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哈雷:太行山纪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8:19:51 | 只看该作者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19日,又是一个早起的早晨,5点半就被郑州民航酒店服务员叫醒,9点10分从郑州起飞到达长沙机场。我这个离群多日的孤雁和团队在此汇合。今天算是真正结束了太行山的采访工作,和从福州飞来长沙的杂志社人员一行27人一起抵达凤凰古城。
    神秘的湘西古城,向往许久的地方,沈从文的家乡,在他的笔下,这座僻远的边城从容平静,质朴原始,是我喜欢的那种农耕时代的纤尘不染的美。沈从文说,湘西这地方的光景静美而又略带着忧郁,随意切割出一块来钩勒在纸上,就可成一绝好的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一个人若沉得住气,在这样的情境里,即使不能将自己的人格全部融化,至少可以暂时忘掉一切人世的营扰。就因为沈从文这句话,让我想了湘西20年。
    长沙过来一路往西7个小时车程,大家对湘西秀丽的丘陵地貌和郁郁葱葱的植被称赞不已,然而对我来说似乎总缺点什么,提不起我太大的兴趣。我想一定是这些天在太行山巍峨峻峭、险恶苍莽的峰谷里穿行,羊肠坂道、古老驿站、高峻静谧的庙宇、精美瑰丽的石刻以及那一部部神奇诱人的古老传说浸淫我的视界;
雄浑大气、纵横奇崛的自然美学依然铭刻脑海,眼前湘西这山峦在当地导游看来已是强人出没和剪径的地段,幽深恐惧,可在我看来都过于秀丽和平缓了。湘西的山峦和太行山比,缺得就是那股劲。
    晚入住高原红酒店,在古街走了一遍,人流汹涌,嘈杂喧闹,哪还能找寻到沈从文笔下的那种宁静忧伤、从容淡然的光景呢?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太行山里,他嵌入给我的深邃久远的记忆,不是一天就可以拔得出来的。于是我想将“历史、人与古道”的第三部分依然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要写的是“太行八陉“中的第三陉——白陉。
    白陉位于陵川县马圪塔乡和河南辉县薄壁镇后的南关山交界处。河南人认为此处应为《吕氏春秋》所说的孟门山。这儿有个从太行山流下来的磨河冲出的大裂谷,古白陉的孟门隘口即在此。原古白陉之孟门隘口,两山耸峙,宽仅2米,当地人称“没牙豁”,地势险要,古为晋豫交通要冲之一,因其紫色霞石遍山,又称紫霞关。由于屡遭洪水冲蚀,加以年久失修,后渐少行人。其实,我们实地察看,它基本都在陵川县境内的黄围山腰处,下面就是“黑毛大峡谷”,现修了一条公路,所以古道才开始荒废了。“黑毛谷”两峰相携,最窄处仅十米,确实十分险峻,称它夹皮沟也不为过。  
    但当地人还另有一种称呼,叫它为十里河大峡谷,白陉古道就悬之于十里河大峡谷的上端,该峡谷长约10华里,是南太行最窄最险峻的深谷幽峡,峡谷蜿蜒,峭壁耸天,上下落差最高处达300余米。白陉古道盘在十里河大峡谷的峭壁中部,被称为“悬天古道”,是太行八陉中目前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古马古道。现在栈道上还留存着多处马蹄印,古道总长五公里,宽2米,由七十二拐和古栈道两部分组成。其中七十二拐,利用山峡地形,采用“72”拐的构筑形式,将客商逐步送上200--300米的山巅,设计和施工之巧妙,在我国堪称独一无二。
    黄围山风景旅游区张经理带领三个壮小伙子背着摄影器材和我们一同穿行了这条古道。一踏上古道约30多米就见一座桥。上面写着“晋南第一桥”,传说是一位寡妇修筑的,这是明朝时候的事了,这个妇人的丈夫是个商人,到河南时路过这里的拐弯处,里面路狭草长,是强盗蛰伏的好地方,她丈夫遇害后由她打理商务,后来发达了,为纪念丈夫也为乡亲的平安,她出资在这里修建了这座桥。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白陉古道上荒草萋萋,现已罕有人迹。老秦说,古道一直走了2600年,他这一生有三次来到这里,1968年以前这里的人还走这条古道,那一年他送哥哥回部队时也走过这条路,那时的白陉古道可不像现在这么落寞,一路上不时会见到脚迹匆匆的旅人。现在除了游客,已经没有人为了赶路走这条古道了。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当我们走到了白陉古道保持完好的“72”拐时,更是被它所慑服。这一条在峭壁上修筑出的下山道路,一共有七十二个弯道,它潜于浩荡的太行山脉2600年,一定几经多次的破损和修复,但一直都是山西通往河南辉县的重要关道,这岂止是一条石板路,它也流淌着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华夏文明看山西,别以为山西只有煤,山西还有这么美的大好河山!”曾经在山西就任省长的于幼军曾这么感慨地对记者说了这么一番话。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古道沿途残存着历史的遗迹,吸引了老孙他们的眼球。
    古道位于山西省陵川县东南25公里马圪当乡境内,景区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现在是由陵川县煤炭运销公司管理,他们于2004年8月19日同陵川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为期50年的经营协议。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走过了“72”拐,还没下到山谷地,迎面遇见双底村的一位村民,他正从地头回家,他家住宅是一个“四合头”的“簸箕院”,太行山人家常见的那种砖包楼房,生6男1女,只有小儿子34岁了还没成亲,儿子在外打工,住的就显得宽敞。我们看到他家墙外一台石碾,是这晋东南常见的磨玉米农具,我们上前和他答讪,知道了他叫李志喜,76岁了,曾经在马圪塔乡担任过副乡长,这座房子是土改时分给他的。他是生产能手,曾经被誉为“花椒生产大户”,现在就承包后山古道上的一片林,种了一万株树木,大多是核桃树。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太行山纪行(七):历史、人与古道之三
