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史
http://www.horsechinaone.com/view/w/2014/30/2316.html
摘要:今天是八一建军节,1赛马网特意整理了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史,谨以此文,向所有军人和军马,致敬!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1赛马网特意整理了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史,谨以此文,向所有军人和军马,致敬!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概况
骑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骑兵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骑兵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队于1928年4月正式成立。
1933年成立了骑兵团。骑兵曾经是我军人数仅次于步兵的第二大兵种。1928年4月,解放军第一支骑兵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队正式成立。
1933年成立了骑兵团。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曾成立骑兵师,解放军骑兵部队发展的鼎盛时期达到19个骑兵师。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骑兵出身的将军共55人,其中上将2人、中将8人、少将45人。
如:
许世友 1955年授上将 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
田维扬 1955年授中将 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第1师长
杨木森 1955年授中将 曾任八路军120师骑兵营政委
姚 哲 1955年授中将 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
张达志 1955年授中将 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王明贵 1955年授少将 曾任骑兵东北野战军师师长
李荆璞 1955年授少将 曾任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团政治部主任
汪家道 1955年授少将 曾任红十五军团骑兵团政治处主任
康健民 1955年授少将 曾任红1军团骑兵团副团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长,晋绥野战军骑兵旅长等职
吕仁礼 1961年晋升少将 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五军骑兵团团长
焦玉山 1964年晋升少将 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连连长
1988年授衔有:
李正忠 1988年授中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副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
李平相 1988年授中将 曾任新四军第三师骑兵连连长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军1985年精简整编后,由摩托化和机械化取代了骡马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仅象征性地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内蒙古、新疆、甘肃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巴彦淖尔盟)、第二营(锡林郭勒盟)是保留的主要的骑兵部队。
为了永远纪念我军骑兵部队的战斗历史、兵种风采,在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二营的驻地锡林郭勒盟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博物馆”。
全馆分中国骑兵的起源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历程、内蒙古军区骑兵沿革、中国最后的骑兵部队等五个部分,展出了中国古代骑兵、近代骑兵和解放军骑兵照片、画像1200多幅,同时展出马鞍、马靴、马蹬、马灯、骑兵军服等15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我国曾拍摄过一部电视剧《最后的骑兵》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作者把一个只能称得上分队的连队当成了部队,把一个被精简整编的没有军旗的骑兵连演绎成“最后的骑兵”。
它误导了观众,以为我军骑兵部队已不复存在了。我军通常只有营以上单位才能称为部队,才会授予军旗。目前我军最大建制的骑兵部队是营,仅有的两个营都在内蒙古军区,都被授予了军旗。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骑兵部队的任务和训练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骑兵部队的两个营是正规化的兵种序列,执行军委颁发的纪律、内务、作战、训练等全部条例。其主要任务是,守卫边防、执行特殊战斗勤务、抢险救灾、支边建设以及影视拍摄等任务。
由于是畜力化的骑兵部队,营连排班的基数都很大:一个连队有4个排,每排有3个班;每班分为3个战斗小组,战术训练时由正副班长和战斗小组长各带一个小组,呈前三角或后三角队型战斗编组。这种编组在当时的战术、战略形势下易守善攻,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每个人配军马一匹,另外每班还配有备用马一匹,每营配有备用战马二十匹。
新兵一下连就发给你一副马鞍,并分配给你一匹战马。首先学习的是给备马。备马时,应先给马带上缰勒,缰勒的用途是操纵马匹。持缰方法有二种:一是双手持缰,二是单手持缰。双手持缰是速度比赛和调教马匹时多用的持缰方法,单手持缰是在乘马射击、斩劈或其它应用动作时的持缰方法。乘马射击时骑手双手持枪,将缰绳打个结放在马的脖子上,用身体重心和两腿来操纵马匹,使其沿着目标方向前进。草原牧民套马时双手持套马杆,也用这种方法。
骑乘时要求骑手臀部缝际骑在鞍脊上。两脚纫蹬,脚的最宽部分踏住马蹬,两腿微曲站在马蹬上,脚不能伸的过多,否则掉下来时容易套蹬、拖蹬,当乘马行进时,身体要随着马体起伏运动的节奏臀部离鞍,如不符合动作要求,一会儿就会“铲”了屁股。身体要稍向前倾,持缰时手臂微曲,双手持缰,缰绳要短,使马头抬起来为合适。当乘马全速跑起来时,骑手要双腿微曲站在马蹬上,臀部完全离鞍,用两腿内侧夹住马体,身体保持平衡。如能完成以上动作,你也是个合格的骑兵战士了!
