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68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A活动] 林州天平山景点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6 11: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入桃源村,古三仙圣女庙雄峙路南,下有石券,为古潞安通彰德要道,券顶西边长一株数百年的古柏,由于在券门正顶,所以叫奇门柏。庙碑云:“西见峭壁入云见,南山北山一券连,武陵渔人不识路,骑门柏内是桃源”。

      将军山     春秋时期,齐侯伐赵,被赵国打败。赵国丞相赵胜率东阳之师追赶,曾在此驻扎。将军山好像一个将军身披甲胄,执长矛,昂立于此,是人们对抗击侵略者勇士的赞颂。





雹珠关

这雹珠关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想吞并潞洲节度使薛嵩,薛嵩有个叫红线的丫环从天平雹珠路一夜之间往返于山西的长治与河北的大名之间,从田承嗣的床头将其珍藏的金盒盗走,令田承嗣对薛嵩不敢妄动,当时此地守军于夜间见一黑点如一条线穿过,后来田承嗣就修了这一雹珠关。为什么叫雹珠呢?古人说原来天平山与山西无路可通,后来是鲁班的神力修通了这条路,使彰德府与潞安府呈直线距离,物资周转比别处快,能抢个好价钱,从这条路走赚钱(珠宝)如天上掉冰雹一样容易,所将这条路起名叫雹珠路。

倚空石  从皂角树处向西南走百余米,在石头河床南岸有两块两丈见方的巨石,这两块石头上原来放着一块同样两丈长的巨石。巨石上宽一丈五六,下面仅七八尺。在下面两块巨石上安放,显得非常稳当,绝无倾敧。康熙二十五年,林县知县徐岱写有“倚空石”诗:

“怪石岿然亘古存,欲寻太始问元真。

  一丝不挂云常满,四大无依体独尊。

  飞鸟啁啾鸣绝顶,怒涛澎湃漱孤根。

  平生颇抱元章癖,袍笏宁辞礼数颖。”

明万历年间,人们就发现了这块奇怪的石头。这石头上所刻“倚空石”三个大字和“安阳李云峰题”以及“万历已”的字样,现在,上面的倚空石没有了,只剩下面两块基石和题字。

断金残桥   这是宋时的断金桥,柳开、张商英走过的大路。桥上四围青山凝翠,桥下流水潺潺,碧池钓台,当时走在悬空而设的石桥上,给人一种神秘、怡情的感觉。所以宋时张商英、钱景允在这里大做文章,作为天平山的陪衬。

孔雀峰   断金残桥南一峰翠绿园润,好象孔雀开屏,峰东有石,恰像孔雀伸头向东眺望,惟妙惟肖,人们叫它孔雀峰。

避水珠   断金桥两谷交汇处有一丈余方园的园石,上大下小,挺立河床之中,传说这是吕洞宾制服为害人间的老鳖精遗下的。这块石头经过五百余年仍昂立河中,任是洪水巨浪也冲不走它。

老鳖石   在断金桥下东头,老鳖精为害行旅,吕洞宾决心除害,用避水珠将水制住,老鳖精原形毕露,化作一块巨石,上面修了断金桥,使老鳖永远不能再逃,只能是使人观赏的一块惟妙惟肖的鳖形巨石。

吴定碑    吴定,明嘉靖时安阳人,又号鸟如子。曾官御史,云南巡抚,是一个博学卓识的文人学者,为宋王应麟校点出版“通鉴地理通释”。他在林虑山多处游玩,题诗刻石留念,这块垂留千年的石碑是吴定自吟自书的。碑文是:

“武陵曾到神仙宅,又过桃源处士家。

天路有人皆种树,春山无处不开花。

六峰连袂开屏障,二水双翻灿锦霞。

空谷跫音通上界,乘风特见五云车。”

乌如子书法及诗文均有造诣,所以人们就着意保存了这块石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元台  谷中回首北望,那高出于群峰的四面绝壁,顶部平坦的巨峰,叫朝元台。说是登上此峰,可以朝拜玄天上帝。据说魏文帝曹丕登此山祭天,故叫朝元台,写下了著名的“游仙诗”。在南北朝前,天平山是道者修炼之所。

