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朋友自驾车去玩,正好播放的是《山丘》:“也许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快要老了/尽管心里活着的还是那个年轻人”,还是李宗盛熟悉的声音,与其说是唱,不如说是念,几乎接近独白,最老套的唱法,也最打动人心。 前几年大学同学毕业20年聚会,真正感觉了岁月这把杀猪刀,想想来大河报都19年了。小时候觉得香港回归是多么遥远的事情,现在北京奥运会都成功举办好多年了,有的管这感觉叫成熟,有的管这叫麻木。 20岁的时候,觉得30岁就老了,等到了30岁的时候,觉得还很年轻;30岁的时候,觉得40岁很老。40岁的时候,觉得自己还不算老。有时候在饭局上大家总是互猜年龄,当看到有人是80后、90后的时候,忍不住总是感慨唏嘘半天。 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想想还有很多疑惑,回想自己而立之年还没有而立。自己时常约三五老男人好友小聚,感觉圈子越来越小,在歌厅里这些老男人唱的最多的就是《朋友》,有人研究过,人一生一共可以结交大概1800个朋友,同时维持关系的有300个左右,人一生每七年要换个圈子。 著名的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脑假说”。假说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灵长类似乎选择了一条特立独行的演化策略: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种群中彼此协助。人类的种群大小则是多少呢?邓巴估算的结果是148。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村平均人数——约150。108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统计出的英格兰村落平均居民数——约150。研究认为,这一规模的人类群体能够保持较高凝聚力,应对环境或经济压力。 研究显示,人的大脑新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 社交网站眼下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常用工具,打破面对面交流的各种障碍。不过,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决定一个人只能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因此,人们无法通过社交网站扩大实际社交范围。 美国Facebook内部社会学家卡梅伦马龙通过统计研究发现,Face-book社区用户的平均好友人数是130人。 研究表明,人们可能拥有1500名社交网站“好友”,但只能在现实生活中维持约150人的“内部圈子”。在个人好友名单中,人们经常联系的好友却非常少而且相对稳定。好友之间联系得越活跃、越亲密,这个群体的人数越少、越稳定。 当我们在街边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想起这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一边感慨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一边营造自己的圈子。 中国人离不开圈子的原因是因为圈子给人带来的归属感。同时是对某件事物的认同感,大家都觉得好玩,虽然圈子所带来的归属感以及生活品味的彼此认同比商业价值更具诱惑力,但圈子交际中并不排斥商业利益,所以针对圈子,地产界流行“圈层营销”概念,好多高端项目的营销中“圈层营销”已经发挥了不少作用。地产行业的“圈层营销”操作也变得很简单,基本的原则就是“高端化、小众化”,很多人的理解“圈层营销”就是找到最有钱的那群人,结合项目推广举办个酒会或者时尚PARTY。 微信等社交媒体让这种流动更快捷,把一生各圈子重串在一起:你终于可以和前男友、前女友在朋友圈随时互动了;你可以给严肃的领导点“赞”了;你不经意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幼儿园同桌;你还惊奇地发现同事的另一面…… 同时,我们会发现无论你结交了多少朋友,你青葱时代结交的好友是最牢固、最珍惜的,但是那个阶段已经结束了。我们对朋友的要求越来越挑剔,因为利益的交往越来越多。当然更多新面孔通过会议、聚会甚至家长会进入到你的生活,虽然是点头之交,可是我们核心的圈子还是那么多。 科技是双刃剑,移动互联时代,温情是如此久违和不可超越。我们的传统和温情还保留了多少呢?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安静读一本书了?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专心地与朋友交谈了?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离开键盘用钢笔手书一封长信了? 《山丘》其实暗喻人生中接连不断的波折,而经历了时光的打磨,很多事、有些人,成功、失败,被堆积在心里不愿提起,可李宗盛用几句哼唱:“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直戳你的内心,不由得嘘唏不已。 但愿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挫败,翻越过人生历程的无数山丘,您还能记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在什么时候。耳边再次响起了《山丘》: 尽管心里活着的还是那个年轻人 因为不安而频频回首 无知地索求羞耻于求救 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 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丢 越过山丘才 发现无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唤不回温柔 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 在什么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