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到这里,我本人是一名老年志愿者.我今年22岁,可能会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我要做这样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种情感上的需要与缺失,情感上的需要,譬如爱\安全\尊重\自我价值等等,都会伴随我们一生.情感的缺失亦复如是.
我是奶奶一手养大的,而当我还没来得及回报给她什么的时候,她就去世了。我奶奶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教给了我许多东西.如今陪伴在我身边的,已经不可能是她,然而她留给我的东西足够我受用终生.身边也有朋友对我说,他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因为他们去世都太早.而我知道,他在说这些的时候,内心深处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遗憾.而不会是无尽的思念与忧愁.原因在于他没有得到这样的爱,也就不会失去.没有失去,何来痛苦?一个人被爱的时候,他是幸福的,这样的爱一旦失去,就比那些不被爱的人更不堪承受打击.因为爱,是我们生命的所归!
我失去了爱吗?准确地说,绝对不是!我痛苦吗?的确,痛苦过很长时间.但当有一天,我冒着很大的雨在车站等车,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为我拦住公共汽车,目送我远去时,我猛然间觉得我的奶奶又回来了.其实,不管是爱与被爱,只要心中存在这样的宝贵情感,就永远不会消失.
现在全天下的老人家都是我的爷爷奶奶,我又何尝失去过?
当我深入了解到目前我们国家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情况后,我更加觉得,老年人需要的其实不多,而却是我们很少给予的。那就是关爱与陪伴.
老年人看似已经退出了社会这个大舞台。但事实上,他们身上拥有着无穷的能量。不管是从前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处于何种社会地位。老年人都不甘愿被看做是无用的、落伍的。老年人也期望着在有生之年为这个社会做出他们的贡献。并且之前他们一直在这么做着。一个人生命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不断积累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老年人的人生阅历与感受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多得多,我们若能读懂他们看世界的眼睛,对于自身的成长也是一种帮助。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以及老人的子女们,对于身边的老年人采取的大都是淡漠的态度。子女们忙自己的工作,给予老人的就是物质上的满足,基本上还是没有太多时间去与老人沟通交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
许多老年人因为子女远在他乡或者老伴先逝而成为了“空巢老人”。还有些老人尽管子女在身边,但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时常看望他们,而倍感孤独。此外,心灵的空寂也是孤独的内在体现。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老人很少与外界接触,找不到可以谈天做伴的人,由此加重了心灵上的孤独感。
我们所做的,就是真实地存在于老人身边,倾听他们的言语、你的一个认同的眼神,一个平实而温暖的拥抱,都会让老年人得到无比的愉悦与宽慰。
我们渴望给予老人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一种心与心的相互触摸。使他们的心不在孤单。也让我们的心有了一份温暖的牵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