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1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溯溪鞋怎么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31 16:3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溯溪,有多少驴友被这项运动深深的吸引,钻入深山老林,沿峡谷清溪逆流而上,要渡深潭、攀瀑布,要用上混合攀岩技巧、还要能游泳、甚至打水仗。它的分级和国际通称至今仍定论,它的标准着装至今仍说法颇多。它是酷夏的避暑凉方,它就是溯溪,享受它带来的无限乐趣。


  溯溪环境中沙石多,要求鞋附着力强而非抓地性出色,尤其是湿润的水中。这就对鞋底防滑性有相当高的要求。由于溯溪鞋经常出入水,这就要求鞋子的排水性要很好,而且泥沙也能随水一起排出,减少对脚部的磨损。

为什么需要溯溪鞋


  你是不是已经受够了布满青苔的石面?经常从石板上滑下来?追不上那只在岩石上跳来跳去的石板蛙?够不着近在咫尺的美女?让我们来帮助你吧!要让溯溪更有乐趣,你要穿上更专业的鞋。和一般的户外凉鞋不同,溯溪鞋要求有更顽强的抓地性、良好的减震、排水和沙石过滤功能。


    溯溪鞋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优异的排水排沙和速干性


   溯溪鞋是经常出水和入水的,这就要求鞋子的排水性要好,而且泥沙也能随水一同排出,减少对脚步的磨损,现在有一些水陆两栖鞋在设计上就考虑在鞋面及帮部大面积地使用网布以达到快速排水的功能,同时一些憎水织物或速干的材料也被使用以达到快速干爽的效果。同时在鞋帮或鞋根处设计一些空隙能够将沙石排除。实际上一些户外凉鞋在设计上对以上提到的方面都有其本身的优势及考虑。但对于以下的实际情况,它们可能就不太胜任了。


  良好的防滑性


  一般来说,溯溪所要经过的多是峡谷中的水道,水道中可能会有形态各异的石头,在不同的季节中它们可能露出水面,也可能隐于水底,它们或干而稳定,或布满苔藓,湿滑难立,这就首先要求溯溪鞋要有优异的防滑性,特别是在潮湿后依然能起到良好的止滑效果。大部分Vibram底的鞋被证实是不适合用来溯溪的,因为溯溪鞋并不要求特别耐磨,相反一些较软的橡胶鞋底,比如说使用STEALTHS1AQUASTEALTH底的越野鞋,凉鞋或徒步鞋都会有出色的表现。还有如使用蜘蛛橡胶的Teva鞋都表现不错,溯溪的环境中沙石较多,因此环境要求鞋的附着力较强而非抓地性出色。对于在一些V型峡谷中溪流边裸露的岩石面上行走时,有时其坡度可能会超过四五十度,鞋底的齿型也不象一些徒步穿越 一样有较深的齿纹设计,而是要求鞋底要与岩石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摩擦力。这种摩擦力除了来自于鞋底花纹的设计,比如说吸盘式或波浪式,最主要还是要看使用橡胶的本身所能带来的性能表现。就如同大部分攀岩鞋一样并不需要鞋底有特殊的花纹设计,但溯溪的环境较复杂,除了考虑水中的情况外还要满足丛林穿越或涧行的要求,所以鞋底大部分还是设计有花纹的,用来增加应付复杂地形的抓地性能。


  不可或缺的减震性


  在溯溪时难免要在石头间蹦来跳去,或在浅水的河床中行走,鞋子的减震效果和对碎石的过滤性要强,这就要求最好有较厚的EVAPP中底,试想穿着一双高筒胶靴在满是高低不平的鹅卵石水中行走是件多么不舒服的事。


  鞋子与脚部的贴合与保护


   溯溪过程中充满乐趣与刺激的莫过于遇到一些瀑布了,超过三米落差的都可认为是瀑布,低矮的瀑布可以通过器材甚至是徒手攀登通过,这就要求溯溪鞋具有一定的攀爬特性,除了有较好的摩擦效果外,较尖的类似攀岩鞋的鞋头设计可以很好的在湿滑的岩面上找到支撑点,而较硬的鞋头对于保护脚尖也会很有帮助,


   在溯溪过程中,对于脚部可能遇到的伤害多数会来自于不明情况的水下环境,不小心的崴脚或将脚插入石缝或石头翻滚都会造成脚部的受伤,所以对于脚面及脚踝的保护也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溯溪鞋能有不同于户外凉鞋的脚面保护,同时中高帮的设计对于在较复杂的水道中溯行时对脚步的全面防护也会较好。另一个有同样要 求的环境是当我们遇到一些高而湿滑的瀑布时,无法直接翻越,必须从侧面迂回而到其上时,必须且多数情况下一定是要通过一些陡上陡下的坡,中高帮的鞋的支撑力明显要好于低帮鞋,而对脚趾的挤压也会小些。



  溯溪鞋有全包型设计和非全包型。一般来讲,全包型更能贴紧脚部和保护脚部,均匀包住脚掌。

2#
发表于 2013-12-31 19:3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