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山的沟沟坎坎基本上都被钱给圈住了,人民只能靠着很多的人民币才能进去,剩下的那些不用凭人民币进入的偏僻山沟就显出她的弥可珍贵,太行山深处的“滴水寨”就是这样的一颗明珠。
河南周围都在下雨,闷热的桑拿天却持续缠绵着中原,郑州这个黄河岸边的沉浸在尘霾湿热之中,这个时间我很想知道太行山“滴水寨”的温度。有朋自远方来,自然假公济私名义上是陪着他们去避暑,同时也要打开我这个问号。
先是知道“滴水寨”三个字,然后就开始找这三个字出在何处,当我得知是在太行山麓的青峰山时,就想下次太行山之行就是它了,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路程上郑州去滴水寨不到130公里,并且都是很好的路,开车就是两个小时的路程。我把车停放在了瓦泽沟的王海月老师家里,王海月老师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业余时间和丈夫武新堂一起在家开办起了“农家乐”家庭旅馆,为远道慕名“滴水寨”、“水仙寺”而来的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食宿环境。
太行山看上去一点都不朗润,影影绰绰地隐匿在弥漫的薄雾之中,从身边吹过的山风倒是略带点儿凉意,让我感觉到了来自自然的关怀。这里也是好久没有下雨了,山涧干涸巨石突兀溪底裸露,偏偏在这死一样的初夏里,却又有一些以外的惊喜,村头的杏树结满了成熟的杏,看到我艳羡地望着树上的杏,老乡们鼓励我上树上去摘下一些下来吃。原来,村里面的树都分到户了,整个村子里的年轻人走出山村去城里打工了,这些山杏就没人去摘了吃,最后都掉下来烂在了地上。我爬上树摘了一些给大家吃,大家也在地上捡了一些自然脱落的凑成一堆儿,我平时是不吃杏的,但是这些山杏我吃了不少。
吃着山杏登山别有一番情趣,出瓦泽沟沿着村外的石阶路,听着路边叮咚的山泉一口气上了“水仙寺”,曾因名字引起我强烈兴趣的“水仙寺”,真正看到了却令我大失所望。简单的几间民居插上一些彩旗,门口垒个类似香炉,各路神仙各个在位,治病施医的字迹到处可见,看上去就像一个半仙的山崖村落。原“水仙寺”在“文革”的时候破四旧给砸了,在“文革”过去的数十年过去后,建起来了这些不伦不类的建筑令人扼腕叹息!“水仙寺”记忆最深的是那股清澈的山泉,让我双手捧起来大口喝了好多口。
从水仙寺下来,晚上住在王海月老师家,山里晚上温度低需要盖被子。
早晨不到六点钟就听到楼下厨房有动静,原来王老师昨天听到我们商量今天早晨早点上山不热的话,起床给我们做早餐了。早餐是油饼、玉米糁、炒茄子、凉拌黄瓜,油饼很好吃,我吃了不少。
瓦泽沟到滴水寨的山路掩映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山花开满了路的两边,蝴蝶和蜜蜂争夺者花粉和花蜜,美中不足的是空间不透,看不到头顶的山峰。这段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山西人最早向河南贩酒的古道,毛驴和扁担驮着挑着的酒缸在山道上彼此起伏,酒香充满了开着山花的山道,所以当地人也叫它“汾酒之路”,承载着陕西河南白酒交易之鼻祖的山道已经被走的斑驳坑洼。“汾酒之路”从韩口村经瓦泽沟沿“汾酒之路”过滴水寨再走“汾酒之路”上王莽岭。
滴水寨村子不大,很安静,由于进出山很难,年轻人都搬到山下或者外出闯世界了,只剩下在这儿守了一辈子的老人还在祖屋坚持着。滴水寨很少看到水,所以到了“滴水寨”后,这“滴水寨”三个字对我来说更是个迷了。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也没看到什么人,问一位老奶奶她告诉我说村里人都去地里收麦子了。“滴水寨”这“滴水”给我留下了很大的悬疑。从滴水寨去南盘的路上,在村口遇上了干活归来的吴姓老人,老人讲:滴水寨以前并不叫滴水寨,太行山这个范围内叫“盘”“坪”“沟”的比较多,像“寨”这样的名字多见响马时期,滴水寨是因为老寨子,传说至今说法也不一:有说以前的寨门紧靠峭壁,万丈峭壁之上经常有水珠滴下,来寨子里的人走过山门时也会被水滴滴到,所以被人称为“滴水寨”;也有一种说法,建造寨子的时候,石匠把寨门做成了水滴形的,寨子里的人们就把它叫做“滴水寨”。总之寨名跟山门有关。我问老人寨子里面的人都姓吴吗,老人告诉我,百家姓,张、王、李、赵都有。吴姓老人急着走,也不能再多问些什么了,对滴水寨的了解就只能这样了。
滴水寨有四条路出去,一是我们上山的路;二是去王莽岭的“汾酒古道”;三是去轿顶山的路;四是去黄盘的路,我们选择了去黄盘,太行更深处的一个村落。这里没有村村通公路的标语和口号,因为公路没有修到这里,一条村里人修的土路连接了滴水寨和黄盘村。从滴水寨到黄盘村大约有3公里的路程,要穿过两个简易的隧道过一个石拱桥,隧道内有渗出的积水,这段乡村公路可以过奔马三轮车。今天天气很适合爬山,没有直射阳光,微风不时从山林中吹出来滋润一下。
南盘村的人更少,很多户人家都是院门洞开,院子极其简单,堂屋上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门锁,唯一感到丰富的就是院子内外对方的柴禾,这里到目前为止还是以烧柴为主。村子里唯一宝贵的是有一个被他们称之为水库的大坑,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了。好在年轻人醒悟,不再坚守这片乡土,纷纷下山找寻他们新的世界。从当地人穿着来看,他们比山下要差10年还要多。我们遇到的人都很热情淳朴,脸上荡漾着80年代的笑容,60多岁的女人扛着大捆的柴禾,70岁的老大爷背着一身的农具,只看到一个孩子在村街道上推着我们儿时玩的铁环。眼前的一切都这么亲切,新修的土路,石板做屋顶的房子,木制的简单农具,基本上都是因陋就简的环保设施。
看看时间不早了,朋友们还要赶回郑州公干,我们依旧原路沿着山路过滴水寨返回了瓦泽沟王老师家,开车返回郑州。
瓦泽沟王海月老师家的电话:15936594308 18790503014
摩梭人
20110619郑州百佛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