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归来就是两节,然后忙于各种事物,静下心来滇藏的美景历历在目,赶紧发些片子和朋友们分享,写一些路记供大家参考。
绿野越野摩托队在前两次远行西藏的基础上,今年七月二十二日又按计划再次出发。在游历了云南(建水、元阳、版纳、苍源、瑞丽、腾冲、贡山、六库、丙中洛)之后。于八月二十八日到达了中甸。卅日到达芒康、九月一日到达八宿、五日到达林芝、七日到达加查,十二日到达浪卡子,十四日抵达拉萨。总计行程又是一万公里……。
人员名单(按队形排列)
张大姐 职责:策划兼出纳
沐 风 职责:勤杂兼出纳助理
越野摩托 职责:队长兼机修
滇西南、三江六周行
第一周(北京――昆明)
七月就是驴子出行的日子,跨上那一年才开一次的嘉陵车125高赛、驼着行囊、背上相机带上心情就这样上路了。北京到昆明一共走了七天半,共计行驶里程为3270公里。
全部路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前段(北京――西安)大部是华北平原,先后走107国道和310国道,路途平坦,路况良好,当然也是很乏味的了。
二段(西安――成都――川滇边界)成都以前为108国道,主要是穿越秦岭、川西北低山及丘陵(经古蜀道)而后下到成都盆地,穿成都的时候可费了大劲了,国道好难找。成都以下换213线走华阳、仁寿、犍为、沐川、新市。该线在省界处的五指山正在打隧道,目前的20多公里的翻越山路十分难走。
三段(省界――昆明)出四川就开始进入云贵高原,在金沙江附近由于在建水电站,路比较乱,有一段是撇到雷波(川)经永善(滇)后再重返213线。大关至昭通是高速路,而昭通下去没多远却要走120多公里的弹石路……
第二周(建水、元阳、绿春、版纳、澜沧)
7月30日上午全队在昆明集合后马上赶往建水,还是那样,出城好难啊,尽管昆明比起内地的一些省城要小好些。不久还出现阵雨,出发以来还是头一次,看来一定是张大姐带来的了,清新湿润的气息很是让人心旷神怡。
建水有朝阳楼、老街、和文庙等地可供游览,雄踞县城中心朝阳楼,是建水县城的标志。 朝阳楼建成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天安门还早20多年。建水的文庙号称是国内第二。建水到元阳途中还可以顺道去参观建水县西庄镇团山古村。团山以“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的深厚底蕴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WMF)批准为2006年世界100个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对象之一,成为云南省继剑川沙溪寺登街区入选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后,又一获此殊荣的建筑群落。但同时,团山村也被公布为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之一。
31日晚跨过红河到达南沙(元阳新城)
从南沙出来梯田就随处可见了,很快可达新街市,有许多人都以这里为驻扎地,再包车去胜村、多依树、老虎嘴等景点。我们下榻在胜村,这里离各景点都要近一点。胜村的农家旅馆既干净又安静,晚上就去不远的街上吃一些当地小吃,好安逸。八月初梯田里的水稻正处在生长旺盛期,显得很丰腴,清一色的绿,犹如锦缎。去胜村要下主路,走十公里的弹石路,胜村的集市是每五天一次。
从胜村到绿春,道路挺好,哀牢山脉的植被也茂盛的不行,临近傍晚顶着小雨到达绿春,从山上下来看见县城隐没在云雾弥漫的山沟中。
绿春到版纳用了两天,中间在曼腊歇的脚。第一天的路前半段是林间的沙石路,起伏适中,路面干净,可以上较高的车速,过上一把瘾。后半段就不成了,泥泞加天黑颇感吃力。次日从曼腊到版纳全是油路,旅游车也多了起来,有一次还见到堵车,当然没俺们啥事啦。下午在版纳植物园游览了许久,天黑后到橄榄坝刚安顿下来,一场不小的雷雨来临了,电闪雷鸣中我们在吊脚楼的房厅里开始吃起晚餐。作为旅游地的橄榄坝,给人留下较强印象却是那寺庙门口吃的甜菠萝。
第三周(孟连、苍源、瑞丽)
