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70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徒步药王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3 16:14: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徒步药王庙
               松 针
  时间:2014年02月17日,星期一。法库县,-15℃~-4℃,晴,东北风3~4。
  地点:药王庙。
  线路:时间地点(从家出发距离)
  8:30家(0米)→8:55调兵山客运新站(1670米)→11:15泉眼沟村(吃午饭)(10845米)→12:00富拉堡村(12612米)→12:44务名屯村(15611米)→14:02工夫屯村(20653米)→14:31药王庙(21694米)→15:40工夫屯村(25152米)→16:51务名屯村北大桥处(28802米)→17;10乘车到家(28914米)。
  1﹑出发
  老伴儿时从历史课本中了解一些有关药王孙思邈的故事,我提出要去药王庙,她欣然同意,对我一个人出行有些牵挂,决定陪我一起去拜访药王庙。2014年02月17日早晨起来,看窗外天气不错,阳光灿烂,微风,早春季节中难得好天气。吃完早饭后,背起行囊,8:30我们走出家门,开始向药王庙出发。
  一路上我们目光搜寻着远处的山,看田野里准备春播的农民,边走边交谈着。经过6个小时的徒步,我们于14:31终于到达了药王庙,到山顶就看见一个药王孙思邈的雕塑,一个不大的青砖结构的庙宇,门的额匾上写着药王庙,院子里一个大的香炉上面还残留着没有燃尽的香火。此时没有其他游人,只有药王庙的李居士和张居士二人,她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张居士为我们做了导游,游览完药王庙后又带领我们游览了700米远的胡仙堂。
  2﹑孙思邈
  扶兴山上有孙思邈的站立塑像,在塑像背面刻有文字: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朝杰出医学家﹑药物学家。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他总结前人的医学研究成果,吸收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写成《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两部杰出的医学著作,一共记载药方六千五百多个,得到广泛流传。孙思邈关心群众疾苦,有高尚的医疗道德,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后世尊称他为药王。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药王,是一个活到天年的奇人,他活过了百岁,这的确是对人类自然寿命极限的一个挑战,所以人们又称呼他为活神仙。据考察,当时唐朝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当今我国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5岁,现在生活水平如此之高,活到他这个岁数的人,也是一个奇迹。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
  早在1300百多年前,我国大医学家孙思邈从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家塬村云游到扶兴山。据史料记载:孙思邈从小就喜欢读书,过目成诵,才华出众,聪颖过人,但体弱多病,面黄肌瘦。父母为他许愿终生行医,孙思邈也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决心做一个民间好医生,救治贫病交加的黎明百姓。
孙思邈为了收集民间的单方,验方,潜心深造疑难杂症的治疗技术,采制实验各地的中草药材。唐朝元年(公元617年),他在38岁时,告别家乡亲人外出当云游郎中,行无方向,居无定所。一日途中疲乏歇息,恍惚之间一位鹤发童颜道者站立近前说:“思藐啊,你以许愿终生为民行医,切不可为名利所感而动摇志向,你继续往东北去,看见牛上房、车上树的地方,就是你落脚定居的风水宝地。”说完就转身而去。孙思邈从梦中惊醒,虽不见老道踪影,但感悟是仙人指点。他一边往东北方向走,一边行医。第二年农历四月二十八那天,他走到扶兴山西麓,正值晌午,见一农夫下地回来,松开耕牛上山坡吃草,牛吃草的地方正是农夫居住的窑洞的房顶,此时,农夫的媳妇在山坡树荫下纺线,见丈夫回来准备吃饭,顺手把纺车挂到树杈上,以防牛拌坏了。孙思邈看了此情景,突想起了老道的托梦,这不就是牛上房,车上树的地方吗?从此,就在扶兴山定居下来。每天早出晚归,不辞辛劳,采制中草药,配以山泉水,为四方百姓治病疗伤。
  3﹑扶兴山
  扶兴山位于法库县冯贝堡镇工夫屯村东部,也叫药王庙山,是长白山余脉的一座小山。方圆20多平方公里。1300多年前,我国十大杰出名医之一的孙思邈曾在此山居住,并仙逝于此,此山因此得名药王山。
  药王山为喇嘛山山系台山段。最高峰为南端的台山,海拔170.2米,此山与工夫屯高程相比,相对高差100米,药王山面积不大,山势范围4平方公里。
  扶兴山景区占地356公顷。满山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很多野生动物经常出没在沟旁林间。山中有名贵中草药材过百种,四周山麓有果园多处。扶兴山的药王庙蕴藏着绮丽多彩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世世代代在民间流传,这些劳动人民的结晶,放射出绚烂的光彩,更给扶兴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药王山虽山势不高,面积不大,但却颇具仙风和灵秀,可谓风水之地。
  此山森林面积较大,覆盖率较高,山体部分森林覆盖高达70%以上。此山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历来有盛产百药之誉。山里百年枣林和山楂林仍根深茂密,实为罕见,可想此地风水之盛。
  药王山脚下乃医圣孙思邈的故地,但医圣的茅舍究竟建于何处,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可解之迷,从而也更增加了人们神秘的暇想。
  扶兴山主要景点有:扶兴山路碑、胡仙堂内堂、药王像、远眺药王山、正殿前香炉阶梯、园中苍松、药王殿门口大鼓、胡仙堂曲径幽兰、护院石狮、鸣钟、药王凉亭、药王殿、药王孙思邈纪念馆、药王殿内雕像群。
  4﹑药王庙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期著名医学家,被人们誉为药王真人;其崇高之医德令万代敬仰;工夫屯村的药王庙山,是药王爷曾经采药行医之所,千百年来,孙思邈一直受到历代人民的尊敬和颂扬。人们尊崇他为:“医圣”、“药王”。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扶兴山上修建了药王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人们垂青药王山,敬仰孙思邈,很早就在山上建有药王庙,并将扶兴山称作药王山,企盼药王神灵再现,治百病、除疾患。
  药王庙始建于清朝皇太极年间,百姓为纪念药王爷,而建庙祀之,后于文革期间被毁,即便是这样,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庙会,人们依然从四面八方涌来许愿还愿。时至1998年,一位沈阳的张先生,为生病的儿子许愿灵验后,于1998年为药王爷重修了庙宇,重塑了真身。
  5﹑圣水泉
  扶兴山东坡和尚沟下有一泉眼叫圣水泉,冬夏喷涌泉水,久旱不断,泉水清冽甘甜,可治病疗伤,被人称为神水。当年药王孙思邈就用此泉水洗药熬药。现在经常有人到此取水,用以治病强身。圣水泉乃辽北一名泉,此泉泉水清澈,甘凉可口,终年不减,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健身祛病之功效,长期以来被人们称之为圣水,故乃得名圣水泉。
  6﹑返程
  游览完胡仙堂后,于15:20开始回返,此时走了6个小时零50分钟,从家出发距离24095米。当走到工夫屯村北时,老伴感觉腰有点疼,走路有些乏力,她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她一个月走路总和也没有这么远。这时女儿来电话询问情况后,由女儿的朋友开车把我们接回了家。上车时我们已经走到了务名屯村北大桥处,时间是16:51,走了28802米。如果继续走回家,预计到家的时间为20:30。我们于17;10乘车到家,今天的活动用时8个小时零40分,走了28914米。  
过去,人们只知道医圣孙思邈游医于中原,与东北无关,很多人并不知他竟远离乡土并仙逝于法库县冯贝堡镇工夫屯村,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给我以颇大的惊奇。
            写于2014年02月21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6:2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