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6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豫地密码之鹿邑:县名兴废更替 皆为纪念老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0 14:4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首席记者 孙斌 文图

  引子 鹿邑县的命名与由来,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隋代将武平县改为“鹿邑县”,这就是该县命名建县的由来。说它复杂,鹿邑县名有N种“说法”,而这些大多是因为这里的名人李耳。

  相传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十五,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道家鼻祖老子诞生在楚国苦赖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因老子生时难产,其母吃了不少苦,后人以“苦”记之。春秋时期,陈国在现太清宫镇置“苦(hù)”,一度名“相”和“鸣鹿”(今辛集镇)。公元前222年,秦在现鹿邑县置苦县。

  王莽篡汉后,改苦县为赖陵县。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恢复苦县,其西部置武平县。公元337年,晋改苦县为父阳和武平。隋代因境内有春秋陈国的鸣鹿邑,更武平县名为“鹿邑县”。自此,鹿邑县亮相。

  历史上,曾有三位皇帝钦改鹿邑县名:唐高宗下诏改鹿邑县为真源县;武则天下诏改真源县为仙源县,公元705年,又将仙源县复名为真源县;宋真宗下诏改真源县为卫真县和鹿邑县。

  元朝将上述两县合并,取单名“鹿邑”,此县名“板上钉钉”,至今没变。

  县名虽固定了,但其隶属关系却不断变换。仅从新中国成立开始,鹿邑县或隶属淮阳,或从属于商丘,或被开封所治,或归周口管辖。

  今年1月,鹿邑县成为省直管县。鹿邑县借省直管县的东风,进一步将“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的金字招牌擦亮,力争在各方面取得“老子天下第一”。

  苦县来历有痛苦

  几千年来,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块地,而苦县、真源、仙源、卫真、鹿邑……一连串县名的兴废更替,无不与历史上的大名人老子相关。这既是历朝各代尊奉老子的明证,也是中国道教、老庄哲学发展史的缩影。

  《康熙鹿邑县志》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因老子母亲李氏怀老子时间长,最后只得剖腹产才把老子生下,李氏在痛苦中死去。为纪念老子的母亲,时人将县名改为苦县。苦县之名始于春秋末年,即老子晚年或刚去世不久,可见当时人们就对老子非常敬仰了。

  在老子出生地鹿邑县太清宫(古曲仁里),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向记者述说关于老子和县名的传说。

  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十五那天,村子被团团紫气笼罩着。临产的李氏被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接生婆确认是少有的难产,见案板上有把菜刀,想用它剖腹取胎,就在接生婆迟疑不决之际,李氏说快把自己的肚子割开。接生婆仍犹豫不决,没想到李氏以惊人的力量从接生婆手中夺过菜刀,照着自己的肚子拉开了一条口子。最终李氏活活疼死,她的儿子活了下来。由于李氏怀胎时间长,生老子时吃苦太多,后人将县名改为“苦县”。在这里,苦不读kǔ而读hù,用其字而不读其音,既纪念了李母,又好听。

  老子出生时体弱头大,头发是白的。因其双耳长大,人们依其相貌就给他起名叫“聃”(dān)。字典里“聃”的解释是“耳垂长”、“耳朵长而大”,后引申为“老貌”。又因为李聃出生那年是虎年,当地人把虎称“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李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于是,他有了李耳、李聃、老聃、老子几个称呼,一代代沿袭下来。

  鹿邑是个吉祥县

  在鹿邑下高速沿至西迎宾大道的环岛,矗立着铜铸的“三鹿雕塑”,取名“鹿鸣声声”。三鹿雕塑象征吉祥如意,寓意鸣鹿、鹿邑,蕴含着以“三”为大的道教思想。

  有关鹿邑的来历,当地有一段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老子于“老君台”得道成仙,骑青牛飞升天宫后,一日,他找太白金星下棋,两人杀得难分难解。孙悟空想戏弄太上老君,故意偷解缰绳,青牛思乡心切,直奔故乡而去。太上老君在鹿群当中看有一似鹿非鹿之物,疑是青牛所变,他用食指围绕鹿群一划,筑起一围城墙,又点城墙,有了个仅容一鹿进入的豁口。太上老君严守豁口,由天兵把鹿群赶出豁口,青牛无奈现出了原形,太上老君骑上青牛与天兵驾祥云而去,留下一座空城。

  因为百姓居住的是老子围鹿的城,因此人们把此城取名为鹿城,因嫌“城”字太土,便改称鹿城为鹿邑。“邑”古代也是城的意思。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远古时期,鹿邑这片低洼的平原上,麋鹿成群。《诗经》“鹿鸣”一诗,就是对中原一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和“林有朴懒,野有死鹿”的记载。据《光绪鹿邑县志》记载,每年老子诞生日,地方官及百姓在太清宫祭祀老子时,上的供物中就有鹿。只是到了近代,人口大量增加,大片树林被砍伐,鹿才在鹿邑一带慢慢绝迹,“中原逐鹿”成了历史。

  鹿同福禄寿喜中的“禄”音同。禄的意思是福气、福运,所以人们认为“鹿”是个很吉祥的文字,鹿也是吉祥动物。所以说,鹿邑不只反映古代这个地方地质地貌史,也是一个很吉祥的县名。

  皇帝屡改县名表尊崇

  不但老百姓尊崇老子,历朝皇帝们也都非常尊崇老子,直接钦命鹿邑县新的名字,以示老子的崇高地位。鹿邑县老子出生处大清宫的每个建筑、古碑的文字介绍,清清楚楚地诠释着县名更替的来历。

  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公元627年,太宗李世民敕修太上老君庙。公元666年,高宗李治偕武则天皇后及文武官员朝谒老子,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尊号。高宗认为,太清宫是先祖老子的诞生地,是真理(道家、道教、道德)的发源地,故改谷阳县(原苦县)为真源县。

  “仙源县名是武则天改的。”太清宫解说员介绍说,《旧唐书》记载:公元684年,武则天追封老子母亲为“先天太后”,公元689年改真源县为仙源县。武则天认为,老子是仙人,而李母是生育了仙人的人,是仙之源,所以就改县名为仙源县,后又将仙源县复名为真源县。

  卫真县名,是宋真宗赵恒于公元1014年来鹿邑朝拜老子之后下诏改的。改“真源”为“卫真”,以表明他比其他人更加维护与捍卫老子和道教。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鹿邑”二字就已经出现。其中“鹿”字作形,象形字。在从殷商到周秦时期整个古文字阶段的演变过程中,尽管该字字形偶有省减,但是其象形意味一直较浓。汉代以来,隶楷阶段的“鹿”字字形变化较大,尤其是鹿足部分,已经变成了“比”形,且与鹿身部分分离,这就使得整个“鹿”字象形意味大减,今天人们从现在的字形上已经很难看出活灵活现鹿的形象了。“鹿”字本义就是指鹿,一种哺乳动物。“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野鹿呦呦地叫着,吃着野外的艾蒿)《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这句话用的正是其本义。同时,由于“鹿”“禄”二字同音,所以古书中也常常借用“鹿”表示爵位或有爵位的人,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据裴骃集解所引张晏的观点,这里的“鹿”即指帝位。

  “邑”字作,从囗(音wei)从跪坐着的人,会意字,其中“囗”像围起来的一块地方,代表城邑,整个字形表示有城有人,此即为“邑”。在汉字演变过程中,邑字上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其实也已经由“囗”变为“口”了。下部自小篆时或讹变作“巴”,已经看不出其原本表示跪坐的人。邑字本义是指城邑及居民。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14:4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4-20 15:34:09 | 只看该作者
先顶后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