从版纳出来后很快就过景洪,然后就上了214国道,没想到下午的214竟然有好多路段都没铺油,有一处还要过河。看来国道是不是等国家拨款呢?它的好些省、县道都比国道强。比如澜沧至孟连、西蒙的路都是新铺的油路。从澜沧进孟连,再绕西蒙出来重返214线,那天住的是澜沧县的竹塘乡的宝来宾馆。后来一比才知道这是一路上所住的最好的一地。很有模样的,有院子、车棚、带卫生间能洗热水澡的房间,每床10元钱,电视还有“凤凰”。早上那俩爱好者上集市买拉祜刀去了,我在驻地吃了碗米线,仅两元,还有肉丝。
从竹塘出来一气走了58KM的弹石路到达上允镇,如当地人说的分毫不差。问到弹石路,云南人都喜欢说:“钱都给拿到北京去建奥运了”,很类似十几年前上海人爱讲的那句话(可云南的GTP怎能和上海比)其实弹石路倒是云南因地制宜的一大创举,在铺不了油的时候,为了保障畅通。在路面上满铺半块砖大小的块石,再用灰土凝结,用来抵御潮湿多雨的气候。车子上去感觉疙疙瘩瘩,自然,这种路是毁人不说,还很毁车。到拉萨后发现去年走新藏线下来一点没事的车条,这次折了6根(后5前1)
再往下去苍源、瑞丽、腾冲、六库、丙中洛等地的国、省道都还是可以的。
云南十九怪:国道要比省道赖。
云南的收费公路,对摩托也是一丝不苟,一次2元。这在全国是实行最好的。
在瑞丽一般都是游览金塔和看口岸逛中缅街。在姐告口岸还可以办理自驾车出境,仅限于汽车。瑞丽的小吃夜市很不错。我们连吃了两个晚上。在此还推介街头卖的柠檬水,在进瑞丽的那天途中遭遇急雨,后来在路旁换衣服时看见大车司机们都喝一种饮料,一问是柠檬水。(高尔夫球那么大的绿柠檬一个挤汁,加冰块和白糖汁后兑水)2元一杯。很爽口。
离开瑞丽的那天,天阴沉的很,穿上雨衣雨裤在大雨中招乎,在雨中穿行也是一种快乐。
第四周(腾冲、六库、丙中洛)
边城腾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城市也挺干净,有火山公园、湿地公园,温泉地热更是出名。离腾冲市区仅五公里的和顺是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
而怒江侧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驴游地,从腾冲出来翻越高黎贡山后、便下到潞江镇,进腾冲的时候曾在此住过一晚,不过边防检查站(也就是不过江)一直走就是去六库的省道,不久道路就进入到怒江峡谷,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怒江,在仲夏时分水深流急,水色为土灰色。江面上不时的可以看见各式吊桥和一些溜索,在路边还能见到载歌载舞的栗僳族朋友……
怒江!曾经梦思千百回,次番终于见到了你
怒江州的首府六库是我们这次云南行唯一感到闷热的地方,想必是地处峡谷纵深的缘故了,雨水好像也少许多。
腾冲过来在古登住宿,那是全路最差的一处住宿地。
丙中洛犹如云南之角,原来的道路只修到这里,加上人烟稀少且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给人的感觉很好,安静到了极致!前两年才将道路扩展到西藏的察瓦龙,但由于时常被塌方和泥石流阻断,通行能力极低。丙中洛也是拦在路上收取门票(50元),主要景点有:怒江第一湾、石门、茶马古道、重丁教堂等,被有些朋友推崇的秋那桶,感觉是非常一般,村子很小,教堂也不甚漂亮。过了石门我觉得走到大桥就可以了,这其间有四季桶(溪谷)、五里村、和茶马古道可看,尤其是看见清澈无比的四季桶溪流,谁都会想脱光衣服跳进去享受一下。有时间的话去走走迪麻洛。从丙中洛退出来,可以从棒打桥过到江东去迪麻洛,从迪村再徒步1、2个小时可到著名的白汉洛教堂。(这也是一条翻越碧罗雪山去梅里的徒步路线))迪麻洛显然比秋那桶漂亮多了。迪麻洛河是怒江的支流目前正在建电站,截流后迪河还不知道会成个啥样子。
第五周(贡山、贡山――孔当)
8月19日下午到达贡山,那阵子县上正开什么代会,好多旅店都客满。最后找的是高街上的武装部招待所。“蓄谋已久”的独龙江之行将由此开始了,是驾车进去还是坐车或徒步呢?这可真是个路线问题啊!!!也想驾车进去的,那样可以耗时较短,但当地人都说独龙江公路(叫简易公路比较确切)十分凶险,在独龙江公路入口立着一块告示牌是这样写的“独龙江公路全长96.2公里,起点贡丙线,起点至双拉娃底18公里,双拉娃第至孔当78.2公里。路面宽度3.5米,最大坡度9%,最小半径15米,弯多路窄……”。旅店旁边开洗衣店的广东小伙子告诉我们:一定要徒步,开、坐车进出将会大为失色的!最终我们采纳了他的意见:徒步进入,坐车出来。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小粱到底是多次走过这条路线,他的描述相当的精准,对我们帮助很大……
