔2150米。湖西北为终年积雪的古青唐古拉山。

D13/14:波密-林芝(八一镇)/八一镇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易贡湖
   易贡藏语意为“美丽”。易贡河谷及易贡湖四周有不少狭长的台地,海拔最低1900米,最高2300米,年均温为11.4度,年降水量960-1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度大,日照也不强烈,土壤腐殖物含量高,最适宜茶树生长。易贡茶又系天然冰雪融水浇灌,基本上不需化肥农药等,品质和环保指标是世上少有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易贡茶场建于1987年,现有茶园面积2108亩,年产细茶两万余公斤,产品远销海内外。

D15:八一镇-拉萨
晒太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23:11:0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切顺利,

那还可以考虑去那木错溜达一下,呵呵。现在预定旅馆是不是过早,不过还是和飞泉、好高好远先打个招呼吧,欢迎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7-4 19:00:11 | 只看该作者

我打算9月初走,等你回来请告诉我一路上的情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7-6 19:56:30 | 只看该作者

先预祝一个,等着看游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