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老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想走遍世界-------老特的走马观花英国行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4-7-28 22:35:37 | 只看该作者
老特 发表于 2014-7-28 20:20
哦,给个全文翻译呗,我看不懂

翻译出来就是这个意思。

点评

哦,以后出国跟你走呗.看来英语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22: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2:58:37 | 只看该作者
老SU 发表于 2014-7-28 22:35
翻译出来就是这个意思。

哦,以后出国跟你走呗.看来英语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3:07:06 | 只看该作者
findapple 发表于 2014-7-28 12:47
全文欣赏意犹未尽~~超赞超赞~~斑竹下一站梦想走遍世界的哪里啊~~ ...

厦门--大小金门---台湾--尼泊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4-7-28 23:09:09 | 只看该作者
漂亮!{51}{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3:09:33 | 只看该作者


基本简介编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 坐落在英国伦敦议会广场西南侧,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它最初由笃信宗教的国王忏悔者爱德华于 1050年下令修建,1065 年建成。现存的教堂为 1245 年亨利三世时重建,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直到 15 世纪末才告竣工。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 米,大穹窿顶高31 米,钟楼高68.5 米,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从 11 世纪胜利王威廉开始,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 年6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每当新国王加冕时,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布置得焕然一新。各国代表、皇亲国戚上千人云集一堂,喇叭齐鸣,圣诗班高唱圣诗。大主教将王冕戴在英王头上。英王加冕宝座在圣爱德华小教堂内,宝座下有一块称作“斯库恩”的圣石,原是古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后被爱德华国王征讨苏格兰时将它夺过来,并在石上配了一把橡木椅子。以后历代英王登基时就在这椅上端坐加冕,因此,这把模样普通的椅子和下面的石头成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为神圣的国宝。在2011年4月29日,英国时间11时(北京时间14时)迎来威廉王子凯特·米德尔顿的世纪婚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是英王的墓地。1066 年撒克逊王爱德华死后就埋葬在这里。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 20 多位国王都埋葬在这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亨利七世的教堂和陵墓,它位于中轴线正中的最后方,占据了整整三分之一的面积。它那纤细华美的穹顶,五彩缤纷的旌旗,给人以明快欢乐的世俗气氛。在它的右面,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陵墓;左面是被伊丽莎白一世处死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陵墓。

教堂内的“诗人之角”因埋葬 14 世纪诗人乔叟和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斯宾塞而得名。后来,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狄更斯、哈代等,都在这里建有墓室或墓碑。此外还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如丘吉尔克伦威尔达尔文牛顿等。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的。英国历代国王和女王都在这里加冕,死后也多长眠在此。王室成员在这里举行婚礼。威斯敏斯特教堂忠实地记录了英国皇族兴衰史。教堂建筑为哥特式,由数个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并列在一起,美丽绝伦。教堂著名的诗人之角有莎士比亚、狄更斯等许多文学伟人的纪念碑与纪念文物。英国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威斯敏斯特教堂已经成为难得的历史博物馆。[1]

