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小觉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一路大小朝台 祈福功德圆满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3:1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5-5-11 13:18 编辑

   (3)南台山门-南台,上升431米,路程10公里,用时2小时10分钟。南台山门牌楼上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五台山佛教圣地”,这里很热闹,游人较多、小商贩、包车司机揽着生意。我俩遇见两位驴行打扮的小伙子,上前攀谈,得知他俩来自太原,也是上班族,今天也已走了4个台(西台仅到牌楼处),准备登南台后下台怀镇,明天回太原。我们正好就个伴儿,一起走南台。
南台山门
        16点启程,开始沿山路行走,很晒,仍是身边时常过车,为躲清静、图阴凉,选择上切盘山公路。路边树林里的小路也很明显,看来不少驴友都这么走的,穿行在树林中很爽。16点40分,出了树林来到开阔地带,再沿着土路行走。向西边望去,缓坡上绿色的梯田透露着一种柔美和生机。
        经过五台山气象站的岔路口,顺右手边的山路绕行,再上切。山坡上开满黄色的小野花,点缀在青青绿草间,很养眼。我们索性坐下歇息,落落汗,闻着花香观赏夕阳,微风吹拂发热的脸庞,感受着the coloers of the wind,聆听大地万物的心语,安享朝台途中片刻的宁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3:23:52 | 只看该作者
倚窗听歌 发表于 2014-6-16 19:02
收藏,回忆中。。。。

谢谢支持,一同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3:3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4-6-17 13:34 编辑

    18点来到南台“普济寺”牌楼下,五台连穿的最后一个台了。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普济寺中供奉着“智慧文殊”,拜之可使人获得无穷智慧。再努把劲儿,18点10分终于坐在了普济禅寺门前的台阶上,真不想动了。
南台在望了
          去年来过南台,还捐了善款,今天就不进去拜了。同行的两位小伙子也坐在地上,脱下登山鞋,揉着酸疼发胀的脚(也许已经磨出泡来了),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苦行僧啊!寺庙前的小贩和一位行乞的残疾老大爷惊奇于我们一日五台连穿,100多华里啊!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都市人并非都贪图安逸,自我挑战与自我超越,也是人生不同阶段的自我选择,无论成败与否,但求无愧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3:4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5-5-11 13:34 编辑

    南台-佛母洞停车场,下降813米,路程7.3公里,用时1小时40分钟。18点半开始下山,天黑前一定要下南台,否则夜路不好走。在夕阳的余晖中行进,脚下绿草如茵,身边树木葱郁,褪去了燥热,享一丝清凉,步伐也轻快了许多。傍晚的山路上极其静宁,只有我们四人匆匆的脚步声,伴随着山坡上牛兄、牛妹们哞哞的叫声,声音忽高忽低,似在吟唱或是在辩经?几声鸟鸣,若隐若现,阵阵微风吹过,枝叶簌簌声响,共同演奏着大自然之和谐交响曲。
    19点20分下到一处开阔的平地,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歇息10分钟,喝点水,19点半继续赶路,走上通往佛母洞的平缓山路上。去年沿着1680级台阶上到佛母洞,经历了“脱胎换骨”的重生,这次时间紧,再者也不想下这1680级台阶了,费膝盖。于是,走去年下切的林中小道,穿插着走台阶旁的马道,最后,只走了很短的一段台阶路下到佛母洞停车场,时针指向20点10分,天色已暗,没有拍照。
    至此,大五一日反向连穿画上圆满的句号,从凌晨零点半开走,到晚上20点10分结束,总用时19小时40分钟,不算快,但对我来说已经不容易了。回首来时的征程,克服了路途遥远的艰辛、狂风呼啸的袭扰、高反低温的折磨(从照片上看眼睛有点肿,嘴唇有些紫)、犹豫退却的动摇,最终坚守信念、咬牙坚持,终成正果,还结识了僧人、驴友,收获颇多。其实,人的潜能是可以发掘的,恰恰有时因过早的退缩、放弃,致使多次与成功失之交臂。
    此时,景区的班车已没有了,包了辆私家小轿车,谈好价钱48元。21点到台怀镇南山寺附近的农家住宿(去年就住在这里),标间80元/天,有电视,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能上WIFI。晚饭在他家餐馆吃的刀削面,点了3个素菜 ,然后各回房间洗洗睡了。算算,6月7日一天几乎22小时没合眼,大部分时间在跋涉,好充实啊!现在,洗过热水澡,躺在床上,伸展腰背,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好舒服啊!好踏实啊!“揽月”在发微信,我径自呼呼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3:5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4-6-17 14:01 编辑

