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哈密出发时,太阳还没有升起。空气中弥漫着少有的清凉。绿洲边缘的戈壁滩上,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形土丘,像月球上的环形山从天山脚下一直通往绿洲,这就是有“地下运河”之称的坎儿井。由于前往五堡途中的戈壁滩是从天山脚下倾斜着铺展下来的,所以这一带的坎儿井特别集中,井线清晰,蔚为壮观。
最后一眼人类痕迹。
从五堡乡再南行26公里,绿洲戛然而止,似乎这里已是大地的尽头。面前向远方地平线延展过去是无遮无拦的戈壁,遍布的砾石让太阳晒得黑黝黝的。一条为了旅游开发修建的简易公路在戈壁中显得异常醒目。这便是哈密魔鬼城的入口。
位于哈密五堡乡西南3公里处的戈壁滩上,雅丹群有平地而起之势。经过长年风雨的洗礼,地面呈现出层层黑油般的沙浪。当太阳接近地面时,低色温的阳光照在有棱有角的雅丹群上,犹如黑色海洋中的神秘之城
浩瀚沙海,一望无际。在魔鬼城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兽形态各异的景观、令人眼花缭乱的陡壁悬崖、以及混迹岩砾中五光十色的玛瑙、随处可见的硅化木、枝叶清新的植物化石,偶尔可获得象恐龙蛋化石的小圆石头、鸟类化石。
堆放了阿拉伯石堆,采用的是古代阿拉伯人在沙漠中行走时,用石头堆作路标的方法,以便让游客进入到魔鬼城的纵深时而不致迷路。一堆石堆表示探险的路线,两堆石堆表示探险路线的前方有岔路,两堆石堆周围摆放着一圈小石头表示探险路线的前方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据说这个看一次少一次了,被风化的很严重了。
景象慢慢神异起来。雅丹群像是从青黑色的戈壁滩上平地而起。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古城池”,巍峨高耸,拔地而起,用黄土筑成,呈富丽庄严的金色。其上有垛口、射孔、城楼和站立的武士等一切辉煌的城堡所应有的东西。走近去看到不过是巨大的怪石一块。经历了沧海桑田,沉积于海底的泥沙凝结,隆起为山丘。那些泥砂岩山丘又至少经历了一百万年的风吹、日晒、霜打、雨淋,特别是那强劲的沙漠狂风的打磨雕琢后形成眼前浑然雄浑的绝响。
远远的望去
古堡前是一片环行的沙丘,跨过沙丘和城堡间的一道沟壑,就进入了城堡的范围之中。城堡下瓮城周围,留有不少人类活动的遗迹,地上散落着许多紫红色陶片和锈迹斑斑的箭镞;刨开地表下的沙土,还能看到草木灰层和人畜粪便;最高的一间残存的房间有4平方米,里面还残存着不知哪个年代铺的草席。
传说中的胡杨,任凭风驰日晒,依然屹立。方圆百里就这一根~~
这座名为艾斯克霞尔(维语“破旧的古城”之意)的城堡坐北朝南,位于一处高24.5米的陡峭崖壁上,由远处看与雅丹完全融为一体,居高临下,雄奇险要,极为隐蔽。它依托的山体基座高约7米,现存城墙长约50米,宽约4米,分上下两层,尚有较完整的房屋3间。整个城堡用土坯建筑而成的,所用的土坯比现在人们建筑所用的土坯要大很多。
几乎每一个夜晚,大自然都在以风力继续着对这片3600平方公里地貌的雕饰。犀利的大风已将城墙削得格外陡峭,有些地方的城墙已经悬空,有些土坯被风化得异常狰狞。在城墙上,还可看到狼和鹰的利爪留在土坯上的痕迹,令人顿生不寒而栗之感。
在狰狞奇幻的魔鬼城,我们见到了3000年前的人类遗迹。
距城堡约一公里处一个南高北低的沙梁上,还有古代墓葬遗址,它环绕在雅丹地貌之间,共有30多座,面积约1400平方米。虽然已遭盗掘,但在附近还可看到散落的人骨、毛发、毡片等物品。
大海道长500多公里,是已知的14条“丝绸之路”中最不为人熟悉、也是最危险的一条故道。这条从汉代就开始通行从吐鲁番直达敦煌的古通道,也称五船道,沿途缺水少粮,行旅罕见。公元4世纪后,古楼兰废弃,为避开险恶的白龙堆,大海道才重新受到时人的重视。5世纪高昌王国的骑兵常由此出发巡守罗布泊,唐宋以后亦通行不废。
噶顺戈壁,人类的痕迹越来越少,我们好象是行走在月球上。这是一个有着低矮小山的准平原,地貌呈风蚀剥蚀形态,遍布砾石、碎石和流沙,是我国石质戈壁(石漠)分布最广的区域。这里降水量极少,地表水和地下水非常缺乏,且含盐量高,气候极为干旱,到处呈现极度荒漠化的景象,是世界上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夜晚降临,造物主以飓风作刀开始自己百万年前的未竞雕刻。如迷宫一般的魔鬼城被把玩在天神之手中,置身其中的我们只感觉犹如亿万鬼魅闯入了人间。
艾斯克霞尔古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