2
历史渊源编辑
威斯敏斯特的本义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由于这座教堂在伦敦城的西部,便得此名。曾有过一座自东撒克逊王塞伯特在公元7世纪建造后便长期矗立的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现址上,当时,它本应建在托尼岛。该岛已经消失,因为泰晤士河道变窄后它与岸地融为一体。这座教堂的建立似乎是遵循圣彼得的指教,据说他曾在首位主教梅里图斯领行的封圣典礼上现身。从巴耶彩图(彩织广景壁画,生动详细地记录了11世纪诺曼征服威廉侵占英格兰的过程。传说为威廉王后玛蒂尔达亲织,画中共有1152人和72幕场景。)上看,这座老教堂建有中心塔楼、交成十字横线的两侧耳堂和铅板屋顶。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因病未能参加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封圣典礼。王后之兄哈罗德二世,成为末代撒克逊族英王。)扩建,并于1065年被封圣。亨利三世为了纪念爱德华,发誓建立一座哥特式更加威严的教堂,致使原来的结构所剩无几。
从13世纪到16世纪,英格兰的国王们个个为其设计献力,结果把它弄成了各种风格的大杂烩。如此观察,它与今日的英国王室倒是相配——他们也是出自大量不同的祖源,而长久以来都将威斯敏斯特教堂作为“教区本堂”来举办婚丧仪式和加冕典礼。但恰如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的描述,威斯敏斯特教堂既非大教区的主教堂,也不是教区里的教堂,而是人们所知的王室专属的教堂,行使管理的教长与其法规都要由王室决定。虽说平面图上标明入口在堂前左侧,实际上它设在了教堂侧面的北耳堂。英王“忏悔者”爱德华应教皇利奥九世之请求,将威斯敏斯特教堂敬献于圣彼得。来自法兰西诺曼底的威廉一世(征服者),是首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荣受加冕的国王。经过黑斯廷斯战役,他击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他的加冕典礼于1066年的圣诞日举行,英格兰本地居民拥聚门前欢呼庆贺。神经质的诺曼人错误理解了这一场面,威廉在整个典礼过程中惶惶惟恐丧命。加冕结束,诺曼士兵对人群发动攻击,还焚烧了周围的一些房屋。这种举动对始终不得安稳的英法关系来说,自然毫无改善。

自此之后,王室的加冕礼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历朝历代君王,除了爱德华五世爱德华八世两位外,无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就是百年之后,也都长眠寺内。
18 世纪上半叶,英国建筑家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建造了教堂西端的双塔。1875 年起,教堂正面由英国建筑师、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运动的领袖人物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整修。这位沉湎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师在承担修复工作时,常因傲慢地毁掉许多精美的非哥特式作品而引起时人的争议。不过,这种作风对西敏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据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护国主克伦威尔被杀后,头颅挂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尖顶上61年。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他曾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3
建筑风格编辑
纪念碑宏伟壮观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的圣地,在英国众多的教堂中地位显赫,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国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光荣。其中著名的“诗人角”就位于教堂中央往南的甬道上。在这儿长眠着许多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如英国14世纪的“诗圣”乔叟,就安葬于此。陵墓周围还有一扇专门的“纪念窗”,上面描绘着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情景。伴他长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宁,他俩都是名噪一时的大诗人。著名的小说家哈代和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也葬在这里。“诗人角”中央,并排埋葬着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亨德尔和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还有些文学家死后虽葬身别处,但在这里仍为他们竖碑立传,如著名的《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和苏格兰诗人彭斯,就享受着这种荣耀。
在教堂的北廊里,还伫立着许多音乐家和科学家的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墓地位于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厅的中央,墓地上方耸立着一尊牛顿的雕像,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此外,进化文化的奠基人、生物学家达尔文天王星的发现者、天文学家赫谢尔等许多科学家都葬于此地。在物理与化学领域均做出杰出贡献的法拉第在去世后本来也有机会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下葬,但因他信仰的教派不属当时统领英格兰的国教圣公会,威斯敏斯特教堂正是圣公会的御用教堂,因此拒不接受他在教堂内受飨。雪莱和拜伦这两位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也因为惊世骇俗的言行被教堂拒之门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内还安置着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张伯伦等许多知名人士的遗骸。后来因场地有限,部分伟人的坟墓被迁移至圣保罗大教堂。此外,两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国官兵的花名册也保存在教堂内。在教堂大院正中还设有无名英雄墓,供人们在此地驻足停留、凭吊缅怀。