    赵根保的儿媳妇叫赵东玲,43岁,她的儿子就在黄围山景区上班,今年准备结婚。这里的风俗是闰月年,闺女的娘家要给父母亲送麦子白面狗子糕,摆在水缸上的这些糕形态逼真,生动可掬。
     双底村背靠黛绿色的群峰,面对清清龙潭溪水,离村不远有一片洋面在300亩以上,这在晋东南峡谷地带是很罕见的,有“小江南”之称。这时正是麦田金黄,杏果成熟的季节,也是游人最多的峡谷旅游季节,但这里旅游还是初萌时期,除了我们就见不到其他驴友,所以,对于我们的到来,全村人都很好奇和热情。
    文化学者冯潞说:太行山南北延伸1000余公里,气象越来越大,呈现出一种天大气象;其景致也愈往南愈精彩,而到陵川境内时,宛如小伙子发育,到了青春期来临,终于出落得英气勃发起来。陵川山水之好,在太行一脉首屈一指,像棋子山、黄围山,马武寨,陵辉路,东双脑峡谷,锡崖沟,白陉古道、黑毛沟,抱犊寨等等。最经典的当属1665米高的王莽岭,4A级景区。2008年8月,我在山西卫视“精彩山西”节目中为之做过广告,誉之为“北中国山地之魂”。能与之媲美的,恐怕唯有与陵川毗邻的河南修武云台山。登临此山,你会不虚此行,也许明白太行山被称作是“民族脊梁”的内因,也会想到桂涛声为何在这里才能写出抗日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实在与王莽岭“峻及于天”的气势分不开的。  
到院子里的树上采了好多的杏子分给我们,吃了酸牙,只好悄悄把半颗连核埋到了后院的地里。我无端地想,也许下次有机会再来,这里也会长出一棵我种下的杏树来。赵大爷主业是养野蜂,那屋顶上的野蜂窝一年给他带来不少的收益,难怪把镜头对着他时他会笑得那么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8:20:38 | 只看该作者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关于太行山印象最深得当属毛泽东的《老三篇》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个叫愚公的老人,每天带着自己的孩子挖山不止,要用双手靠子子孙孙的努力把档住门前的太行山和王屋山搬走。或许现在太行山这千沟万壑就是当年愚公和他的子孙挖出来的?当然,这仅仅是寓言故事。当我看到了红旗渠,我开始有点相信这个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是真的,它不流传于泰山,不流传于华山或黄山,却在太行山流传,是因为这里的人们也真够倔的,或者说坚韧不拔,或者说是“一根筋”,他们宁愿不去走捷径离开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无视“智叟”的嘲笑和劝说,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三年里,勒紧裤带,逢山凿洞,逢沟搭桥,在太行上上开掘出“天下第一渠”,一道1525公里长的中国水长城。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红旗渠的建成,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5万人喝得上漳河水,2060平方公里林县土地上藤长瓜甜;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关于它的赞美之词不胜枚举,除了以上提及的:“中国水长城”、“天下第一渠”,还有“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等。据说,曾有外国友人看了红旗渠惊呼:“啊,地球上的兰色的飘带!”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看了更是赞不绝口,称赞其“百闻不如一见,我这次一看,红旗渠真伟大!”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红旗渠以柱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候壁断下。靠一锤一钎一双手,硬是在坚硬的山腰崖壁上凿出一条天河来。“红旗渠纪念堂”边上一个小卖部里,牛拴凤告诉我,她的父母就是这道渠的修建者,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投入到了红旗渠的建造大军中,今年七十多岁的父母亲,常常有事没事都会来这里走走,看看渠水流过,抚摸着一砖一石,心里无比舒坦。
    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不仅有雄险的自然景观,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国际国内素有很高的知名度。仅干渠以上建筑物就有722个,其中著名的十余处工程,如红旗渠源、青年洞、空心坝、总干渠分水闸、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红英汇流、桃园渡槽、曙光洞,夺丰渡槽、水力发电站等,均可作为一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红旗渠风景区1991年对外开放,由青年洞景区、红旗渠纪念馆、分水苑和络丝潭景区组成。