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色大苹果 于 2014-1-19 19:51 编辑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来,看见满山含苞待放金达莱花,增添了久盼的春意。顺着羊肠小路下了山,金苹果和刁跸村夫停在了无人居住的一个小屋旁,小屋附近有主人遗留下来的黑锅、碗盆等日用物品。这时队伍已经七零八落,不知道是走错地方了,还是游兴未尽,我们只有耐心等待。这时精神医生和银行科长走了下来,看见这些锅碗瓢盆顿时来了感觉,医生拿起一个破碗,拄着登山杖,蛮蛮姗姗走了过来,装作讨饭样子,口中还不断地喊道:“大爷大娘给点饭吧,几天都没有吃饭了”。可怜劲儿装的蛮像。科长拿着一个较大铁盆从屋内走了出来,装作往乞讨者碗中倒的样子,刁跸村夫抓紧抢镜头,啪啪啪来个连拍,逗得大家肠子都疼了,笑的是前仰后合。
看见人员基本聚齐,大家开始沿着小河沟向今晚的宿营地,董家口五环农家饭庄进发。
董家口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庄。一排排农家小院依山而建,一垛垛的玉米堆满了农家院落,一群群的山羊在山坡上跑。虽是初冬,却风和日丽,好一派丰收祥和的北国风光!
董家口五环农家饭庄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董家口长城脚下,淳朴的农家小院。以烤全羊为主要特色,烤全羊以当地放养山羊为原料,当天吃当天杀以新鲜为主,用炭火烤制外焦里嫩,口感细腻回味悠长。农家菜风味十足,纯绿色有机肥蔬菜烹制,用餐环境干净卫生。还可以提供住宿服务,正宗农家大火炕,舒适温馨,远离城市喧嚣,让你找到世外桃源的感觉。
调兵山的四位仍住一铺大炕,到后洗漱,烫脚、躺下休息。大炕很热乎,屋内很简陋,但墙壁很白,也很干净。炕上每人一个被、一个枕头,剩下啥都没有,更不用说看电视了,在大炕上朦朦胧胧躺了一会儿,借着大炕的热乎劲儿,解除了一天的疲劳。吃饭了,大家围坐两桌,喝着啤酒,吃着农家小菜,谈着一天的感受,真乃是乐在其中。董姓老板很热情,一直忙前忙后,吃饭也一直陪着大家,吃饭的时候有人问他:“这董家口村姓董的一定很多吧?”。他答道“连我家才两家,都是后来的。”
饭后领队姐姐,组织大家跳舞。金苹果没心情,就顺着村中的水泥路走过去,路进了一户人家院里就没了。 顺着路往回走。碰见一个老大爷,扛着几个奇型怪状树根走过来,我连忙上前搭话,原来是有人收购做根雕,30元一个。然后就谈起董家口有关系故事来。
老汉说:“这个董家口村呀,过去叫“等将村”,可能是古代时候等一个什么将军到来吧,因过去交通不发达,将军赴任就是骑着大马,从大老远的来报到估计也得几个月,历史无从考证。”
原来董家口长城耸立在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镇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上,距秦皇岛市区38公里,是明代军事名将戚继光上疏修筑的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塞之一,护卫“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关城的北翼要塞。在突兀险要的山岭上,筑有36个敌台、28个战台、16个烽火台,全长8.9公里,最高处海拔556米,还筑有3座城堡。原来除了城堡外,其余部分都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一带长城依陡峭的花岗岩山脊而建,蜿蜒曲折,气势磅礴,纵深防御军事设施完备,烽火烟墩遥相呼应,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独特风貌。
据史料记载,董家口长城是在原北齐长城的基础上重修的,修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初为二等边墙,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戚继光重修为一等边墙。董家口长城建筑形式多样,气势不凡,特别是在李家楼、陈家楼、耿家楼三座敌台入口的石券门条石上,分别雕刻有莲花如意云、双狮绣球、攀枝莲、铁花等图案,每幅图案都栩栩如生,且雕工十分纯熟细腻。
董家口长城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程度是国内其他段长城无法企及的,而且数座敌台石券门上的造型雕刻也为国内仅有,究其渊源是修筑长城的戚继光将军带来的闽南文化在中国北方的具体体现。
董家口长城要塞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主要原因是,这段长城筑成后,戚继光从浙江金华府调来3000名“火枪手”,为稳定军心,当年调来的军士都带来了家眷,在此安家守边,保护长城。董家口就是一个典型的明代守城将士后代居住的村庄,作为明代守城将士的后裔,董家口人把祖先修筑的长城一直当作“传家宝”加以爱护。现在,这些“长城后裔”尚有陈、李、耿、孙、赵、张等六姓,共计123户439人。此外,这一带山高路险,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人烟烯少,也是董家口长城保存比较完好的一个原因。