威斯敏斯特教堂


这座古老的教堂结构宏伟,装饰辉煌,外观是依拉丁风格建造的十字形。教堂正门向西,由两座全石结构的方形塔楼组成,这是圣保罗教堂的设计者雷恩的学生在18世纪设计的,双塔耸立,非常壮观。教堂主体部分长达156米,宽22米。本堂两边各有一道侧廊,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11.6米,上部拱顶高达31米,是英国最高的哥特式拱顶,这样的结构显得本堂比例狭高颀长,巍峨挺拔。耳堂总长为62米,与本堂交会处有4个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唱诗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而钟楼高达68.5米,高耸壮丽。整个建筑古典庄严,高大古朴,弓形的石雕精美细致,挺拔的立柱直指苍穹。教堂最上端林立着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巍峨地冲向天际,如雕似刻,精巧绝伦。抬头仰望会有一种天堂般高远莫测的玄妙和神秘感。教堂四周高处的窗户都是用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装饰而成,它们使以灰色为主调的教堂在庄严中增加了几分典雅和华丽的情调。威斯敏斯特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其精美豪华、富丽堂皇为英国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构造威斯敏斯特教堂全系石造,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有圣殿、翼廊、钟楼等堂组成。进入教堂的拱门圆顶,走过庄严却有些灰暗的通道,眼前豁然一亮,进入到豪华绚丽的内厅。教堂内宽阔高远构造复杂的穹顶被装点得美轮美奂,由穹顶挂下来的大吊灯华丽璀璨,流光溢彩。地上铺的是华贵富丽的红毯,一直通向铺着鲜艳的红色丝绒、装饰得金碧辉煌的祭坛,这就是举行王室加冕礼和皇家婚礼的正地。祭坛后是一座高达3层的豪华坟墓——爱德华之墓。祭坛前面有一座尖青靠椅,这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宝座,据说是件有700多年历史的、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宝座下面摆放着一块来自苏格兰的被称作“斯库恩”的圣石。宝座和圣石都是英国的镇国之宝。
馆藏威斯敏斯特教堂内还有大量馆藏,加冕用品以及勋章等庆典用品都收藏于此。还有英国宫廷收集的关于历史、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如1500年以来富于戏剧性的历史记录都保存于此。人们在赞叹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筑艺术的同时,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英国的历史。
礼拜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内有许多礼拜堂,除了巨大的天主教礼拜大堂,在圣坛后还有一个专门为女士而建的小礼拜堂,叫做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是教堂内最珍贵的宝藏,是16世纪都铎王朝的创始人亨利七世下令建造的,将近10年方才建好。礼拜堂的装饰极为华美精细,是英国晚期哥特式装饰风格的杰出代表。礼拜堂扇形的圆拱屋顶以纯白色的石材建造,上面装饰着中古时期骑士勋章图案的彩色旗帜。周围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使人几乎感觉不到墙壁的存在,灿烂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堂内拱券的券肋雕饰密布,精雕细琢,拱顶悬垂下许多漏斗形花饰,极为精巧,仿佛童话仙境一般,精美绝伦,观者无不叹为观止。在亨利七世礼拜堂后面是皇家空军礼拜堂,最突出的景观是四周的彩色玻璃窗,上面镶嵌着所有在1940年的不列颠战役中立功的飞行中队的徽章。

4
结构布局编辑
教堂内部在教堂内还有许多象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样的献给死去君主的建筑,使人不由得不惊叹西敏寺教堂内别有洞天。如祭坛东端的圣·爱德华礼拜堂,其中央的爱德华祠墓建于1269 年,是世界各地香客的朝圣之处。主祠周围还有亨利三世及其他国王祠墓,形成了各个时代的雕刻博物馆,尤其是东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饰华美著称。建筑西敏寺的初衷就是将它作为英国国王的墓地,事实上,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20 多位国王的确都葬在了这里。
在圣·爱德华礼拜堂西侧有著名的爱德华一世加冕宝座,它高踞于祭坛前面的高台之上,宝座下有一块称之为“斯库恩”的圣石,它原是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是其权力的象征,1297 年,爱德华一世将它带到了伦敦。

