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家口在秦皇岛市区北49公里处。周边山峦叠嶂,草木茏葱。附近长城沿线筑有36个敌台,28个墙台,16个烽火台,3座城堡,全长8.9公里,最高处海拨556米。除城堡外,其余部分至今保存完好。
3座城堡即是明代3座关城,分别是董家口堡、大毛山堡、城子峪堡,是明代长城驻屯之所,后来逐渐发展成村落。董家口村东1公里是大毛山村,董家口村西2公里是城子峪村。已开发的一段长城在大毛山村北,有6座敌台。其看点有如下4处:
箭楼,建在一座百米高的山峰之巅,可了望四周敌情。除门、窗外,四墙还有射孔24个。
“双狮绣球”楼,东侧第1台,门券石上雕“双狮绣球”图案,造型古拙,从中可以体味明朝石刻的特色。
障墙,西侧第2台(孙家楼)到山根城墙上建有障墙。
铺房石础,孙家楼顶上有4个石础,形似鼓的一端,是建造房屋的木柱基础,可知楼顶铺房为砖木结构。
其余地段原汁原味的长城,也有4个看点:
“忠义报国”楼,董家口西侧第3台,门券石两端分别镌刻“忠义”、“报国”。敌台通道结构为回廊式,房顶为藻井式,即向上逐渐收缩呈小平顶状。
外墙券门,董家口西侧第5台往上的城墙,外侧开一券门。其它各处都是内侧开门,便于将士上下城墙。此处向外开,遇敌侵犯时可出城墙迎击来犯之敌。
扁楼,董家口西侧第6台,楼体扁长,南北向二券,北墙5个箭窗,南墙6个箭窗,俗称六眼楼,比较少见。其北不远的山尖上有架觇标,标有海拔高度为461.2米。
库楼,在城子峪北河床上,当地称为库楼,在楼内外发现过大量武器,如箭镞、石礌、火药、铁炮,最有价值的是3支母铳和24支子铳,为铜质,均铸造于明嘉靖年间,隆庆年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运来,是我国古代兵器史上火器由前装式向后装式过渡的实物例证。现部分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其余由抚宁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周边地区还有一处可看景点,距董家口3公里的邹刘贺村有一关帝庙,规模不大,但壁画和楹联品位较高,如壁画“关公辞曹”、“刀劈齐秦”,楹联“秉烛非避嫌千里归心思有汉,华容岂报德一时侠气目无曹”、“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
驻操营镇,位于抚宁县城东北40多公里。一说是东汉末年曹操在此扎营而得名,另一说是明初守边将士在此扎营操练而得名。无论哪一种说法,此地都与军事战争有着不解之缘。 长城内外是故乡 ,长城之于驻操营镇,如同血液之于人一样。
长城是这个古镇最为明显、最为独特的标志。古镇与长城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古镇离抚宁县城很远,当地人说,这是距县城最远的镇了。路也不好走,翻山越岭,坑坑洼洼的,那里有震惊中外的长城砖窑,还有那个媳妇楼的传说。
媳妇楼就在驻操营镇董家口村北面突兀险要的山岭上,属于明代军事名将戚继光上疏修筑的蓟镇长城。这一带长城依陡峭的花岗岩山脊而建,蜿蜒曲折,气势磅礴。据说,这段长城筑成后,戚继光从浙江金华府调来3000名“火枪手”,为稳定军心,当年调来的军士都带来了家眷,在此安家守边。各个楼台便分给各家各户守卫,敌楼也都有自己的名字,像“王家楼”、“耿家楼”等等。董家口就是一个典型的明代守城将士后代居住的村庄。
而媳妇楼的命名却不同于此。这个温暖的名字后面是一个惨烈而悲壮的故事。据说,明朝万历年间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敌人偷袭董家口。在一座敌楼上担任守卫任务的吴三虎发现敌情后,立即举火报警,但被敌人乱箭射死。他的妻子王月英见丈夫牺牲,强忍悲痛,把衣服被褥点燃。守关的将士看到敌楼上的火光后,迅速集结,把入侵敌军杀退。蓟镇总兵戚继光下令奖赏王月英白银1000两。谁知王月英不要奖赏,而向将军提出一个请求:允许她参军,为夫报仇,为国戍边。她还决定改名王学兰,意思是要学习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见她下定了决心,戚继光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并派人招来一些女兵,让她们和王月英一起守卫吴三虎牺牲的那座敌楼。戚继光还挥毫写下“忠义报国” 四个大字送给王月英。后来,王月英叫人将这四个字镌刻在敌楼的石门上,以此鞭策、激励自己。从那时起,这座敌楼就被人们称作媳妇楼。
听过这个故事,让我激情澎湃。这一座与众不同的敌楼,处处留有女兵居住过的痕迹。前、后门上镌刻着的“忠义”、“报国”四字依然十分清晰。
离媳妇楼所在的董家口村不远,就是板厂峪村。震惊中外的长城砖窑就是在这里发现的。村子四面环山,青山碧水,古塔以及天然形成的神秘石洞让人恍若进了世外桃源。此时的夕阳给蜿蜒的长城抹上了一层金色。
几百年来,长城如一位坚强的父亲,默默无语地守护着这一方青山碧水,然而,没有人知道长城脚下埋藏的秘密。
很久以来村中流传着一种说法:板厂峪村有许多古时的砖窑,村民犁地时也经常发现碎砖头。这个故事深深吸引着考古专家。他们不止一次来此地寻找。2002年12月1日,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村,几个神情疲惫的村民扛着铁锹来到村内的一片坡地上,开始了新的寻找。一锹下去,发现了硬硬的码得整整齐齐的砖。考古专家激动不已。
一座,两座,三座……,一连挖出了80多座窑。这一下震惊了世界。
经专家推测,板厂峪应该是当时修建长城的制造重镇。板厂峪有着丰富的林木、煤炭和铁矿资源,当时的水源充足,当地的黄土也符合烧砖的要求,而且板厂峪内部宽阔出口狭窄,隐藏性极强。当时一个窑至少应有20多个工匠,峪内80多座窑,加上搬运人员,峪内该有两三千人在忙碌。但是,为什么砖窑内封存着满窑烧制好的长城砖,是因为发生突发事件,还是作为军事储备,这成了一个待解的谜。
如今,砖窑上面已经修建成一座博物馆,供人参观旅游。
金戈铁马、鼓角争鸣已经慢慢远去。浸润着血和泪的长城吸引着长城内外的游人们逐渐走近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