从贡山到孔当,在公路没有修建以前,徒步是唯一的方式,那也是一条马道,人员的进出,物品的运送只有走这条路,全程90公里,途中要翻越高黎贡山脉海拔3620米的南磨王山哑口(也是怒江水系与独龙江水系的分水岭),除去高海拔地带,大部都在原始森林里穿行,路线大多是沿峡谷溯溪而上下,参天巨树、繁花异草、瀑布跌水的景致到处可见,景色十分优美(估计在4、5月份杜鹃花开放时节将会更美)。然而在享受了原始森林穿越的快感中我们也饱尝了不少艰辛,我们对多雨路滑、以及蚂蟥疯狂的程度显然是始料不及的。
下面讲一些过后感供要去的朋友参考:
独龙族是在56个民族中是人数极少的种族之一,而90%又都集中在以孔当(乡)为中心的独龙江流域,人迹罕至、纹面习俗等都是很吸引你的地方。
贡山――孔当的徒步穿越,应该是一个很经典路线。高山加热带雨林般的景色,肯定会让你感慨不已。而90公里的路线算是很适中的,还有海拔高度也是新人老驴皆宜的。该线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岔路,道路大部分都很清晰,全段都可以轻松取水。
道路由县城北头一路下去,就算开始了。5、6公里外有一个大村子,过后的道路向左弯并开始有所上升,半天的时间(早上8:45出发)到达检查站。在该站前路边可偶见人家,其后就没有了。在检查站之前不要过桥,头天的路上能路遇少量打草采药的人。18:00左右到达其期保护站,该站可接待20人住宿,伙食要自己考虑。我们头天就是住在这里。
早上由保护站出发,天黑前在东哨营扎营(海拔约在3200米),这是二天的路段,东哨营原设有接待站,由于几年前公路通车,走马道的人急剧下降,房舍荒废,眼下只剩下房屋的钢架,在山坡上十分明显。我们在房基上扎的营,晚上下过数阵雨,没有打雷。夜间气温在7、8度左右。
第三天顶着细雨在1个半小时后登上哑口,这一面是受印度洋洋流的影响吧?水气很大,西坡下山的路比东坡上山时险峻的多,路在溪流和乱石中来回转换,下去不久雨开始大了起来,持续时间也长。下降遇雨这样的路是很难走的。雨水在光滑的石头上流淌让你举步难行。原本三天的计划就此泡了汤。当晚生火取暖烤火时,点火是很难的,当然睡觉时你也不必担心它的蔓延,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定要带一把砍刀,这可是比帐篷还重要的物件。
第四天早上躺在睡袋里就看见蚂蟥在朔料布外面蠕动,拔营时就有上身的了,起初没在意,后来越走越觉得事态严重了。蚂蟥的密度太大了,开始还可以走出50米看一次(做大扫除),后来缩短到10几米,数量也由3、2条猛增到10多条以至20多条。主要散布在鞋面和小腿上,上身、头部小有出现。其数量之多、爬行速度之快、叮人吸血之狠,连不怕蚂蟥的人都感到惶恐不安……在小石桥休息时清除的鞋子、袜子、裤腿、雪套里的蚂蟥估计不下50只,小石桥往下的蚂蟥要少许多(主要是植被有变化)。后来分析:第三天虽然也是雨天,但海拔高所以没有蚂蟥,这家伙可能也怕低温,雨水丰沛、加上低海拔有高大乔木林幽草丰,那简直就是蚂蟥的经典家园。对这一点各级驴友同志“务比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那天到三队时,尽管天色还行,三个人都不想走了。那里有四户人家,离巴坡只有4、5公里。(那天是一张相片也没拍,除了多雨、树草茂密外就是蚂蝗给搅的。)
第五天很快就能下到巴坡,(这段路比较陡,蚂蟥也不少)巴坡位于独龙江边,乡政府原来就设在这里,后来搬到了孔当。
友情提示:过了其期保护站一直到三队都没有人家,有时能遇到有人通过,但大都无法交流;是否需要带向导我想是应你而异了;在东哨营房基上扎营要考虑到防雷;除了腿脚蚂蟥还会利用手杖快速“登顶”;砍材刀一定要带;雨石路要防止滑摔;一定要徒步进去再坐车出来,不经历艰辛,焉能感受山江之美。
注:以上对行军速度的描述是中等偏慢的。
第六周(六库、剑川、中甸、德钦)