层云壁  明朝右副都御史马卿常来桃源谷游玩,写有“游桃源”诗:“翠壁丹霭相徘徊”是说天平山的绝崖石理有层次地呈丹红、翠绿好似霞云般,人们就把这刚进山口的地方叫“层云壁”。

步虚坛  谷中向南看,山势呈三级踏步状登山顶,当然一般人谁也登不上如此高的踏步,只有神仙才能凌空步虚。传说吕洞宾在修练真仙时,经常在这里做凌空步虚的功夫,所以叫步虚坛。

将军山  史载春秋时,齐侯伐赵,被赵国打败。晋国东阳守将赵胜率东阳之师追赶,曾在此驻扎。后来在安阳一带追上齐兵,大败之。这山好象一个将军身披甲胄,执戈予,昂立于此,是人们对抗击侵略者勇士的赞颂。

照碧池    步入桃花溪,看到如兽怪石,听到哗哗流响,越过百米险滩,有潭迎目而来,潭长40米,宽15米。潭西有巨石拦挡西来激流,中间伸出水面两米高的鳄鱼尖石,使水流减缓。水积成潭,深处可两米余,浅处约半米。水清见底,卵石可数。青山映碧,艳阳闪粼,树木葱郁,极为幽静,是人们夏季游泳的好去处。山崖上有巨字“拔禊”,原刻于宋元丰年间,是说每年三月初三日,(上巳日)人们来这里洗澡,除宿垢,浴后宴饮,十分惬意。

塔洼    照碧池东北上一百余米山洼中,有废寺遗址及圮倒后浮屠舍利塔,传说金兵占据天平寺后,少数和尚即在此建寺念佛。

玄都观(遗址)   照碧池西五十米北崖下,有一平地,上有古建筑遗迹。传说天平山有三移玄都观的故事。这里为第二处遗址,第一处在天平山上,第三处在桃园村。(现在人称观音堂,成了佛教建筑。)至于为什么三移,尚须考证。但这里四周重峦迭嶂,林木葱郁,绿水碧潭,风水极佳,可能是修建玄都观的重要原因。

桃源谷    传有隋卢太翼隐居处,历代史书皆有记述,盖因这里山崖陡峭,飞瀑流泉,树木清翠,峡谷幽邃,实世外桃源仙境。元、明、清时人们将谷口作桃源村,写了许多咏桃源的诗文,和这里关系甚深。这里的潭、泉、石崖均有其独特风貌。

石板流泉    过照碧池一百五十余米,有百余米石板流泉,全石为底,水流石上。两旁悬崖对出,树木苍郁,太阳从树荫间照射石上,水波粼粼,闪光耀彩,在这里人们可坐、可卧、可吟、可觞,大有王摩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盗宝石    巨石直径达十米,原为天平山三大避水珠之一,传说被外国传教士破石盗走宝珠,你看石头被截去了四分之一角。上面石寨眼,可二尺,中间的宝珠有被取走的痕迹。

三峡阙     两巨石高耸二十余米,塞住了峡谷。水从巨石两旁及中间流出,如三条银练,喷珠溅玉,人称三峡阙。

仙女浴潭     登上三峡阙,不远处悬崖北边有碧潭清彻,可十余米方圆,深三至四米。潭底卵石毕见,水色呈幽黑、深绿、浅绿三种颜色,恰如绿色绒缎,使人心中十分喜爱,忍不住想去洗浴,但又怕弄脏这如绿面美人似的幽境。潭旁有天然石阶,恰似巧匠神工凿成。潭南有巨石平坦,人称仙人晒衣台。潭西有石条支于崖边,人称仙女洗衣处,故此潭称作仙女浴潭。