去董家口长城要塞,可乘车沿着水泥盘山道可直达长城脚下,有通向长城各关塞的山间小道,游客用一个多小时即可登上最高的敌台和烽火台,一览董家口一带的长城雄姿,以及长城内外千山万壑的壮丽风光。
给老汉照张相后,向老汉告别,老汉还千叮咛万嘱咐把照片邮来,邮到五环饭店董老板那里就行了。我答应了,转头回屋休息,10元钱一晚上的热炕头,虽简陋,但便宜,虽气温低,但炕热乎,躺下不久就进入梦乡了。四人一室,呼噜打得山响,此起彼伏,梦话说的离奇古怪,但也没影响大家做了一个好梦。
按着领队姐姐临时安排,早晨四点半准时出发,去到董家口长城去拍日出,以了去昨日下午几位摄影爱好者为拍日落,在骄阳下等候,被紫外线灼伤最终也没拍的心愿。
21日凌晨4点钟,天还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准备观日出人员早已披挂整齐,长枪短炮带了不少,还带了食品、水果和饮水。4.30分大家坐车准时出发了,店主老董开着自家面包车领路,蜗牛司机好像对路线很熟,开着中巴在水泥盘山道上左拐右转,上坡下梁,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长城脚下的一个停车场。大家下车,只见东边群山朦朦胧胧,天空已现出鱼肚白色,虽已到谷雨季节,早晨还是很冷。路旁鞋油锥子长城的石碑上不知是哪位写了一个大大的“邓”字,北面介绍的是锥子山长城的范围,也被人用红色喷漆喷了一个大大的“建”字,大概笔者叫“邓建”。
大家相互照顾着,摸着黑爬到了长城一个破损的敌楼上,找好了位置准备拍照,我找了一个最佳位置,从悬崖旁伸出了一枝长满蓓蕾的山桃花,衬着东边的朝霞和层次分明的山峰及峰顶上的烽火台,慢慢等待,东边明长城上的日出。
黎明日出前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几位还穿着薄衣服的队员,冷的都打哆嗦了,靠着来回走动暖身,耐心等待日出。10多分钟后,就看见东部山脊的长城上,发出红红的光亮。大家高兴地,异口同声喊出:“太阳就要出来了!”队员们个个手舞足蹈跳了起来,啪啪照个不停,还不停地换着拍摄角度,曙光衬着身影,身影融在深山,景色非常壮观并在东方曙光照耀下合影留念。
天渐渐的亮了起来,远处长城清晰可见,蜿蜒在高高山头,虽此段长城相对来说比较完整,但破损的敌楼,断壁的城墙、落地的碎砖乱石,依稀可见。都说到,万里长城永不倒,但千百年来,天灾人祸,给长城造成极大的破坏,战乱、地震、洪水、暴雨及人为的破坏,本来就摇摇欲坠的边墙,损坏越来越严重。昨天向导就指给大家看一座破损烽火台,是去年的一场大暴雨,墙体承重抵抗不了连阴的雨水,轰然一面倒塌,剩下断壁残垣,新鲜的城墙砖和勾缝的白灰非常醒目。也给人留下深深的不安。
董家口长城,蜿蜒曲折,宛如苍龙,宏伟壮观,是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塞之一,护卫“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关城的北翼要塞。尽管有的城堡已经残破,但整体却保存相当完好,纵深防御军事设施完备,烽火烟墩遥相呼应。
我们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攀登。高高耸立的烽火台越来越近,而脚下的小道越来越窄,最终小道消失在荆棘丛林中,我们不得不“披荆斩棘”,徒手拨开横在我们面前的干枝枯藤,并牢牢抓住这些枝藤一步一步艰难向前挪动。驴友们抱定一个信念“不到长城非好汉”,大家相互帮扶,互相鼓励,奋勇向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当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踏在脚下时,我们怎能不欢欣鼓舞;当长城内外的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我们怎能不激情澎湃!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中华儿女怎能不为之自豪!登高远眺,俯瞰莽莽群山,感慨万千。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外族的侵犯。从秦始皇开始,数千年来,各朝各代不断修筑或加固长城,它延绵万里,贯穿中国北部。巍峨的长城,饱含着中华儿女多少悲壮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多少历史沧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登上雄伟的长城,唤起了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也激起了我们的历史使命感。
今天,我们脚下踏的不仅仅是一块块千古城砖,更融化了古代无数将士悲壮的血汗和无数像孟姜女一样望眼欲穿的哭诉;我们身处的不仅仅是一段段的千古城墙,更凝聚着中华民族一段段悲怆沉重的历史。虽然,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了军事价值,但是,长城是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长城,是中华文化的脉,这“脊”里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这“脉”里融化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