骑兵的训练科目主要的有:马上斩劈、乘马射击、马场马术、乘马越障、野外骑乘、骑兵阅兵分列式等。
三、无言的战友:骑兵的军马
我军传统的军马来源主要有三个地方,内蒙的锡盟、新疆的伊犁和甘肃的山丹,后来还有齐齐哈尔的哈拉海军马场。军马场向部队输送的每匹军马的费用在8500元左右。之前的上世纪60年代,部队为军马的定价为1500元,90年代这个数字提高到4200元。
各地军马场马的品种也不同,锡盟的马主要是蒙古马,特点是个小,不爱得病,而且耐力好,善于长跑,一口气可跑十几公里,在内蒙各地的那达慕大会上跑的都是蒙古马,牧区入伍的战士都喜欢它,跑起来非常稳,能很好地完成训练科目。
伊犁马个子高,条子好,长的漂亮,短距离它是冠军,有个马的名字就叫“200米”,就是200米内它总是冠军,性格也好,不刚烈,是骑马照相的首选,城市入伍的兵喜欢它。
山丹马又高又壮,性格好,有劲,好训老实,大家也都喜欢它,它主要用于炮连驮跑用。
军马3-4岁入伍,13左右岁退役,马的寿命一般为25岁左右 。但也要看马的健康和使用状况,每年各连也象人一样上报退役马的情况。
我军现在使用最多的军马就是蒙古马,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苏联的四类马种后,蒙古马的改良培育工作一直持续了多年,如今的蒙古马成为军马的优势明显:耐力好,耐寒性强,即便是零下40摄氏度依然可以作战。剽悍的蒙古马经过训练后,在战场上就会不惊不诈、勇猛无比。而且蒙古马具备超常的耐力,可以连续奔跑作战,非常有利于骑兵的长途奔袭。更为重要的是,蒙古马能适应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汗腺发达、不畏严寒酷暑,即使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存。正是这些优良的品质,使得蒙古马成为军马的首选和骑兵的最爱。
军马入伍和士兵入伍一样,要办理入伍手续并派人去接,一匹马从入伍到退役,都建有和战士一样的档案的。
选军马有严格的要求,不是越高大越好,高大的马不会被部队选中,那些身高在1.33米以上、1.40米以内的才是标准身高。在战场上马越高大,骑兵的目标就越明显,被敌人射中的机率也就越大。而1.3米的体高,这个高度不仅尽量缩小了目标,而且不会过多地影响马的奔跑速度和跨越障碍的能力。毛色也是挑选军马的重要指标,如果不是在雪地这样特殊的战斗环境里,白色和浅颜色的马更容易暴露目标。军马的毛色就像军队的迷彩服一样,是为了在战斗中更好地隐蔽自己。而马的体长、口齿等其他指标,对于军马来说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匹新入伍的生个子马,一般要经过四个月的骑乘训练,才会成为服从命令的战马。每一匹战马都有不同的性格、脾气。如骑兵营的军马,穿便服的人不让靠近,只有换上军装才可以骑。马也欺负新兵。新手上了身,它能感觉到,不会老实让你骑。
马也会摆架子。干部的马,不爱入列,喜欢跟干部一样站在队列外面;有的还会配合干部组织训练,比如越障的时候,干部站在障碍一端,他的马就会站在另一端,看别人的马跳。
马有突出事迹,同样可以立功,记入军马档案;一样戴大红花,加餐。立了功的马,一般不复员,在军营里养老送终。军马老死了,部队要举行隆重的葬礼。
每一位骑兵战士都对自己的军旅生涯怀有一种特殊的自豪:军号声声、军旗猎猎、战马奔驰、jundao闪闪,青春在祖国的边防线上闪光!在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的营盘的阴山脚下,有9座成一列排开的坟包,里面安葬着骑兵营的9位官兵。他们之中职务最高的是骑兵连长,其他是班长和战士。他们有的是训马时不幸被马踢死的,有的是骑马时坠落“套镫”被马拖死的,还有的是抢险救灾和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的。
在9座坟包旁边,另有一座培土很新的坟墓。这里安葬着一位骑兵老前辈、骑兵第一营的前身——骑兵三团的老团长。他是病逝的,临终前的遗愿是要求把自己埋在骑兵营营房后面墓园,跟战士们做伴。老团长从1969年开始当骑兵团长,直到离休后一直仍在骑兵营领工资、交党费。老团长不但把自己的归宿落在了这里,还在坟包旁边预挖了一个墓穴留给老伴,让她将来也和自己一起陪着这些长眠地下的骑兵。
当一代代骑兵们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生命融进了这个古老而光荣的队伍,他们的价值早已超越了自身的存在。
他们建立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 骑兵的荣誉,将永远铭刻在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