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y_吉瑞 于 2014-10-28 09:34 编辑
一图说事:2013年12月20日 11:00 拍摄于海南槟榔谷。
黎族妇女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传统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在黎语种叫“打登”或是“模欧”;海南汉语角“秀面”和“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据说已经延续几百年。关于为什么纹身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是说旧时,男人上山,女人在家担心土匪掠走。不过现在年轻的女人都不会纹身啦,见到有纹身妇女的年龄段都有八九十岁。此片为织造黎锦一位老者起身的瞬间。
黎族纹身的过程文身一般首先由施术者用树技草棍或鸡毛蘸染料,在被文者的待刺部位绘好花纹图案,然后进行文刺,也有少数熟练的施术者文前并不绘图案而直接进行。文刺时,施术者一手持藤刺,一手握拍针棒,沿图案纹路打刺。藤刺刺破皮肤,擦去血水,在创口处立即涂上染料。待创口愈合脱痂后,即现出永不脱落的青色花纹。有的为了纹饰清晰,要重复打刺二至三遍才能完成。文身多选择在农闲的旱季和节日期间。此时一般气候干燥凉爽,伤口不发炎溃烂化脓,容易愈合。这时人们也不会误工。黎族妇女文身是从6~20岁开始的,多数是由10~15岁开始的。据不完全统计,40%的妇女是从13或14岁开始文身的,近20%的妇女是16~18岁开始文身。20岁以后开始文身的比例很小。但无论是哪个年龄开始文身的妇女,几乎是结婚之前文完。 妇女文身没有专门的场所,一般是在女子居住的“隆闺”内或在家中进行。文刺时,除女亲眷或女友外,他人不得在场观看。个别地区也有在门前文刺,不避外人或男性观看。 文身所刺部位也有一定次序:脸、背、胸前、腿、手。所刺花纹以圆形和曲线形特别丰富为其特色。从脸到脚的文身过程,都是分别进行施文的,用几年时间分段进行,这样做可以缓和或减少痛苦。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 总规划面积5000余亩,地处三亚市与保亭县交界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距三亚市仅28公里。这里被誉为海南文化的活化石;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槟榔·古韵》更是黎族生活的一个缩影。
投稿须知:http://bbs.lvye.cn/thread-1042561-1-1.html
照片大小:1500 X 1000 像素(原片3827X2592,点击网页图片,放大浏览)
拍摄数据:(F8, 1/60, 75mm,ISO400,EV0.0,NIKON D80)
推荐介绍:原作
作者介绍: http://sns.lvye.cn/home.php?mod=space&uid=951343&do=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