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潭。康熙年间知县范景和留诗云:“碧泓丹岩下,流源来山深。霑镜入峰壑,荡池逸仙音”
八勇士纪念碑。1947年,解放军太行七分区49团为保卫西坪粮库,与国民党军激战于太平崮。断后的闫金保排为掩护主力撤退,最后仅剩8人退到三潭之上,腹背受敌,弹尽无路,抱枪投潭,后一人被脱险归队,七人牺牲。此战役解放军烈士尸体被山民浅埋在三潭附近,解放后才被原部队找到运回。李向阳的原型,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题词:“勇士屹立太行头,浴血奋战杀敌寇。弹尽粮绝无退路,一跃黑潭写春秋。”
鸡冠山水库(柳叶泉水库)柳叶泉。分南北俩眼泉,优质矿泉,清冽甘甜,骑协不少老同志骑车至此成桶成桶灌水回家饮用,每周往返一次。
送经碑。明万历年间所立,明神宗诏令为石门上庙颁金捐金。
石门上庙。附近地处豫晋古道,为一山间古镇,一年一度二月庙会,人潮如涌,车水马龙,香火沿袭六百年,1939日军进犯石门抗日根据地,焚毁殆尽。遗存王母娘娘洞,送经碑,古石狮,朝阳宫等。
西坪村姚家祠堂,姚家墓地。姚学瑛,山东巨野人,清康熙年间宦官世家,祖父姚迢远,父亲姚裕昆自顺治年间起都曾任封疆大吏。姚学瑛自知县起身直至陕西布政使,护理巡抚。祠堂供奉姚公像“浴马图”和乾隆给姚公的圣旨俩道,祠堂前俩棵百年白松,为太行山稀有树种。当地传说清光绪十四年,姚学瑛之子带人自山西一路寻找风水宝地,一日至太行南麓石门沟夜宿,俩次梦见白羊成群似白云在石门沟某处聚集。责令风水师认真查勘,遂找到宝地建墓。该风水师因识破天机逐渐失明,后偷偷叫其徒弟破坏了姚家风水,所以姚家逐渐败落,最后姚学瑛引受牵连,举家被抄,吞金自尽。当地又一传说是因姚家坟地附近有四个村庄,东坪,西坪,南坪,北坪,四坪拱卫,姚家为求风水“四平八稳”请四个村子的当家的聚会,想在四处都置办房产。由于怠慢了东坪饶家,不肯出让吉地。最后差一角不平,最终导致姚家败落。
南坪村。高而望,酷似一只探河汲饮的乌龟,小山为头,四岭为足尾连西山,北部丰满,南坪村西自然竹林,郁郁葱葱。中秋之后,千万只乌鸦成群结队栖息。黎明噪噪,呼啸而成群越山而去。
南坪村到枣树沟一带。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带。深山里腐植层较厚,野生菌类,野山药,灵芝,黄精等比较常见,但是需要你认识它们。泉眼较多,溪水泉水潺潺不绝。沿途路旁附近经过3个泉眼,泉水均可直接饮用。(注意只可以直接饮用从山体里面流出的被土层自然过滤过的山泉,不要饮用流淌的地表水)
寨门村。(已经废弃了)明末杨姓一家躲避战乱,走到此处见竹林深处山坡有泉眼一个,遂在此安家繁衍。清末杨姓家族一门三代出了5个秀才(有说俩代出6个秀才)顿时在辉县出名。抗战时期,石门根据地司令部就驻扎在寨门,由于那时候植被茂密,竹林绵延百里,便于掩护。日军一部骑马突袭寨门,但在寨门附近的竹林里面迷路找不到进入寨门村的路,只好退出跑到枣树沟烧房杀人泄愤。现在寨门村已经废弃,也很好找,竹林和树木砍的差不多了。
枣树沟龙口瀑布。古树参天,飞流直下,如织如帘,鲜为人知。清诗人孙正用偶然游此所写《游石门望瀑布》。龙口瀑布比较高,落差较大,但是水流不稳定,枯水季节瀑布小的随风来回摆动,人在下面可以冲凉,站十几个排一排,瀑布从左到右按时来回一遍。进入雨季,水量充足,轰鸣下泻,人都不敢靠近。进去就得被水流砸趴下。龙口瀑布右面有个小瀑布再右边羊圈附近岩体下面有我上回用枪刺掏出来的一个泉眼,水流和家里的自来水管打开了一样,完全可以解决做饭需要。但是建议不要在龙口附近安营扎寨,有野兽,豹子一般不下来,但是野猪天天打这儿过,找地枣吃喝水。野猪蹄印见过俩次了,都是新鲜的,估计听到人声就避开了。对了这片附近野韭菜遍地,香芝麻叶树也不少,还有几棵野桃树,野桑树估计都能摘果吃了。
村西南沟北坡举世罕见风洞六孔。空穴穿风,冬暖夏凉,夏避暑冬取暖,悠然自得。
当地民谣“一龛井,二龛塔,三龛韩姑娘,四龛活菩萨,五龛老雕窝。”各为景点。啥意思,我也不知道。自己问吧。
攻略:最近的路线。从新乡市开车直接去往八里沟风景区(不要提前走去石门店那条岔路,那样绕远了)途经新乡市作家写作基地后100米在一个右拐弯处下土路,直往柳叶泉水库的大坝,从大坝上直接到达石门店(注意该小水库大坝只能通过面包车,中巴以上可以和人商量停在写作基地里面),先去柳叶泉再去三潭,如果三潭水大无法涉水爬过突兀的巨石,可以上坡去看烈士纪念碑,从碑亭俯视三潭,然后上路往右去看送经碑和朝阳宫和其他遗迹,再去西坪看姚家坟(离活动的中心路线较远,可以酌情选择去不去),从朝阳宫附近几处新修未完工的庙宇后面直接爬个山坡只取南岸村然后通过南岸村上去枣树沟的正路,(也可以全体乘车从送经碑附近往左走上去枣树沟的正路)然后到南坪竹林休息。南坪杨家是论坛活动基地有牌子,可以在那里吃午饭,有住宿可以住8--10人。价格参照附近的景区自己谈。可以让老杨联系买野山药,野木耳,野菜,草鸡,芋头,蜂蜜,如果碰巧可以遇到山民卖猪獾野鸡之类的。如果是俩天的路线可以在经过杨家竹林之后前行大约10分钟路下面的一处平整的人工种植的杨树林里面安营扎寨,扎20个帐篷没有问题。这个树林很干净平整一条人工修葺的饮水渠从树林一边流过,流淌的泉水潺潺幽静,夜里听着入睡比较得劲。(别找错树林其他树林有坟不适合扎营)篝火晚会让老杨安排场地和找柴火,不要自己找地方搞,已经是林区了不准随意生火,老杨的儿子就是护林员。车子可以直接开到枣树沟,然后开始上更高的山,进密林去龙口瀑布。以上路线如果不认识路,自己根据提示去问。
其他提示:这个路线的景色基本适合普通驴友,没有大山大水,都是小家碧玉的风范,强度一般,景点一般。整体感觉是秀丽温和不是穷山恶水的那种。也没有什么让你感动的涕泪交加的东西,也没有啥让你一瞅就心潮澎湃的风景。平平和和,就是让你休息放松一下。
全文完。
声明:感谢辉县作家王保银先生,部分资料出自王先生的《那山 那水 那情》文集。
可以安排篝火,玩水,登山,速降。俩天比较休闲,一天得精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