8月25日从孔当乘一汽轻卡走独龙江公路返回贡山(驾驶楼50元一位),全程不到100公里,要开7、8个小时,“简易”程度你可想而知了。
26日又跨上休息了一周的爱车,由贡山去六库,几天不见的怒江水仿佛更加浑浊,还显得有点稠。轻车熟路啊,屁股也休息了六天,加上穿越成功,心情格外的好。那天在六库腐败了一把,花70元吃的晚餐。
27日沿澜沧江经表村、兔峨、营盘转兰坪到达剑川。
28日过金沙江到达中甸
这样在四天的时间里从独龙江畔自西向东连续横跨了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怒山、澜沧江、云岭、金沙江。在三江里,红褐色的澜沧江无疑是最为好看的。
自剑川开始就又回到了214国道上,云南北部的214线还成。
欢快滇藏线
从独龙江出来张大姐就一直在说:“都一个月过去了,还没进藏呢”。显然她的心已经进藏了,走完滇藏线对卅人来讲,4条主要的进藏路线就都拿下了。谁的心情应该都是一样的。
从青海西宁到云南景洪的214国道,其云南下关到西藏芒康段,也叫滇藏线。现在从剑川、中甸上来的油路已经推进到了飞来寺下去十几公里的地方(去明永冰川的路口)再往下一直到芒康大部分还是沙石路了(中间在奔子栏等处有几段油路),路况还行,车辆也是不多。中间要翻越白马山口、红拉山口,中甸、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澜沧江峡谷、金沙江第一湾、盐井教堂等是一路的主要看点。那天我们在快到德钦迎宾台的时候卡瓦博格在逆光中将大半部展现了出来,雪少,山体呈黑蓝色,颇显庄严。福气!第一次到德钦就看见了她。我最喜欢的还是澜沧江,尤其是盐井一带澜沧江因为有房舍和田野的衬托显得更加绚丽。金沙江第一湾造型经典的很,但由于地处干热河谷所以基本没有植被,看上去到是比较平淡。
30日10点多离开飞来寺21时许到达西藏的芒康,到了芒康就上了川藏南线(318国道),214国道从此一直到邦达的这一段是和318线重合的。进藏了,除了空气稀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艳阳高照,云团朵朵。
芒康到左贡路不算难,但由于有的路段修路,路边堆了土。刚推平的浮土和石块对摩托来讲比较头痛,不能疏忽大意。途中要翻越的大山叫脚巴山。抵近左贡有10几公里的油路。在左贡住的武装部招待所不错,在那里碰见俩梅州的摩友,他们居然合骑一辆铃木250,从云南进的现在返回。
左贡到邦达好像是转眼间似的,因为大部分都是柏油路。这段路也奢侈的很,路边装有金属护栏,路间有黄色分道线,拐弯处还有麻粒减速提示带。祖国的公路建设真是日新月异呀!邦达还是那个杂乱不堪的模样,很难让你想起它还是藏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刚盘上业拉山口队长的后胎又没气,我们摆“地摊”的功夫,从前面上来一个“独行侠”――山东小伙、宗申150,他走的是青进川出。山口下去不久就是怒江99道拐了,也在修路,郁闷的很,啥也别想看了,只能看着路。不想吃土的话就得走快点,要不后面的大车就会赶上来。一直到怒江桥都不好走……
到八宿心里就更有数了,再往下就都好走啦(通卖、排龙要没事的话)。远在天边的然乌、鲁朗、波密、林芝而今就近在眼前。
九月里,静静的然乌湖被夏季雨水带来的泥沙染成灰白色,近旁的山峰也不再披雪,冰川滑移留下的痕迹现在是一览无余。
从然乌往前走不了多远就可达米堆冰川的沟口,这时一个名声崭露的冰川,不但漂亮而且离公路还蛮近。估计快要收票了吧,现在正在建一个大门,神州大地常见的那种。让人觉得很无奈。
然乌到波密一路是伴帕隆藏布而行,所以也是起伏最小的一段。沿雅鲁藏布江峡谷上来的印度洋水气,使得波密林芝一带林木繁密,这路走起来是轻松怡人的很。
波密到林芝一共350多公里,先后要经过120倒班、通麦、通麦大桥、易贡岔口、排龙、鲁朗、鲁朗林海、浪拉山、南迦巴瓦峰等关键路段、著名景点和看点。
从川(滇)藏线过来,看见林芝(八一镇)这样大城市,还真有些不适应了,城市又大又新,是最不像西藏的一个地方。
山南之旅
山南之旅其重点是拉姆拉神湖和雅垄河风景区。雅垄河风景区是西藏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南地区政府所在地泽当就座落在这里。这一带是西藏文明的发祥地,在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迁往拉萨前,泽当是土蕃王朝的所在地。
