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层以每年50厘米的速度消融 世间将无“赤道雪山”奇观。
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美丽而忧伤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将在3年后开始与世人永别;海水的不断上升蔓延,让古典而浪漫的威尼斯正在以每年0.5厘米的速度下沉;风沙的吹袭加上水土流失的威胁,让中国三北防护林的居民面对留守家园还是另觅新址的艰难抉择……
以上这些都不是电影里面的场景,更不是科幻小说里的虚构情节,而是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情景。让人忧虑的是,刚刚在波兰首都华沙落幕的联合国第十九次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目标仍不一致,这将意味着全球气候恶化将循环再续,我们居住的地球村或将有更多地方面临环境灾害的报复性威胁。
倡议世界环境保护,广州日报一直在行动。从2009年起,广州日报连续3年发起“寻访即将消失的海岛”、“中国环保行”、“全球环保行”等大型采访活动,派出记者实地深入南极、北极采访,并前往图瓦卢、马尔代夫等濒临灭绝的国家与地区,将当地遭遇的环境灾害和人们抗击灾害侵袭的不屈与无奈,真实详尽地向世人展示,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和热议。今年,正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华沙气候变化大会上艰难谈判时,在广汽本田的赞助下,广州日报记者兵分多路,奔赴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水城——威尼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月牙泉、南海三沙、西北防护林等多个地区,聚焦水环境、空气环境、气温以及居住环境在全球变暖大环境下的变化。
今天,我们推出首篇环保行报道——“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
当年美国文豪海明威写下《乞力马扎罗的雪》,向世人描述了这座美丽而忧伤的非洲之巅,让人无不心生向往。但也许就连海明威也没有想到,科学家会在小说问世70年后的今天对全球发出预警,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厘米的速度消融。预计最快在2023年,“白得那样难以置信”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就要成为永久的传说。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本报记者搭乘16个小时飞机,途经多哈、内罗毕,抵达乞力马扎罗山脚的莫西(Moshi)小镇,开启了对这座非洲最高峰的探寻之旅。记者360度远近观察雪峰,并且攀上雪山顶部,亲身感受到,这座世界上著名的“赤道雪峰”,正在忍受着消融带来的创伤。
雪线十年向山顶后退千米
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飞往乞力马扎罗机场,机上都有一项“特定项目”让乘客一阵兴奋——从飞机上远眺乞力马扎罗山全貌,而且可以在8000米高空与山顶雪峰美景俯视遥望。正当记者与其他乘客一样准备好相机,等待这一刻到来的时候,女机长告诉大家:“在飞机上能看到的山上的雪已经不多了,相比10年前我做实习机师时所看到的,雪山已经消融了很多、很多、很多。”女机长在说“很多”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语气,而且连续重复了三遍。
女机长的话并没有夸张。记者在到达乞力马扎罗山脚小镇莫西(Moshi),首次看到乞力马扎罗山的“真容”后,心里也为之沉重:
旷阔壮丽的山峰上本应最为抢眼的积雪已“惨不忍睹”,不要说白雪覆盖,就连最高峰处的积雪也是少得可怜,就像在土司上放上了奶油,三三两两地摊积在顶部,远看就像一个秃顶的老头,除了顶部一小撮积雪的覆盖,顶部以下山体都大面积裸露着灰色的泥石,灰色与白色之间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分隔线。
在海拔4200米时始见雪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