返京车票紧 成就小朝台
佛缘紧相随 教化茅塞开

    2014年6月8日,一觉醒来看看表才5点,生物钟在起作用,没有睡懒觉的福分。由于与父母同住一年有余,照顾两位老人,一年四季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变着花样做早饭,与老人一同吃过早饭收拾完毕,7点钟出门去上班,已经形成规律了。只有周末可多睡一小时,但也坚持一同吃早饭(老人自己做不了)。因此,到点儿自然就醒,有根弦绷着,无法放松。闭目养神到5点半起床,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吃早饭,然后到五台山汽车站购返京的大巴车票。

    乘景区班车到了汽车站,此时街上人不多,天也很晴,拍拍照片。汽车站对面是“普化寺”,背靠青山,面临清水河,环境清幽怡人,是五台山建造较晚的一座寺庙。1996年被发现该寺背靠的山脉犹如一尊仰天大佛,是文殊道场的又一灵迹。
“普化寺”门前的清水河

    我们正在寺庙门前跨越清水河的小桥上拍照之计,一位年轻俊秀的青衣僧人由身边路过,准备回寺庙。大概听到我俩商量今日的安排的话题,热心建议我们到前面买一块手绢,既留作纪念,又可做导游图。因其普通话说得很好,我们随便聊了几句,问他来自哪里,出家几年了?答曰:来自山东,出家2年多了。聊起为何出家,如何生活以及对一些凡间俗事的困惑。了解我等在家人(凡夫)和出家人的区别,他用一句话概括了游僧的一种生活状态,我觉得很贴切——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
    出家人需谨守清规戒律,六根才能清净,佛教看宇宙人生是辩证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要修炼自己的定力,力求排除外界因素、种种欲望的干扰,寻求自己的本真。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想明白自己该走的路。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路,即便遇到坎坷与挫折,也会克服困难、义无反顾。否则,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越难以解脱,痛苦万分。不觉间聊了1个多小时,尤其例举孔子由从政到兴办教育的转变过程,很受启发,化解了一些困惑,他的许多观点我得回去慢慢消化。本想付些报酬,结果被婉拒;希望留下联系方式,答曰:一切随缘吧,我就住在寺庙里的山上。然后,洒脱地一转身走进普化禅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4:1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4-6-17 14:21 编辑

    告别青衣僧人,来到汽车站购票,告知回北京的票只有下午3点半的了,上午8点半及11点半的均售罄。一想,今天是周日,回京比较集中,故车票紧张,下午乘车时才知道又加了一趟3点40分发北京的车。
    一看时间富裕,打算去爬“黛螺顶”,完成“小朝台”。所谓“小朝台”,是针对年老体弱者无法承受顶风冒雨走遍5个台的艰辛,代之以登上黛螺顶的1080级台阶,了却朝拜五顶文殊的心愿。这样一来,此行一气完成大小朝台,功德圆满,岂不更好!这时,“揽月”收到语音微信,是我们中台遇到的僧人“若巴江措”发来的,问我们到哪里了?他在南山寺附近的“福禄旅馆”住宿,正好在我们住宿的旅馆旁边,真是巧了,有缘。于是微信回复,我们刚买好下午的车票,现在回旅馆退房,顺便见面。
    9点半退房后,来到“福禄旅馆”见到了“若巴江措”。他正准备吃早餐,典型的藏式简便早餐——将炒制过的青稞面拌上牦牛奶渣,洒些盐,用开水一沏,搅拌均匀即可,看着很新奇。我们彼此简单地交流了一下这次朝台的感受,他谈了他的出家经历及家庭情况,给我们看了他手机中留存的他出家之地—哲蚌寺的照片。他说,一般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出游和出行的远近、频率,事先向寺庙里的方丈请假即可。他这次请了20多天假,这也是他第二次出游,第一次是去拉萨的布达拉宫。从年龄上,他应该叫我姐,热情的江措还送我一把正宗的藏香。
     他随即点燃一根,边在我俩身前摇动藏香(似乐队指挥般的动作),边低声念几句经文,虽然听不懂,但我感觉大概是祝福的意思吧。燃香的缕缕青烟环绕、升腾,有种神秘感。简单的仪式完毕,将未燃尽的香烛插进床头柜上的小香炉中。他的普通话说得还可以,基本能听懂,只是写起来不太得心应手。因此,其发的微信基本是语音的,可以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4:2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4-6-17 14:26 编辑