卢太翼隐居处(遗址)    仙女浴潭西行不远,一阵香气馥郁,扑鼻而来,是山茱萸的浓郁香味,隋时卢太翼博学多才,名闻宇内,隋文帝多次赐官不赴,藏身隐居于此。他擅长诗文、星相、地理、卜筮等术。不久人闻其名,求者如市。卢太翼不堪喧嚣,就又逃入五台山去了。这是卢翼住过的石岩,茱萸年年有,人去岩亦空。

五连瀑     过卢太翼遗址前行百五十米,有千丈悬崖,迎面矗立,水从西南峡谷中流出,形成五级连环瀑布。宽可两米,高有两米、四米、五米、十米、二十米五条瀑布。有潭清碧照人,如同连翩飞舞的少女,姿态轻盈、明媚可爱、响声甜润、令人留连。

水梯(又台珠帘瀑)     这儿是个余米的石梯状绝壁,攀登困难,特别是沾上水渍,会产生滑跌下去的危险。溪水至此,顺着数米宽的石梯一层一层流下,如同珠帘,层次井然,十分好看(现在旁边修有攀缘缘绳索,可供上下)。传说此处为古人桃花谷寻仙舍舟步行处,可见寻仙需付出艰苦。

天平飞瀑      攀上水梯,沿谷前行五十余米,身旁清翠欲滴,药材可百数。忽闻有声如雷,响彻谷中。仰面有瀑布从天而降,可十余米方圆。如白龙翻滚,如雪絮飘飞,如银汉倒泻,如长虹飞天。其声、其势,初令人心胆俱惊,足以使人瞠目结舌,再令人惊羡天工造物,更使人欢呼舞蹈。瀑布高百余丈,翻转滚旋,落地距崖根三十余米,可称奇水伟观。水瀑下有潭,数千年受水的冲击深不可测。传说绝壁有洞,是以前赴桃花源的渔者进入仙境之道,后来被仙人关闭了,人们只好从这里向南绕山,从桃园谷上山。



聚仙阁    在猴梯下部北边七十米处,有一沿崖内凹的岩槽,东西最深处宽十八米,南北长近七十米,北边有玉虹水瀑长流不断,故亦名玉虹岩。后来人们在这里中部塑造了福禄寿三星的塑像,在其南塑有文昌帝君,在其北部雕塑了送子娘娘塑像。所以人们把这里又叫聚仙阁了。

猴梯栈道

云中长廊

支离叟岩

九曲滩     白龙潭东,天工造化,两岸峭壁,中有二百余没米石底河滩,光滑可爱,碧水呜咽,坐石弄泉,喜而忘返。此处是河滩,随山势弯曲美观,人称九曲滩。

白龙潭     在二龙戏珠石下约50米断崖下有水潭深不可测,即所谓白龙潭。旧传在此潭曾看见有白龙出现,每年天旱至此祈雨必定应验,宋神宗元佑年间曾有游客乘着醉酒从岩上投石块于潭中,忽然见雷电风雹,一时忽起,远近都惊惧非常,从此以后再没人敢向潭中投石块了。

慧泉古驿道    此古登山道也,春秋齐侯伐晋,赵胜率东阳之师从此追齐军于安阳,三国曹操伐高干、李典乐进从此出厅兵围壶关,北宋太祖伐北汉,明时闯王从晋攻豫均走此路,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晋省大批粮食物资,从此源源不绝供应线战场。公元1999年以来,城郊乡政府投资修成5000米四级砼盘山公路,弯曲旋绕,山重峦复,汽车可直达停车场,为天平山景区开发打开了方便之门,沿途景色有:

    慧泉    也叫甘露泉,古籍上记载说饮之甘洌。泉当道左,行人方登数百级石磴,喘渴流汗,得之如饮甘露。当代红学家张之以七十五岁高龄来此寻胜,饮此泉水道:“泉水清洌,掬水饮之,果然如饮甘露”。这水甘甜如蜜,清凉洁净,掺酒酒不变味,旱不涸,涝不溢,人多多有,人少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称“河朔第一泉”。传说用这水做豆腐,可多出豆腐,用来做酒,酒味香洌。这里所标为海拔一千米的标志线,你现在所处已在一千米以上了。



