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民工张富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民俗] 盘点家乡济宁那些逃过拆除命运的老建筑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44:42 | 只看该作者


塔身上的崇宁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5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0 16:53 编辑

(四)慈孝兼完坊
这个石牌坊立在济宁一中和霍家街小学的地盘儿中间,而这条街叫翰林街。夺麽有文化底蕴的街名,实在是反映出人民对于读书写字参加科举光耀门楣的美好向往啊!而从此街向西走五十米,便是旧时济州县衙所在。也就是说,古代这边一定住的都是有文化滴银儿,也就是高档生活圈、富人区了吧,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实乃风水宝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5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0 16:57 编辑

慈孝兼完石坊座落在济宁中区翰林街南首,门楼式,全石结构,3层圆透高浮石坊,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旌表诰封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敕建的“节孝坊”。乾隆版《州志·列女上卷二十九》中记载,孙氏,王怀远妻,康熙三十年(1691年)夫亡,守志奉抚三子成立。雍正十三年(1735年)有司奏请旌表,乾隆二十一年奉敕建造。
第二层正中因有工部郎中史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而得名。石坊三楹四柱,面阔8米,进深2.7米,高7米,正中一层飞檐,两侧楹各为两层飞檐。均以仿木斗拱承托,檐角备垂风铎。各层顶脊为仿瓦垄起脊。上层正中悬有镂空滚龙镶边,上刻“圣旨”的竖匾一块,匾下为高浮透雕二龙戏珠图案条石,中层横条石刻有“亲井臼”、“奉老母”、“教子读”的三组人物故事画面。再下即第三层,其横条面上镌刻“旌表诰赠奉直大夫王怀远之继妻诰赠宜人孙氏节孝布政司理向加二级男浚冢孙监生世隆监造”文字。支撑全坊的4根通天石柱,中间两根之上,正面刻“天姥三贞垂万古,女宗九烈表千秋”,后面携“柏节凌霜经四起,兴风寒袒抚三级”对联。4根石柱前后两面,分别用青石圆雕8只石狮牢固着柱石及其底座。中间4狮背驮形象不一的卫士,两旁4狮,一对系吻抚仔兽狮,一对系滚球狮,神态备异。坊脊上还饰有排列有序的叱吻、走兽、飞禽等。

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五月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5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0 17:03 编辑

(五)太白楼
仄就4高大上的太白楼它好像也算个事业单位儿啵这里也供养着几坨装神弄鬼的土鳖艺术家呢。
仄就4高大上的太白楼俗称济宁市最早的广场大爷大妈休闲娱乐指定地点。太白楼隔一条马路就是古运河,可以想见古代登高楼而望远,天黛水碧,千帆竞尽百舸争流之情景!但是只是古代。
而今一切都不存在了。我们的dang把一切美景都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58:20 | 只看该作者
太白楼在中国一共有四处,分别是济宁太白楼、马鞍山太白楼、歙县太白楼、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李白故居太白楼。四处各具风格,济宁太白楼肃穆沉静,马鞍山太白楼庄严辉煌,歙县太白楼古朴素雅。其中李白在济宁生活二十余年,日日在太白楼上饮酒赋诗,李白在此得到玄宗皇帝的征召,受到玄宗皇帝的赐还后又归于此。所以济宁太白楼与李白最为密切。

太白楼位于济宁市中区古运河北岸,太白楼路中段路北。太白楼名传于世千余载,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历史文化名楼论坛上,济宁太白楼被纳为第14名新成员。

点评

去过马鞍山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1 16: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58:41 | 只看该作者
太白楼即“太白酒楼”,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原址坐落在古任城东门里(今小闸口附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移家至任城(济宁),居住在酒楼之前,“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李白去世近百年时,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吴兴人沈光过济宁时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作《李翰林酒楼记》一文,从此“太白酒楼”成名并传颂于后世。宋、金、元代对该楼都进行过重建和修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开凿济州河时,任城城池北移今址,明代初期城墙易土为砖。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591年) ,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太白楼,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门城楼东城墙之上(就是现今的地址),并将“酒”字去掉,更名为“太白搂”,留传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5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1 18:30 编辑

600多年来,由于长年失修和历次战争,遭到一定破坏。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重建后的太白楼共占地4000平方米,连同台基,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墙上,坐北朝南,面宽7间,东西长80米,南北进深13米,高15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青砖灰瓦,朱栏游廊环绕,斗拱飞檐,雄伟壮观,系古楼阁式建筑。楼体为两层,楼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楼门向西,环以围墙。四周院内,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砖铺地,花墙环绕,台阶曲折,古朴典雅。二层檐下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人所书“诗酒英豪”四个大字石刻,字体丰硕,道劲豪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线镌刻的“三公画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贺知章在右,线条流畅,体态浪漫,风流典雅。北墙上还镶嵌着两副对联,引人注目。一联是罗振玉所书:
把酒临风看带郭 千家何处青山留谢朓
登高望远指布帆 一片当年春水别汪伦
另一联是王以敏写的:
青天骑白龙 我欲因之梦吴越
长风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5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1 18:30 编辑

一楼正厅中间还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上方横匾“诗仙醉圣”,两边对联 是“豪饮吐万丈长虹,醉吻涸三江之水”。四周墙壁上书有李白生平介绍。二楼大厅现为书画展览。
楼的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和唐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搂》等刻石碑碣40余块,还有珍贵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楼内藏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醉书的《清平调》三首狂草横轴和乾隆时期曲阜的孔继涑摹李白笔迹刻石《送贺八归越》诗贴,还陈列有明代祝允鸣于书的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另外还有历代名家编撰的李白集和文章,以及当代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作品。198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李白纪念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7:0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1 18:24 编辑

登楼晚眺,高楼耸立 ,车水马龙,济宁市容,尽收眼底。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雨中登太白楼》诗曰:
开元陈迹去悠悠,犹有城南旧酒楼。
吴语曾呼狂太白,洛阳何必董糟丘。
龟凫缥缈当窗出,汶泗苍茫绕槛流。
眼底无人具宾主,任城烟雨可怜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7:10:35 | 只看该作者
假期有限,只转悠了市区内的古迹。倘有时日,会将整个行政区划内的估计都拍一遍。而这一天,也不算远了。敬请期待。(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