林芝 九月六日
过尼洋河大桥后左拐,就开始踏上山南之旅。起先是沿着青青的尼洋河,到米林前两河归一,江水自然也就变浑浊了。山南线为省道,过米林机场后不久就是土路了。该线即将开始维修,预计2007年全面铺开,今后就是柏油路了,这条路的特点是朗县以东由于峡谷宽阔,沙化路段很多,最长的沙段能长达100多米。而朗县以西由于峡谷收窄,道路也变窄,沙路基本没有,临江路需多加注意。从米林到朗县在道路旁、山坡上、河谷里能看见不少的柏树群或稀疏的柏树,有的树树干非常粗。
林芝出发后中间在卧龙过夜,第二天到达加查县。加查很小,县城西口有通往去崔久乡(琼果杰寺、拉姆拉错)的沙石路,现在可驱车直达神湖。崔久乡以下的路好走,风景也很好。以上的道路迫于地形和建路成本,道路上升极快,大多数的拐弯都是胳膊肘弯,嘉陵125在这里可是费了大劲了。(海拔高,坡度很大,转弯半径却很小)
琼果杰寺由二世达赖主持修建,曾是二世达赖的夏宫。到五世达赖时扩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的建筑群,可惜现在已基本全毁了,留存的寺庙很小。在盘山路上可以俯瞰寺庙的原先的轮廓。拉姆拉错是西藏著名的观相湖之一。拉姆拉措藏语意为“吉祥天母湖”,湖面海拔5000米,独特的海拔、地质构造与气象使湖面上显现各种奇特的景象,是观湖寻找西藏高僧转世灵童的神秘之湖。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她能显现你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藏族佛教徒视能朝拜此湖为幸事。神湖很小,以至于小的很经典。
加查到泽当要离开雅江河谷翻越高大的加查山(也叫布拉达山),在我的意识里觉得加查山也许是各条进藏线路里,路线最长的一座了。(指攀到山口前的盘旋)可不止四百旋,大有绵绵不绝的感觉。回来后看资料,从加查到山口大约55km,山口海拔超过5000米。翻过加查山后一路下坡,到一个岔口后走右边的路沿河谷去曲松县。到达曲松后道路全部铺了油,驰骋下去就是桑日、泽当(乃东)。
琼结有藏王墓,但好像县城边的寺庙和山坡上的城堡遗迹应该更好看一点。雍布拉康不大但是泽当的王牌景点之一,坐落在低矮的山峦上,显得分外的别致,它可是西藏的最古老的一座宫殿式建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昌珠寺已其拥有的镇寺之宝――珍珠唐卡而闻名,但不大点的寺庙却要价70元RMB,实在是不值,谁原意谁就看吧。
从泽当,经过扎囊、贡嘎,一直下去(不过雅江大桥、曲水大桥)翻上甘巴拉山口就可以看见地道的羊湖,然后沿着湖边过去可达浪卡子(县)这一路全是柏油了,而且还伴着湖。
浪卡子至江孜100公里,眼下正在修路,中间多次被请下路基(因桥涵施工)走便道,实际上就是过河了,在这次居然还有要顺着河走的路段。途中要通过卡如拉山口,卡如拉山又称卡日,是羊卓雍错与年楚河的分水岭,也是山南地区与日喀则地区的行政分界。其主峰宁金抗沙峰高7191米。公路旁有一处离公路很近的冰川。
江孜最出名的是抗英古堡与白居寺,都很值得一看。
9月14日从江孜经日喀则、曲水到拉萨用了一天,途中还拍照游玩,天没黑就到达市里,然去八角街看人,到玛结阿米去用晚餐。
15日去托运摩托车,拉萨的货运正打对折,托车回京仅371元,拣了个大便宜。
16日我们和越野摩托在拉萨火车站分手,他又是一个人独骑回家……
(照片见图片版)<br/><br/><br /><strong>附件</strong>:<br /><hr size="1" noshade="noshade" /><br /><br /><img src="/image/filetypes/jpg.gif" alt="jpg" /><strong> ac03.jpg</strong><br /><img src='/uploads/newbb/53164_45991430e82a0.jpg' alt="绿野户外网"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