天平山牌坊   从环翠山庄沿石磴登上山顶,可见天平山牌坊,上有红色醒目的“上平于天”四字,从牌坊处向西是天平景区绝险处“小西天”。

烟雨亭   是从环翠亭登小西天的第一个亭子,这里四处环望,林木苍翠,烟岚蒸腾。特别在下雨时,整个山区葱郁朦胧,烟云缭绕,混沌迷茫,处身亭中,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晋豫雄关    北宋初年,为保证对北汉政权征伐的顺利进行,北宋王朝把对大军粮草的保护放到了首要地位。就在此筑关守卫。由于是从豫攻晋,又地处晋豫交界,所以起关名为晋豫雄关。

草场缠    传说北宋时,赵匡胤兵下河东,曾在此处积有粮草,派兵守护,作为前线的后勤保障,所以叫草场缠。

木公亭   这里松林茂密,山风起处,松涛如山呼海啸,万马奔腾。松字古称十八公,又可拆成木公二字,所以人们叫它木公亭。

小西天   顾名思义,这里为极危奇险之处,元人言:“太行之雹珠路,乃天下危险之极处,虽蜀道之难莫之若也。”在上有峭壁,下有悬崖的洞窟中,传说是僧稠禅师静修处。

天女散花峰    从古驿道上行,罗汉峰东有峰名天女散花峰,传说天女奉上帝命散花至此,留恋民世,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此峰从不同的角度可有许多不同的意象,如背包(袱)赶郎、抱子拉女等。

双仙拜寿峰    从小西天路上行,南边有峰叫“又仙拜寿”,山峰中间突出部位有一仙人作俯身拜楫状,山顶有石如坐佛,所以人们称它为“双仙拜寿峰”。

撞天枪峰     小西天正南,有峰浑园高耸,好象戮天巨枪,是由宋时宰相张商英“游天平山”诗:“巅峰浑似撞天枪”得名。

罗汉石    从小西天上行接近山顶,有巨石酷似罗汉,面向东北方向,传说北朝时,南朝道士陆修静来天平山与稠禅师斗法:比赛坐禅,僧稠因修天平寺,就用石头变作自己从坐禅,日久天长这石头僧稠象就成了罗汉罗汉石。

断金桥    草场缠绝险处,上边是千仞悬崖,下面是万丈深谷。此处山路不足二尺,上用木板架一桥叫断金桥,俗称断梁桥,亦叫铁裹门。历来是兵家必守之地。明朝兵科给事中张应登写《险要图志》称这是:“险峻一桥,可渡一人,倘一夫而挡关,真万夫之莫敌”。明宝丰进士王知思有诗云:

“两山忽断处,一石凌空架。

奚谷谷深无底,烟云时补罅。

白马崭    西部悬崖绝壁上,有石脉象一匹马奔驰,形象逼真,名叫白马崭。传说是唐僧取经时在此同妖魔恶斗,坐骑白马留形于此。

鲁班庙    朝阳峰上有鲁班庙,鲁班是华夏工匠之祖。传说此小西天古驿道久修不成,是鲁班老爷显圣才得成功,故修鲁班庙纪念祖师爷。

扑猪岭     这里高昂绝险,眺望西侧是层峦叠障的危崖深渊,极目东眺是山峦起伏的苍茫群峰。宋时张商英有“游天平山扑猪岭”诗:

“玉皇不禁上天梯,半筑临崖与斗齐。

昨日我因寻药到,几乎惊起日中鸡。”

石窟     小西天有石窟五处,是北魏时雕刻精品,传说东魏名僧僧稠所建。明朝时朱元璋九世孙月岩子在此隐居,将石窟改为道场,塑像均换成了道教人物,有明嘉靖间石碑记事,但洞窟处尚保存和尚骨塔,传为僧稠别院。



观景台    进入牌坊向北有观景台,这里原是宋环翠亭遗址,金元时著名学者杜瑛有环翠亭宴饮诗:

“坐客终朝望眼西,好山高与暮云齐,

鹤鸣鸟哺天风急,鰲背仙宫海浪底。

千古地形雄妹土,一川烟景胜耶溪。

歌声唤起凌波梦,莲叶香深恐路迷。”

这里是观天平山六峰的极佳去处。突兀六峰耸翠如画,迎目而来,更令人称奇叫绝。从东北向西南之高峰依次为:

倚屏峰    在东北方向,俗称二龙洞嵋,犹如一座石雕的画屏。倚山就势,挺拔直立,丛草凝碧,翠绿朝阳。倚屏峰前有四小峰,峰顶如道人帽翠柏倒挂壁紫,传有仙人在此隐居。峰半腰有苍龙洞,传为东汉末年肖綦修仙练道处。再西为倚云峰,与仙居峰很相似,故也叫西道人帽。再西叫屏墙峰,状如迎壁墙,居倚屏和碧霄峰之间,宛如一扇丹石屏风。屏风上部有象眼镜的旧云洞,下部叫仙人岩,有石脉如人状,正北一峰为:

碧霄峰     峰色如深绿碧翠,直冲云端,是天平寺主峰。其前一峰,直立如柱,叫做天柱峰,是天平山最高处。次北为:

烟霞峰     俗名碾框嵋,在太阳照射下,烟雾燎绕,霞光万道,斑烂夺目。从此峰本部可辗转上山到四方垴,烟霞峰东侧半山腰有黄龙洞,壁立陡峭,游人难攀。

连云峰      俗称寺西上嵋,清奇秀丽,山顶常被去雾淹没,显得幽深莫测,邃远奇特,是人们探幽寻胜的好去处,有捷径可达四方垴高峰。正西为:

朝阳峰    太阳初升,照射峰壁,红光灿烂,绿茵相护,十分壮观,朝阳峰顶象一巨兽立卧,人称猛虎顶,传说是东魏僧稠禅师降伏猛虎,让它镇守山顶。下部偏南绝壁上有柳开和崔铣所述的居士壁,即与释迦牟尼同时的在家佛维摩诘象,这象在天平寺看是最佳角度。正南为:

罗汉峰    顶部高峰圆润,东部伸出两小山峰,形似手臂状如一罗汉面向朝阳。安祥屹立,形神兼备,趣味盎然。罗汉峰下有一峰名玉柱峰,它与朝阳峰(绝壁)形成一门,绝壁峭立,山谷深遂。当云雾密布时,门顶被遮盖,显出完整的门洞,分外美观幽玄。在环翠亭欣赏了天平山大自然的真面目,就极想对其藏珍隐胜的绝佳风光领略一翻,去探讨这六朵莲峰内珍藏的丽景秀色,从这里西下绕二里多沿山路径就到天平禅寺。

天平寺   天平禅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即公元540年),创寺祖师为僧稠禅师,至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僧稠禅师俗家姓孙,河北巨鹿人,通经史,曾做过太常博士的官,后弃官出家。先从道房禅师学止观,从道明禅师的学六分。成年被佛陀禅师托道房度化,教其武功禅学,与慧光同为佛陀两大弟子,后来到嵩山少林寺谒跋陀禅师学艺。跋陀说:“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为少林二祖。魏明帝三次诏征俱不接受,遂到天平山修寺,动辄数千人。北齐文宣帝高洋发兵剿除,被稠禅师施法吓退。公元553年,文宣帝请其至邺都为云门寺住持兼安阳石窟寺住持,号大禅师。朝野视之如圣,徒众常达千余,使禅法大兴于北地。乾明无年(公元560年)四月无疾坐化于安阳龙山去门寺,寿八十一风。僧稠武学是少林、天平武学之源。天平山武僧至北宋末年时,因抗金被金兵残杀,天平寺亦被毁于一旦,从此一蹶不振了。

过去这里古建筑很多,现有环翠亭遗址,窦公庵遗址等数十处,有的已在恢复。此外尚有:

秀士壁    下午站在天平寺向碧霄峰仔细望去,可见石壁上的石脉呈现一巨型人像,好似一个潇洒翩翩的秀才,有百余丈高,这就是宋时柳开极力称奇的景点。

天心洞     从凹凸阉遗址向南坡上行150余米石缝中有冰冰洞。洞口新松苍翠欲滴,洞穴向北,口径约一米多,俗称天心洞。酷暑季节泉水结冰,方圆40多平米冷气扑人,三九隆冬泉水热气腾腾,周围花草如茵,景色如春。

天门     这里看罗汉峰下的玉柱峰和天门就更清楚了,如果是雾天真会吸引人误向天门走去,尝一尝进入天阙琼宫的味道呢!

居士壁     在寺中向西南望去,朝阳峰石壁上维摩诘石脉坐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传说是神佛显灵,历来是天平寺一大景观。

凹凸庵(遗址)   在天平寺东南岸上凸出处,北对观音岩,有僧问从漪如何是天平山,从漪回答:“八凹九凸”这是用《庄子齐物论》物极必反的观点,解释事物,很具哲理意味,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例子。从漪是五代时名僧,由于他的开创,天平山在北宋时十分兴旺,景观达百余处,名振全国。

羽衣轩(遗址)   在白龙堂西昆阆溪与石逗泉交汇后北岸上,原是天平上最美的景点,与凹凸庵南北相对,西南望群峰,下观昆阆溪东平川,风景这边独好。张商英将游天平时,曾梦见有羽衣客与其相会,就命人修建此轩,后来僧人用竹引水,使轩四周均有水顺檐溜滴,十分好看,是来游者改观景点之一。

柳公溪(遗址)   羽衣轩上原有小溪,松竹荫茂,上有玩珠帘旁有观珠亭,北宋文学家柳开在此徘徊观览,久久不愿回去,僧人因其喜欢,就把这小溪叫做柳公溪。

苍龙洞     俗称“二龙洞”,又称“二龙佛光洞”。洞深230m处(前有石头垒墙)前曾有人冒险前行,一去不回,故山僧在溪流横洞处垒墙禁行。230m山洞分九厅,每厅连接处有洞门,亭的顶部有钟乳石形成千奇百怪的彩图,灯光照耀十分好看。特别是第一厅,上顶形成佛幢,缨络状钟乳,给人一种肃穆庄严之感。每夏、秋天气发生变化时,洞口即喷出白气化作云雾,如巨龙缠绕峰间,布满天空,遂有雨水降落。有诗云:

“翠霭碧峰深洞迷,吐云似有老龙栖。

佛光照处钟乳怪,流水响声觅暗溪。

古有御封灵泽庙,今见圣迹玉虹霓。

烧香亭下思奇幻,回念洞中将有蹊。”

在苍龙洞正南下有烧香亭遗址,是人们在灵泽侯庙祈祷后又对着苍龙洞烧香。宋时,太守李琮因天旱,来这里祈雨灵验,就上奏朝廷,御封苍龙为灵泽侯,并修建灵泽侯庙。由于过去人们迷信龙能降雨,所以历来香火十分兴旺。



菩萨岩    从天平寺往东五里路有菩萨岩村,村南绝壁悬崖十分险要。这里原先有石钟乳观音菩萨像,是“林州八景”之第一景。隆庆时,进士安文奎有菩萨岩诗:

“桃源沙栈道,苍翠霭崆峒。

石乳附天巧,葡巅飞雪空。

拨云欹径斜,引水凿岩通。

我欲逃名世,攀罗驾海虹。”

这里是一处秀丽又极险的地方,1927年,林州发生天门会农民起义,在同国发党四十军庞炳勋部作战的时候退到了菩萨岩。

天门会总坛    菩萨岩后有一小村,二三十户人家,周围绝壁环抱,山青水秀,地势险要,原为菩萨岩村,1927年冬,四十军围攻天门会起义军,义军退守这里抵抗,在此设大本营(总坛),起义军首领韩欲民就住在这里,附近是议事大厅和卫队营,这里又是典型的山区石房民居。