在教堂的祭坛前面的尖背靠椅,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据说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 椅子坐板下有一块大石头,被称为“命运之石”(Scone),它是爱德华一世在13世纪掠夺来的。原来,这是苏格兰王登基用的,据说现今苏格兰人中,还有人发起要把这块石头取回去的运动。与1996年,这块苏格兰人的至宝又回到了它的家乡。
教堂内,还有一座特殊的小礼拜堂。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座小礼拜堂不是献给君主,而是献给勇赴国难者——牺牲于“不列颠之战”(1940 年秋季发生的英德空军之战)的皇家空军战士的。小礼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绘有当年参战的68 个空军中队的队徽。这为满目的皇家奢华中注入了一股刚健悲壮之气。
教堂南侧教堂南侧是修道院,创建于13 世纪,是一方形庭院,周围设开敞拱廊,拱廊周围另有许多附属建筑物。此外修道院庭院东南一侧,还有宝库厅和地下小教堂。后者为一长方形厅堂,现为寺院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国王、王后和贵族们在葬礼中放置在无盖棺材中供人凭吊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根据死后面容模制下来的,造型真实生动。其中以爱德华三世(1312~1377 年)的雕像最为古老,以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子爵的雕像最为精致,这位被誉为“海洋权威的化身”的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海军指挥官曾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拿破仑,从而最终导致后者滑铁卢的失利。西敏寺的柱廊恢宏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教堂东侧教堂东端,即教堂中轴线的末端,原是圣母礼拜堂,后来毁坏。16 世纪初,在这个位置上建起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礼拜堂(1503~1519 年,另说1502~1512 年),即著名的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是英国中世纪建筑最杰出的代表作品,由罗伯特·渥都设计。礼拜堂本身就是一个小教堂,有独立的本堂和两边侧廊,陵寝设在一端。其巨大的扇形垂饰和宛如倒挂着的晶莹华美的钟乳石拱顶,设计大胆,构思巧妙,拱肋图案别具一格,是整个建筑中最精彩之处。室内墙上满布壁龛,龛内共立有95 个雕像。这座礼拜堂装饰华丽精美,被认为是“所有基督教国家中的至美之所”。
整体外观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

威斯敏斯特教堂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体部分长达156 米,本堂两边各有侧廊一道,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仅11.6 米,然而上部拱顶高达31 米,是英国哥特式拱顶高度之冠,故而本堂总体显得比例狭高,巍峨挺拔。耳堂总长62 米,与本堂交会处的4 个柱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教堂西部的双塔(l735~1740 年)高达68.6 米。平衡本堂拱顶水平推力的飞拱横跨侧廊和修道院围廊,形成复杂的支撑体系。


5
建筑特色编辑
作为英国中世纪建筑的主要代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虽然在马拉松式的建造年代中不
断地推移变化,从诺曼式、哥特式,一直到早期文艺复兴的式样,不过它 的基本特色仍属于哥特式,所以历经700 多年的修葺而犹能保持原貌,实在多亏了斯科特这样的建筑师。

教堂建筑为哥特式,数个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并列在一起,显得别致动人。教堂中间还有一处拥挤的墓场,埋葬有诸多伟大人物。由于人数众多,不得不将棺停竖起来埋放在地下。最终还是无处插针,才开始将伟人们向圣保罗教堂转移。
祭坛前面的尖背靠椅,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据说那是700年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椅子坐板下有一块大石头,被称为“命运之石”(Scone),它是爱德华一世在13世纪掠夺来的。原来是苏格兰王登基用的,据说现今苏格兰人中,还有人发起要把这块石头取回去的运动。
在最里面的亨利七世礼拜堂中,并排陈放着悲剧性的女王玛丽,以及在伦敦塔惨遭杀害的年幼的爱德华五世及其胞弟的墓葬。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的本义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由于这座教堂坐落在100年前伦敦的西部,便得此名。早在8世纪这里便有教堂了,但只是在爱德华忏悔王建立起这座教堂之后,这一带才成为身份不凡的地区。

在这座教堂建成之后不过几日,忏悔王便死去了,也没有王位继承人。正当皇亲国戚为此争吵不休之际,诺尔曼人威廉从法国而来,并一举压制、征服了英格兰。可是,怎样才能向公众展示自己是爱德华王的正当继承者呢?最终他决定在爱德华王建造的这座教堂内举行盛大的登基仪式。于是1066年,威廉在此登上了英国王位。从那以后,共有40位皇帝在此登基。

