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狮临天下 于 2014-1-26 11:01 编辑
桥――遗落凡间的精灵
当漓江与桃花江合流从象鼻山并入桂林城时,那些个性迥异的桥就把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龙湖联系起来,把个桂林塑造成一座激情与温婉交织的水城。爬上船头迎风而立,沐着斜风细雨,两岸的云杉已有些发红发黄,这是一种落叶杉,便是冬天却也有着北国秋的颜色。水色浅绿带黄并不能见底,两岸的山在阴郁的天空下像是被泼了墨似的黝黑。沙洲的芦苇随风招摇也零乱了游人的思绪,丛杉后面掩着的建筑影影绰绰还来不及看清,不期然出现的一座桥迅速拽回你的视线,西清桥鲜红的钢铁身姿宛若打开老电影的胶片横过河面。船,在水声飒飒里像剪开丝缎似地向前一挺钻过桥下,随桥而远的江面也渐次开阔起来。 沿江缓行但见水草漂浮在岸边随波晃动,好象随时会被吹飞的绿色假发,伏波山、叠彩山、尧山、宝积山就像散落在江中的孤峰,山体岩溶特征明显只在山顶长些茂密的树。而河岸上却是另一番景象,随桥依水布景,银杏树下铜马奔腾,棕榈树下天鹅欢歌,左岸几柱华表擎天而立,右岸千年古榕盘根水底,靠山有古老水车舀水轮转,傍桥有长亭数里游人如织。船,放慢速度在靠近汉白玉的榕桥时,能从桥孔里直观不远横出的溪桥,可谓构思巧妙含蓄之极。蓦然间掩映在榕树下的古榕双桥像典雅的少女缓缓靠近,两桥并列双行,桥上的人在隔桥相望里致意而过。船,不慌不忙地拐进芦笛岩水域,迎面的丽泽桥用鲜红的悬索稳固地架在青山绿水间;迎宾桥大理石门拱上雕刻着桂林城徽,拙重古朴里透着浓郁的欧洲古典风格;横跨榕杉两湖的阳桥端庄大方,南北两个桥孔里雕琢有历史人物浮雕组图。如果说桂林城是天上掉下的一块玉,那么这些桥便起到了金镶玉的作用,让这座城分外清丽雅静。 傍晚时分,将桂林城围住的是一件用绵密的灰云做成的大斗篷,有风逗弄着岩峰,有风弄皱江面,而江边的榕树和杉树的树干也感染了风的狂燥,左右摇摆着,叶子沙沙翻滚着,忽绿忽银,像在私语着桂林城的陈年旧事。从靖江王府后花园登上了独秀峰,从仿古亭俯瞰桂林城完全浸在江水里,微澜四起里河岸恐是最迷人的地方了,二十八桥就缀在湖心岛和孤峰之间,在波光里结成一个绮丽的水网。华灯初上金银双塔倒影在江面上随波发颤,凌水而立的玻璃桥在蓝紫光色变幻里晶莹剔透。知音台上可以双手托塔闻听古乐,湖边玉玦可以顽皮穿越。夜色阑干,桂林的山和水在霓灯下流光溢彩,凉丝如绸的空气却又让人神定气闲。 人在桂林仿佛置身山水画卷,然而,桥――犹如精灵般守护着这美丽。 2014年元月25日写于游斋 后记:2012年12月很仓促地与朋友去了桂林,脑海里只有儿时明信片里地下溶洞的五彩灯光和象山的印象,当飞机开始下降看到蓄水的稻田像一块块玻璃叠在丘陵上。天气不好,风还是很阴冷的,但是那迎风而过的清新空气,以及随处可见的高大榕树、杉树、木兰树很让人振奋。乘船行走在桂林水城一下子就惊呆了,那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根本记不过来,那桥不仅连贯了水城,更在建造上融合古典与现代桥梁的精华,每座桥都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美。这篇游记只记录了印象最深刻的桥,另外还有一组少数民族古寨的桥和桥上人家准备另发一组照片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