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吉思汗西征与蒙古骑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8-19 13:4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率领蒙古大军陆续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广大地区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征战,即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拔都西征(1236-1242)和旭列兀西征(1253-1260)。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大军20万从额尔齐斯河出发,发动对中亚细亚的花刺子模等地的征服战争。当时花刺子模是新兴的伊斯兰国家,经常骚扰蒙古的东西方商路,1218年在穆罕默德授意下竟发生了屠杀,因此成吉思汗决定发兵征讨。此时花刺子模内部矛盾重重,虽有4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但并不能统一调度,结果被蒙古军各个击破。穆罕默德逃至一个小岛,不久病死,其子札兰丁返回京城玉龙杰赤组织抵抗。1221年蒙古军花费巨大代价占领该城,而后决开姆河大堤灌城。成吉思汗命哲别、速不台率2万骑兵继续追赶花刺子模国残部,主力入侵外高加索,进攻突厥族波洛伏齐人,1223年5月31日,增援波洛伏齐的俄罗斯联军在卡尔卡河畔与蒙古骑兵展开大血战,蒙古军获胜。同年底,蒙古军撤回蒙古。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贵族继续推行扩张政策,1235年蒙古库里尔台(议会)决定再次西征,以基辅罗斯为主要征服目标,1236年拔都率大军从雅依克河上游横渡西征,同年到达伏尔加河中游,击败保加尔人,随后进入俄罗斯平原,相继攻陷莫斯科、罗斯托夫、特维尔、弗拉基米尔等城,后来又攻陷并摧毁俄罗斯古都基辅。1241年春,蒙古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博栾台率领进攻波兰,3月占领克拉克夫,又乘胜侵入西里西亚,4月在里格尼茨大败波兰、日尔曼和条顿骑士团联军。6月入侵捷克在奥勒穆遇到坚强抵抗,被迫回撤到匈牙利与拔都大军会合。拔都率领的西征主力军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4月击败匈牙利主力攻陷佩斯城,威胁维也纳,穷追匈牙利国王直至亚得里亚海。1242年2月蒙古大汗窝阔台死讯传来,拔都班师东归,以萨赖为首都建立了钦察汗国(即金帐汗国)。



    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继任大汗,1253年派其弟旭列兀进行第三次西征,挺进伊朗,势如破竹的占领伊朗马赞德兰地区,随即进兵两河流域,1258年攻占巴格达,杀死哈里发穆斯塔辛,灭亡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烧杀抢掠达7天,文明古城成为废墟。同年建立伊尔汗国。1259年西征叙利亚,1260年4月攻占大马士革,9月埃及军队在大马士革南面的阿音扎鲁特大败蒙古军,终于制止了蒙古铁骑的西征浪潮。



    蒙古军队能够吞并亚洲、欧洲大部分地区,而且代价极底,蒙古骑兵功不可抹!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新的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事实上,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而且,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蒙古人西征时,在发生大部队与敌正面遭遇的时候,蒙古骑兵也会迅速排成战术队伍发起正面的攻击。其战术队形通常是排成五个左右的横队,每个横队均为单列。各横队相距很宽的距离。这样形成了远远大与对手的宽大正面(从现代战术来讲,这种极易为对方冲击的宽大正面是极为不利的)。前两个横队是重骑兵(相对东方军队),其余为轻骑兵(相对与西方的轻骑兵可算无任何装甲的骑兵)。在此之外则还有大批的游骑四处做表面上无意义的运动。



  双方军队在靠近后,蒙古军队的轻骑兵会突然从前排的重骑兵横队的巨大空隙间以极高的速度冲出,向西方的敌人投射长矛和从中原学来的毒箭。几次齐射后,重骑兵队伍迅速后退,接着轻骑兵也迅速后撤,并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遭到攻击的西方军队无论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方阵此时都很难迅速回击,必须保持队形的严密向前推进,否则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杀伤蒙古兵。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一两次这种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反复的攻击蒙古兵可以不论白天黑夜地进行,因为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但敌军队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则宽大的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蒙古军队在骑兵快速大纵深地前进时,遇敌坚固的城堡,通常只留少数部队监视以待后续的攻坚工兵,大部队仍继续高速前进,使后方的敌人根本无法作出战争准备。



  另外,蒙古军队常常利用冬季大河结冰时发起战争。



  1241年,蒙古苏布台和拔都分率大军进攻东欧,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于匈牙利平原会师,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个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匈牙利国王贝拉在蒙古军队进抵佩斯城前,判明蒙古军的意图,立即组织了10万人的军队寻求与蒙古军队决战,蒙古近六万人的主力则避开匈军的攻击稍稍后撤。四月,双方最终则在绍约河畔对峙。匈牙利判明对岸是蒙古主力后,迅速地抢占了一个巨大的桥头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马车连成坚固的兵营,等待蒙古军队的攻击。蒙古军在后续的工兵到达后,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射击,守备部队在前所未见的攻击下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军队主力发起攻击。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地列队杀向数量处绝对劣势的蒙古军时,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主力!蒙古军约三万人的主力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乘夜渡过冰冷的河水。蒙古主力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队形混乱的匈牙利军队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营里发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燃烧油。这些攻击武器大多为西方军队首次见到,其内心恐慌可以想见。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速度和耐力远远高于逃跑者,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四处截杀。绍约河战役,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蒙古军迅速攻克佩斯城,杀死十万余人。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因为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另外,因为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



现实象个石头,精神象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P ID="edit"><FONT class="small"><EM>Edited by 林杰 on 2002/08/19 14:03.</EM></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