6
人文意义编辑
在教堂或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中,大都会专为杰出的人物划出一席之地。正如法国的名人葬在先贤祠,英国的名人身后则有幸进入威斯敏斯特教堂。他们或被埋葬在教堂内,或者在此树立纪念碑。这里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墓地,其中有丘吉尔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布朗宁等人之墓。耳堂南翼的“诗人角”就是诗人和作家墓祠的荟萃地。
这里还有著名的第一次大战时的无名战士之墓(1920 年)。所以,这里墓室累累,纪念碑林立,堪称英国著名的历史文物陈列馆。而且,这些祠墓和纪念碑在建筑上还有一个妙用:有效地避免了教堂中轴线上气势非凡的纵深可能产生的枯燥感。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历代国王加冕登基、举行婚礼庆典的地方,也是英国的王室陵墓所在地,可以说西敏寺是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史书。随着英国威廉王子和女友凯特·米德尔顿订婚消息的公布,有关两人婚礼的具体细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据英国媒体2010年11月18日披露,这对新人的婚礼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而这里曾是戴安娜葬礼的举行地点。最后一个在这里举行葬礼的王室成员是已故的伊丽莎白二世皇太后。除了王室陵墓外,这里也安葬着许多伟大的人物,包括牛顿达尔文丘吉尔等。
北京时间2011年4月29日18时威廉王子与女友凯特已在此完婚。

7
评价编辑
华盛顿·欧文两百年前描绘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最初可能处于荒郊草莽中,如今,大教堂位于伦敦繁华的闹市中心,周围仅存十余棵绿树,那种现代化的氛围与读林纾译文时的感觉已相差甚远。威斯敏斯特不像坎特伯雷大教堂有绿树荫庇,但周围不远处有青翠的圣詹姆斯公园和金碧辉煌的白金汉宫
大教堂毗邻气势宏伟的议会大厦和高耸蓝天的大本钟楼,钟楼里14吨重的洪钟发出深沉的鸣响,通过电视和收音机传遍世界。泰晤士河缓缓流过威斯敏斯特,护养着大教堂里4000先贤长眠于地下的灵魂。每天,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大教堂;周末和节假日,门外等候参观的游客排成长队。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瞻仰先人的遗像,观赏宏伟的皇家教堂,感受英国灿烂的历史与文化。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巍峨壮丽的教堂之一,它的外观恢弘凝重,装潢优美精致,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它见证了泰晤士河的千年沧桑,引发人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无限感慨,触发着游人的思古幽情。它不仅是英国最出色的哥特式建筑,还是一座难得的历史博物馆。


点评

文字功底深厚呀,长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23: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4-7-28 23:13:13 | 只看该作者
老特 发表于 2014-7-26 00:26
金歌指点我看国王十字火车站里的一组雕塑,不是老得雕塑,据说很有名。反应的是二战和修建铁路。伦敦2007年 ...

照的真好!观察细致!!!!!

点评

谢谢正点大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23: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4-7-28 23:39:01 | 只看该作者
老特 发表于 2014-7-28 23:09
基本简介编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 坐落在英国伦敦议会广场西南侧,正式名称 ...

文字功底深厚呀,长知识~~~~

点评

网上搜的.谢谢大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23: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3:39:45 | 只看该作者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最值得一去一看一思的地方,由于不能拍照,我也严格遵守规定,只在外面拍了几张.不得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3:40:40 | 只看该作者
㊣●老人 发表于 2014-7-28 23:13
照的真好!观察细致!!!!!

谢谢正点大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3:4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特 于 2014-7-29 13:46 编辑

中国人所不知道的中国人



中国圣徒——王志明牧师,他的塑像被雕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大门上方(转载)         (2011-08-21 09:05:26)[url=]转载[/url]
被雕塑在举世闻名的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又称西敏寺)西大门上方,从1998年起安置了十尊基督教殉道者塑像。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是古代的圣徒,而是在二十世纪期间殉道的当代信徒。

