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丽江是下着小雨的。雨中的丽江古城在丝丝的闪亮中,映衬出她独有的风韵和陈旧的孤寂。
我信步走在由石头砌成的弯弯曲曲的小巷里,两旁是古老而朴实却有韵味十足的老房子。一些纳西,摩梭,彝族以及形形色色的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服饰及艺术品就这样令郎满目,却又安静美丽地散落在这些老房子里,在细雨的朦胧中,更加显得鲜艳和神秘。
那是我到丽江的第二天。就这么信步走在这小巷中,思想是自由,也是纯白的。你不需要去计算时间,也不需要用高跟鞋去踩踏忙碌的节奏。当然,你更不需要担心车水马龙的城市,会淹没你藏在内心最深处对自然和平静的向往和对灵魂自由的渴望。
你所需要的仅仅是用你蓝白相间的布底凉鞋踏踏实实地踩在一块块平展而班驳的石头上,用脚心去感受那畅快的清凉和平静的真实。用眼睛去捕捉跳到你视线里令人惊艳的鲜艳和藏在角落里粗犷大胆却又无拘无束,且只有存在于梦境中的真实的美丽。
就在我感叹不已,漂移在现实和梦境之间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家非常特别的小木雕店。
它就坐落在街角一个高高的,却又不起眼的角落里。店铺很小也很简陋。零零散散地挂着几盏红黄相间,印着象形古东巴文字的灯笼和小壁画。那些孤单而摇晃的灯笼在他小而简陋的店铺里显得格外寂寞和苍白。我看到一个青年,正在仔仔细细,专神灌注地雕刻着一个木雕画。他的背后挂着几副雕好的木雕画。已经上好了颜色。是那种抽象而圆润的画面。每个画面似乎都是在诠释那瞬间及逝的美丽和对短暂所造就的永恒的向往……
我愣在那里,刹那间感觉到了一种来自原始和自然的召唤。穿越在自然和现实之间的我有些迷失了……
而他却依然忘我的雕着他的画,竟然没有发现我的存在。
望着他投入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打断他的创作。
大约几分钟后,我忍不住轻轻地问了句:老板,这副画怎么卖?
他没有听到。
我又问:老板,请问这副画卖吗?
他症了一下,回过了神,象是一个正陶醉在梦里的人被摇醒了之后回到了现实。
我不禁懊恼起来,甚至后悔不应该打断他。
他抬起头用他黑亮的眼睛看了看我。
天哪,这是怎样的一双眼睛?!
那眼神温婉而闪亮,象一汪清潭,深深的,却又看不到边缘……
这是怎样的一张脸?!
棱角分明的轮廓,就象是用他手中雕刻的笔雕出来的一样,那笔挺的鼻子,配上一张薄而有型的嘴唇。整张脸透着一股青春的性感和快乐的忧郁。
他的皮肤是棕色的,头发黑而长,卷而亮。从他裸露的肩膀和手臂,可以感觉到他肌肉线条的优美和瘦削的健硕。
看着他无邪而纯真的眼睛,我就象是在欣赏一个完美的雕刻,一件来自上帝之手的艺术品。
他和他的画一样的不可思议。我不禁感叹起来。
“哦,抱歉,我刚才没听到”他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说。
他的声音低低的,厚厚的。
“请问,您是哪个民族的?”因为他实在是太帅了,我禁不住想知道他到底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不是汉族的。
“彝族”他微笑着。
“喔,你不是纳西族的吗?”因为在我看来丽江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是纳西族的。所以我想第一个碰到的应该是纳西族的。却没想到碰到了彝族的小伙子。
“呵呵,我不是纳西族的”他爽朗的笑了起来,笑得好灿烂,好阳光……
我们就这样开始聊了起来。
谈话间我了解到他的名字叫小马哥。他从十二岁离开家乡闯世界,做过餐厅服务员,调酒师,他做出来的卡布戚诺,搅拌棒可以立在中央不偏不倒。连老外都惊叹。他后来还上了电视,电视台专门做了他的专访。两年前他迷上了木雕画,就舍弃了一切开始和他的师傅学习木雕。直到现在还有好多人到他工作过的餐吧里问:哪个会唱歌的小马哥还在吗?
他在和我谈起这些的时候,淡淡的样子,就象在讲别人发生的故事一样。和他丝毫没有联系。他说他下半辈子就一直要做木雕画了,因为他发现这个才是他的最爱。看着他刚才专心致志忘我工作的样子,他不用说我都知道木雕肯定是他的最爱。否则他不会那么痴迷。
这时候我看到他对面的墙壁上贴了好多照片。一些是他自己的,另一些是穿了少数民族服装的人们。看到我看那些照片,他又开心的笑起来,然后指着照片一一解释起来。原来,他的家乡在美丽的泸沽湖,照片里的人们都是他的亲人。那个穿着彝族服装的大妈是他的母亲,年轻漂亮的那个是他的妹妹。站在门前笑得特开心的那个是他的父亲,还有那只大公鸡,今年50岁了,和他的父亲一样大。
“天哪?!不会吧,这只公鸡竟然有五十岁,还不成鸡精了?!”我惊叹道,实在是难以置信。“真的假的啊?”
看着我惊讶的样子,他又爽朗的笑了起来……
那天下午,就这么愉快的度过了。
他给了我一张名片,上面有他的照片,是他微笑着工作的样子,旁边还写着一排字“随意雕梦”。这几个字写得不错,他不就是在雕刻自己的梦想吗?用心而快乐地雕刻着,那么的执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雨停了,古城里的灯笼一盏盏地亮了起来。远远地听到酒吧街上开始人声鼎沸。漂亮的藏族姑娘们和游客对起了山歌。歌声源源传来,使小马哥的小店显得越发寂寞。小马哥又开始了工作了,我耽误了他太多的时间。只是这次,他的头顶亮起了一盏红色的灯笼。那柔柔的灯光从他的店里幽幽地洒落在小巷的石路上。斑斑驳驳的,寂寞而温暖……
蔷薇于2006.7.26.凌晨0:45分初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