    这期间又与“伍杰”联系上了,他住在黛螺顶附近的旅馆里,约他过来见一面,当然,他们之间交流自然用藏语。我们一直以为他俩是师徒俩,其实他们也只是朝台路上遇见而结伴的,因此,并不住在一起。
    大约1小时以后,伍杰赶来了。他今天穿的夏装,与山上遇见时的装束不同,上身是黄色无袖小褂儿,下身是红色蔵裙,头戴与蔵裙同色的小屋型帽,可折叠,看上去很帅。他的普通话稍逊于“江措”,可能是因为年轻,且是第一次出游吧,但手机玩得比较溜,现在年轻人的特点。
    聊了几句后,“江措”知道我们的安排,怕耽误我们“小朝台”的计划,下午还要乘车返京。不过,“伍杰”提出想陪我们去爬黛螺顶,我们欣然接受。“江措”说,那就让他陪着吧,强调自己大朝台后,感觉有些累了,腿脚不行。我们说,没关系,相逢是缘,再次见面是佛缘,可以微信常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4:4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4-6-17 14:44 编辑

    告别“江措”后,我们三人乘景区班车去黛螺顶。“黛螺顶”在台怀镇中心寺庙聚集区东部,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其山路有两条,一条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条沿南端的山脊而上,两条路从山脚下分开,到山顶寺前交汇,如括弧。北端的山路略缓而斜,南段的山路基本是直上直下,走南端的山路,经过“善财洞”,应该就是走1080级台阶的路。为了轻装方便,我们与靠近“黛螺顶”上山口的一位商贩大姐商量,可否将背包暂存在她那里,大姐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们谢过她,放好背包,将近12点开爬。
    我们常玩儿户外的,爬起来比较轻松,但“伍杰”就显得有些吃力,没爬多少就得歇会儿,头上冒着汗珠,而且有些流清鼻涕,看样子像是感冒了。我递给他纸巾,给他水他不喝,只好安慰他别着急,慢慢爬。
俯瞰黛螺顶下的寺庙群
登顶前的最后一组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4:4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4-6-17 15:04 编辑

    将近12点半登顶,上面僧人、香客及游人很多。匆匆参观了各殿,并在“五方文殊殿”前双手合十,算是拜过了(我并不信佛,也不烧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4:5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4-6-19 16:10 编辑


   下山时,没走台阶,玩儿户外的都不太愿意长时间走台阶,费膝盖。选择走北端的缓路下的黛螺顶,一些小商贩上货也走这条道。13点20分到了山脚下,完成了此次“小朝台”。取了暂存的背包,大姐没收费,再次谢过。
    与“伍杰”我们三人在街边的一家餐馆吃了点便饭,素的。“伍杰”饭前还默念了一会儿经,才开始进餐,应该是藏传佛教必要的仪式吧。进餐时又聊了聊家常,由于我们要赶时间,加上伍杰也感觉不适(大概是昨天朝台,被山上的寒风吹着了),没多耽搁,便匆匆告别。

    15点半,乘上返京的大巴,圆满地结束了此行山西大五的大小朝台。坐在车上静静地回想,两天来似乎经历了许多许多,从身体上到思想上、从视野中到内心里,遇见的那些同路人、有缘人,时时在脑海中回闪、涌现。


尾  声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剧目中不二的主角,绝大多数人从呱呱坠地到溘然长逝,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演绎着或起伏跌宕-执着追求-光彩落幕;或平淡无奇-随遇而安-悄然曲终的不同人生。虽剧情各异,长短不一,但最终走向同一个终点。
    我感觉朝台的过程,似乎就是人生的一个缩影——
    当我们满怀期待地降临人世,睁大好奇的眼睛观察着世间万物,如同满怀豪情地踏上朝台之旅,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种种憧憬与期待;
    随着年龄的增长,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丰富着人生阅历,恰似朝台过程中经受风霜雨雪的考验,欣赏日出日落的绝美,燃香拜佛,净化内心,寻找本真;
    告别人世后,一切已成过往,若有来世,是否期待换个活法?好比朝台行至终点时,回首来时的路,有收获、有遗憾,每人感受不同。

    但我来过、我走过,不管路途遥远,坚守信念,以求功德圆满!

    后记:回来的当天晚上,“若巴江措”、“伍杰”均发来语音微信,问候我们是否安全到家?第二天,“若巴江措”告知他去了佛母洞,第三天他又爬了“黛螺顶”,还有照片,并说我们之间是有真正的佛缘!  
    真的吗?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会在朝台路上见到身着青衣的我,手捻佛珠,口中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剧终

点评

赞一个!想起了去年的五台山之行,我们走了两天,长长的路途,遇到的一些人,看到的一些景,都是难忘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9 12: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