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户外转山 于 2014-10-27 10:07 编辑
位于河南省辉县市黄水乡龙水梯村后的白云山下。关于白云龛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山得名,另一种是说龛内有一山洞,传说洞内住着一位白云仙姑,她会布云播雨,故洞称白云洞,龛称白云龛,据说白云山也是以此得名。
白云龛,海拔在1500米左右,坐北面南,三面环山,背风朝阳,群峰耸立,云雾缭绕,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龛深10余米,宽50余米,龛内锈满了钟乳石,有的如龙似虎,有的似凤如鸡,等等,各种造型逼真,千姿百态,像一道艺术长廊。佛爷洞依山而凿,内雕石佛一尊;天然十二圣母洞,巧夺天工。这个洞原名叫白云洞,相传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心地善良,婀娜多姿的白云仙姑,她来往与高山和峡谷之间,为人布云遮阴,呼风唤雨。一天忽然被一阵悠扬的笛声所吸引,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英俊少年牧童。从此,她与这位牧童相爱了,但是不敢自作主张,便诉说与她的母亲白云圣母,其母一听大怒道“一个天上,一个人间,怎能婚配?”随叫鹤童将白云仙姑锁在了白云洞内。再说痴心多情的牧童不见了白云仙姑,来到了白云洞前,不吃不喝,整整等了一百个日日夜夜,变成了一块巨石躺在洞前。白云仙姑得知牧童死去,也哭了整整一百个日日夜而去,但她那个婀娜多姿娜的躯体,像朵朵白云叠印在这块巨石上,被称为云石。 这块云石,后被一位仙人放到游人汇集的百泉,至今还竖立在湖内的船房门前,让人们怀念这对忠贞不屈和痴心多情的恋人。自从白云仙姑变成云石后,这个洞便被十二圣母占用,改称“十二圣母洞”。现洞内雕塑十二圣母彩像,个个神采奕奕,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龛内寺庙,设计精巧,布局紧凑,自然环境堪称一绝。身临其境,犹如步入仙境一般,有一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之感。寺庙建造年代不详,但从存留的一块明代残碑得知,过去这里是修身养性之地,实乃一处仙境佳地。
有关这里的传说很多,相传盘古开天辟地时就住在这里,后来佛爷也来到这里居住,说这里是洞天福地。还传说这里有一明代的透凌碑,内藏一颗透明珠,对着它可以看到新乡和黄河,后石碑被南蛮先生打碎,盗走了透明珠。这里还有一口大铁钟,声闻数百里,传说站在黄河边还能听到钟声,凡能听到钟声,都可以保佑平安,后来这口大钟和透凌碑都成了神仙,钟为女性,碑为男性,结为夫妻。自从透凌碑被打碎后,这口大钟就飞走了,传说侯赵川大佛殿的那口大钟就是这里的,上面还留有和尚敲钟的痕迹。又传说白云龛里有一台红漆香炉,香炉上写有一谜语:“南七里,北七里,金香炉在七里。”很多人都想得到金香炉,但都不解此谜,只能解开前两句,说是南北各有一村离此七里,就是后句“在七里”就解不开了。后来又从南方来了一南蛮先生,看了这句谜语后,抱起香炉就走了。原来金香炉不再“七”里.而是在“漆”里,“七”和“漆”是谐音,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可想得到香炉的人却已晚矣!
白云龛内的寺庙称无坏寺,顾名思义是说这个寺不坏。过去这里香火极盛,前来求佛拜药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有的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这里确实是一处修身养性的绝妙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