天门会石城墙    一九二八年,天门会起义军在这里修筑成这条古石城墙,呈梯级状横亘于山岭上,长80余米,顶宽0.6—0.8米,底宽1—2米,最高处达3.5米,全为石砌结构,城墙上留有间距不等的射击孔,南段通道处,有石砌拱卷门,门洞宽3.7米。洞壁眉上原刻有“岩阐”大字匾额。以防止敌军从西面袭击。

双峰阙    这里两峰耸起象门阙一样,中有石梁,上通菩萨洞,天门会起义军在此设卡,易守难攻。国发党四十军攻不上去,只好采取围困的办法,达数月之久。

公鸡石    过去天门会石城墙,东岭上有一鸡头形巨石,达八米多高。你看它昂首挺胸,鸡脖弯曲,极其形象,传说是吕洞宾为天平寺老和尚留下的打鸣鸡所变。

菩萨洞    这里原是“林虑八景”第一景的“天平菩萨”。一九二七年冬,天门会起义军为抵抗军阀庞炳勋的进攻,将这里改为监狱。下面是百余米绝壁,上面是突出的悬崖,人们又极难攀登,囚禁俘虏十分保险。

造炮岩    在监狱的下侧,从南部到东崖只有一条小径,叫扒柏梯,极其险峻。上面还有炮台遗址。天门会义军曾在这里凭险固守数月。



七里胡同   从天平山通往四方垴的又一通道,又是崑阆溪的发源地,北宋时文学家柳开在《游天平山记》中对此描绘十分精彩,这里山峰险峻,山谷深邃,山路狭险,草木茂盛,但比较起来这里又是通四方垴诸路中较易走的一处,这里的景观有:

清凉岩     在连云峰和烟霞峰中间有一深谷,崑阆溪水从谷中流出,烟霞峰西的樵径上到半山有岩,泉水顺山崖飞泻而下,高达数十米如丝如银,微风吹拂水珠四散,形成水帘。清王乡诗:“瀑布天上来,阴崖飞石雨”这里是比阆溪的水源。

珍珠泉     水帘旁有山泉,地下数十米处水向上冒,如珍珠奔突,怒起如花,气泡耀眼,名叫珍珠泉。

舞兽石    清凉岩下西有二大石,跨小径,状若兽舞。

长老岩   烟霞峰崖上有石窟,为宋元佑四年张商英主持修缮的,“长老岩”也叫长老洞,传说是园寂禅师隐修之地。

黄龙洞   从这里顺崖东行过山坡可达黄龙洞,洞深五十八米,内部钟乳石纵横交错,琳琅满目,恰如一座豪华的佛光大厅。传说黄龙作恶,欺压百姓,被吕洞宾持雌雄二剑上山除妖,把剑插到洞口旁,从此留下了传颂万古的宝剑石。游人到此,都要用力拨动,摇摇欲坠,但终拔不出来。从这里往上可达四方垴后山。

四方垴    是林虑山最高峰,海拔1665米,上面是开阔的夷平面,空气清爽,气候宜人,是建立避暑山庄的好去处,又是观日出和云海的极佳选地,这里有高齐时遗留的多处胜迹。

朝王殿    在主峰南一百米的清翠山谷中,林荫茂密,有古建筑遗址,砖头瓦砾,其源甚古,传说为高欢作冀州刺史时所建。

铸钱炉    高欢为纂夺东魏政权,曾在此铸钱炉,开炉铸钱。

跑马岭    这块场地长可五里,宽约二里的山顶草甸,传说是高欢训练骑兵之处,古称跑马岭。



天平山自古为国内闻名遐迩的最佳风景区之一,其自然景观多,人文景点更是星罗棋布,引人入胜,故柳开在此作五日游而不厌。现除开发自然景点外,更有恢复人文景观之势,天平山将以其崭新面貌,呈送给游览者一份极新颖美观而又古色古香的彩图画卷。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1:0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3-6 22:27:34 | 只看该作者
知道的真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3-7 15:4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