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观上院始建于明代,当时的主建筑为玉皇阁,有殿宇三楹,为硬山式小木架结构,内供玉皇大帝,可惜毁于文革时期。现在的三清观上院,由闾山森林公园在原遗址的基础上恢复重建。其建筑风格、样式基本保持了原貌,并把保存下来的石柱重新树立在殿前,石柱上的对联清晰可见,气势宏大、对仗工整,是我国道观中少见的奇联佳句。
三清观中院始建于明代,文革时被毁,于98年重修。这里群山环抱、林海苍茫,由三清殿、斗姆殿、与福寿堂、护法殿等建筑共同构成三清观中院。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个中院北侧依山,南临深渊,堪称三清尊神的福地洞天。大红色的两扇对开山门之上描绘着道教的标志——黑白阴阳鱼。
三清观下院位于大朝阳沟口,坐西北,面向东南,北靠群山,占地450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24年),建有两层殿,前殿为灵官殿,也叫出门殿或护法殿。相当于佛教的天王殿,前殿为三间硬山式建筑,殿内供奉王灵官,左侧有青龙,右侧为白虎,此三位尊神均为道教的护法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