搜狐圈子的网友“游牧者”(也是这里过半照片的拍摄者)记述道:“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长度不过几百米,走在长长的廊道上,有如进入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追逐情节之中,更如千年时光倒流,走入了英国历史幽径的深处,不时会有那些帝王将相,伟人巨匠在眼前闪过,又慢慢隐入历史的迷雾之中,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我走出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西门。看到教堂的外墙上雕有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便拿出不能在内部使用的相机拍照。两位牧师见我看的仔细,拍的认识,便走过来对我说:‘这上面还有中国人’,看到我惊讶的表情,牧师便拿出了教堂内的名册,指给我看:WANG ZHIMING. 并告诉我wang和其他九位被缅怀者是二十世纪的十位殉教者。虽然我是不信上帝的人,但我还是要把他们的面容记录下来,同时也把他们曾经的梦想和对信念的执著记录下来。在未来漫长的人生苦旅中,照亮前方的黑暗,鼓励我勇敢的前行。相对于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这些平凡的人更有影响和激励人们行为向善的力量。”我深以为然。

St. Maximilian Kolbe(圣国柏); 1894~1941:波兰天主教方济会神父,1941年囚禁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代一名父亲受死而殉道。
Manche Masemola(梅思默拉);1913~1928:南非原住民少女,1928年因为信教而被母亲杀死。
Janani Luwum(鲁温);1922~1977:乌干达圣公会教省大主教,1977年遭独裁者伊迪·阿敏杀害。


St. Elizabeth of Russia(圣伊丽莎白);1864~1918:俄国皇族成员,经常从事慈善事业,1918年被苏联共产党处决。
Martin Luther King, Jr.(马丁·路德·金);1929~1968: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和牧师,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遇刺身亡。
Óscar Romero(若梅若);1917~1980:天主教圣萨尔瓦多总主教,支持国内革命,1980年在主持弥撒时遇刺身亡。

Dietrich Bonhoeffer(潘霍华);1906~1945:反对納粹德国的神学家和牧师,被纳粹处以叛国罪,于1945年4月9日在福洛森堡集中营被绞死。
Esther John(以斯帖·约翰);1929~1960:巴基斯坦人,女信徒,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跟着一个白人传教士,1960年在房间内被人谋害。
Lucian Tapiede(塔皮迪);1921~1942:巴布亚新几内亚原住民,二战日军占领时,帮助白人传教士躲避日军,1942年被另一名原住民所害,凶手后来也成为基督徒。
志明(Wang Zhiming;1907~1973):云南省苗族牧师,文革期间因为反对信徒参加向毛主席表红心的"三忠于"表演而在万人大会上被批斗后处决,文革后被国家平反。在国内,极少有人知道王志明牧师;但是在国外,王志明的塑像与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塑像一起树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西大门上方,接受世界的敬仰。

下面的内容来自Wikipedia(维基百科)王志明的条目,原文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王志明
王志明(1907年-1973年12月29日),中国基督教牧师,云南武定人,苗族。
生平
王志明出生在中国云南省武定县下长冲。云南北部以武定洒普山为中心的地区是中国内地会的一个重要传教区,信徒以苗族为主。中华民国二年到十三年间,王志明在武定大阱和洒普山中国内地会为当地苗族人所办的教会学校里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教会学校的教员,从教19个年头。1940年起任滇北地区内地会洒普山总堂传道员,1948年按立为洒普山总堂牧师,成为当地教会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外国传教士被驱逐出中国大陆地区,王志明继续负责当地教会。 他虽然忠于国家,但拒绝参加当地的批斗地主和反对外国人的活动。
文革开始后,在1969年,包括王志明在内的当地21名基督教领袖因反对信徒参加“三忠于”活动被逮捕,1973年12月29日,66岁的王志明被中共判处死刑,在当地万人批斗会上被枪决。
身后
1980年12月1日,王志明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公开平反。
1998年7月9日,英女王宣布20世纪世界十大基督教殉道者,包括波兰神父圣国柏(St. Maximilian Kolbe; 1894—1941年)、因信仰被父母杀死的南非原住民少女梅思默拉(Manche Masemola;1913—1928)、乌干达圣公会大主教鲁温(Janani Luwum;1922—1977年、俄国的圣伊丽莎白(St. Elizabeth of Russia;1864~1918)、美国黑人民权领袖及牧师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1968年)等,其中唯一的中国人就是王志明,他的塑像被雕在伦敦西敏寺的西门上,成为西敏寺唯一纪念的中国人。





67cade17gaaf9e112d8b7&690.jpg (92.06 KB, 下载次数: 0)

67cade17gaaf9e112d8b7&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