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声99 于 2014-5-1 14:12 编辑
题记:2014年4月26日,星期六。半夜细雨,洗去雾霾,空气清新。早晨放晴,天空蔚蓝,阳光灿烂。当天上午,喜爱考古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9时多到明十三陵之首的长陵,参观保存完好的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同时,一群爱好自然山水的驴子绕过十三陵到北面的水泉沟,穿越峡谷溪流小桥深潭长城密林体验驴行健康快乐。 那山那水那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呀,青山总不见老,人却已到夕阳。孔子曰“仁者爱山”。走进大山,满目青翠,细雨过后,空气清爽,奇峰怪石,直挺蓝天,壮观秀美。 “阳光树间照,清泉石上流”。昨夜一场小雨,峡谷随处可见一洼洼水,清澈见底。轻踩块块石头迈过,快乐无比;有的索性趟水而过,浪漫无比;溪水从光滑石头上流过,清泉飞瀑,水花四溅,清脆悦耳之声音传来,悦耳无比。 “小桥斜跨碧潭,驴子买路通行”。深山峡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山民聪明绝顶,在一池池挡住去路的潭水之上,一块块挡住去路的巨石缝隙之处,用一块块木板,一根根木棍,搭起一座座或长或短的小桥栈桥。山民桥头拦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有花钱买路通过。静心一想,既然修大路大桥收费,修小桥小路也可收费,合情也合理。假如此处变成景区,门票最少百八十元。相比还是山民更淳朴,每头驴子只需花2元买路,便宜方便实惠。 那城那树那村 “此处长城残,荒墙野树生”。城墙蜿蜒盘旋大山之中,或上山顶,或沉水底,跌宕起伏,风景如画。迈过块块青砖,登上座座敌楼,满目残垣断壁,荒墙树木丛生。但有一段保存完好,沿城墙下行时很陡,举步维艰,过敌楼再下行时前面一段城墙早已塌陷,如临悬崖峭壁,路已不通。 “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从水泉沟到大云峡谷,山陡沟深林密,阳光从缝隙照过来,人影再映在水中,色彩斑斓,妙趣横生。长城上下,城灰山青树绿,果树遍野,微风袭来,叶随风舞,哗哗作响,美妙乐章。更有那一颗颗青色淡红色的山杏已如蚕豆般大小,眼看心动,随时摘一颗入口,酸涩略苦,生津止渴,缓解疲惫。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路走来,水泉沟、香屯、东三岔,绿树青山环绕,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小路起伏曲折,古树、古井、辘轳、石碾、石磨,和谐自然,质朴宁静,清雅恬淡,流连忘返。 驴子 “驴入青山不思归”。从水泉沟-旺泉沟大桥-龙泉峪长城-香屯-东三岔最后到解字石。一路走来,不时遇到一群群驴子,还有三三两两的散驴。爬长城时,忽然前后左右到处是驴子,有的上城,有的下城,还有的下山,由于本队驴子之间绝大多数也都不认识,需经常问一声对面来的驴子是哪个驴队的,生怕跟错队。此时灰城蓝天青山绿树之中,随处可见红黄粉蓝白各色驴子穿行其中,形成了一幅驴子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丽画卷。 由于驴行追求生态低碳环保,精神自由独立,符合未来的社会发展大趋势,所以驴行前景非常广阔。但对于一个年已半百才刚加入驴界的菜驴来说,梦想成为驴界德高望重的强驴头驴,一切为时已晚,只能等下辈子再说了。但不论如何,既然选择了驴行,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如既往的前行,不断的在彷徨中前行,在孤独中等待,在惬意中呐喊,在快乐中欢呼,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向着此生最大的目标——让自己成为一头耐驴、一头老驴而拼搏。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下一代在未来的驴界获得更高的地位,一些悟性高的驴子已经先行,不时带着十几岁二十来岁驴二代加入驴队体验驴行,让驴二代快速变成新驴,为抢占未来驴界制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把希望寄托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愿这些驴二代不辜负老驴的一片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