青年洞景区位于风景如画的太行山腰,修筑于峭壁之上,飘荡于云崖之间,山渠交融,颇为壮观,更有江泽民、李先念、郭沫若等领导题词摩崖石刻点缀其间,为山增色———悬挂于山腰的红旗渠,气势雄浑,宛如一部交响乐萦回耳际;堪称“太行一绝”的一线天,幽静深邃;横跨两山之间的步云桥,举步惊鸿;下山滑道,轻松刺激;绝壁栈道,叹为行止;青年洞中,游艇穿行,游人可尽情体验“天河荡舟”的感觉。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从红旗渠索桥往前几十米,就是横挂于山峰中的“步云桥”,桥头上面有幅对联“春风扶我腾云过,禾山迎宾驾雾行”,在山风浩荡中,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伫立桥中央,可尽览春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满山;继续登高眺望,三省风光尽收眼底。游人可通过“领袖路”、“创业路”、“风光路”、“探险路”、“天河荡舟”等五条旅游线路,来满足不同的旅游兴致。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络丝潭景区位于浊漳河天桥断处,这里有独特的峡谷风光,更有神奇而美妙的传说。河水从峡谷断崖上飞泻成瀑,如白马玉龙,咆哮翻卷,坠入水深百米的络丝潭。尤其是夏季多雨时节,河水暴涨,跌落峡谷,声若雷鸣,其势状如壶口瀑布,蔚为壮观。峡谷之上架一铁索古桥,连通冀豫两省,天桥人行桥上,宛如九霄步云。侧观飞流狂涛,俯看深涧幽潭,彩虹飞挂,情趣无限。峡谷南侧,激流淘出天然石洞,鬼斧神工,深达百米,沿螺旋梯拾级而下,直达神龟洞,传说神龟专此解救落水生灵,故有“看了络丝潭,何须到江南”之说。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红旗渠风景区成立十余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景区开发与建设,使整个景区真正达到了天然育景丽质与人工妆点胜迹两种造景因素的完美结合。2002年7月它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定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2003年元月通过《中国旅游报》评选,荣膺2002年度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1月22日,国务院发布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红旗渠风景区为龙头的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名列其中。
    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一一红旗渠展示着林州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闪烁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红旗渠风景区以其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雄伟独特的自然风光,舒适方便的旅游环境,温馨周到的人性服务,吸引着四方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可以使人的情操受到陶冶,斗志受到鼓舞,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充分领略到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
    我们那一代人都知道,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是著名的引水工程。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在《国家地理》“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林县的太行山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峡谷”之一。
    2009年6月16日,我们探访了闻名中外的“红旗渠”和南太行大峡谷风景区。一路上我们为雄伟壮丽的太行风光所折服,为瑰丽如画的峡谷山水所倾倒,为林县人民在上世纪70年代开凿红旗渠的伟大精神所惊叹。我相信我同行的摄影师的镜头一定会留下了如诗如画的景色——一个实用性的工程开发,不仅哺育了林县大地一草一木,也给山川留下审美价值极高的人工美景,更给后人铭刻深厚的精神风貌。
太行山纪行(八):红旗渠,复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红旗渠蜿蜒曲折盘踞在大山之间,与太行山美丽的风光融为一体。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修建红旗渠的艰辛与伟大,感受到太行山人热血铸就的渠魂。但是我宁愿相信这是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延续,亿万年的滴水穿石,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面对横亘的太行山,我心灵深处感知到了它的庄严、静穆和深邃;而面对环绕在太行山腰上的这条人工绶带,我更感到了生命的伟大和不屈。在巍巍太行山,现代文明不断征服大自然的同时,给我展示缠绕在山体中绝美的山魂;却仍然留下了像大峡谷这样壮丽的原始洪荒,使得我不禁要去赞叹大自然的无所不能,也唤起我更多的好奇心寻找机会去窥探大自然的种种隐秘。
    昔日的林县已经改称为了林州,愚公移山似乎已经发黄的寓言故事在这里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