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北大山鹰社】走进长江源——各拉丹冬攀登行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6: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7日晚老队员开了个很长的会,讨论之后的安排,主要争议点在于是否就此结束攀登第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山鹰社在暑期登山中一般将攀登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适应阶段、运输修路阶段与冲顶阶段,。阶段的任务是高山适应与路线侦察;第二阶段开始将队员分组,进行修路与物资运输的任务,往往是为期最长的一个阶段;第三阶段便是分组冲顶了。今年的情况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是进山日期有所延误,其次一方面是C2以上的路线状况尚不清楚,另一方面大部分队员适应较好,已提前开始进行物资运输。最后老队员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决定采取折中的策略,模糊化前两阶段间的分界,亦不在第二阶段进行全队分组。8-11日攀登队长二黑带部分老队员上山,主要任务是建立C2营地并摸清C2-顶峰的路况;9-11日我和剩余老队员带新队员上山,负责后勤与修路物资的向上运输,并接应配合二黑组。
攀登适应阶段至此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6: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将连续更新,敬请关注!

北京大学骆驼登山队2014年各拉丹冬峰登山报告会将于11月14日(本周五)晚7:00 - 9:00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届时登山队全体队员将展示训练情况、攀登线路、登山过程等内容,向社会各界汇报实践成果,敬请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04:长江之水天上来


“在自然的灵光下漫步,做一会儿流浪的圣徒”
学期中每个周二与周四的晚间,在北大五四操场的西南角,会准时响起一首《橄榄树》,歌声并不优美,甚至嘈杂,但却动人,因为歌声充满感情,那是一群豪情之人。《橄榄树》是山鹰社的社歌,唱社歌是日常体能训练的结束项目。“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我想当年山鹰的前辈们大概便是有感于这对生命的追问,才使之成为了的社歌,自问与自省,追觅与探索。三毛的东西我读的并不多,大概是由于其情感太过繁杂细腻,相比之下更喜爱另一位流浪者,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圣人——约翰缪尔,我是最近才阅读到他的作品的,他以宗教般的热忱融身大自然,是个流浪的圣徒。
_DSC2187.jpg
自然的灵光下漫步
因对自然的热忱与崇敬,我们流浪,流浪远方,攀登也正是一种流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攀登第二阶段:运输
2014.0709-12
79日一早,二黑、小小冲、柳神、兰姐与龙舟教练组成的5人精锐小队开赴C1营地,完全由老队员和教练组成A组,这并非山鹰社的常规做法,为了争取进山延误的日程并尽快探清C2之后的路况,效率提升的代价是减少了锻炼新队员的机会。因需携带足够的路绳雪锥与后勤物资,这一天A组的压力甚大,唯一的女队员柳神也超过了20Kg的背负。前一天刚刚完成适应性行走的大部队则在本营修整,准备10号向C1重装运输。
10号赞赞、shy、乔阿姨、张忠义与骆驼阿杰5人留守本营,大部队加斌斌教练共12人从本营运输大量物资至C1A组则从C1出发打通至C2的路段并建立C2营地。
乔阿姨在8号的适应性行走中反应较重,出现了呕吐的症状,9号的血氧与心率数据也依然不理想,注定是不能在第二阶段上山的,也因此承受着较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张中义在9号晚上感到shy则与去年的状况类似,靠嗑阿司匹林度日;赞赞因脚伤的关系决定不再上山,只等最后冲顶阶段一试,昔日卡鲁雄威武雄壮的攀登队长只得在本营烙饼解闷了。A组的负重量比前一天更加夸张,因为又加上了两顶高山帐和之前留在C1营地的部分物资,柳神下山后一直在骂娘,说每走一步都恨不得把背包扔下山,据她估计负重已将近30Kg,远超自身体重的二分之一,这对于身高15的妹子来说确实太过辛苦,可柳神毕竟是神,完全不高反,行进速度依然没有落下,被教练大为称赞。
_DSC2188.jpg
前往C1途中的大部队
队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带B组的,所以这次上山我自然是在大部队中,同行的老队员只有大力和楼楼两人,新队员却有8人,压力是比较大的,好在经过7号的适应性行走大家的脚法娴熟了许多,行走的节奏也把握的更加合适,原本陌生的冰雪环境逐渐熟悉,心态与精神趋于平和稳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能力的提高与成长的确就在一次次的迈步中自然达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2191.jpg
经过融水沟后短暂休息
蚯蚓、超颖与子衿三名女生新队员之前并未上到过C1的高度,因此从换鞋处之上的冰川开始我们做了简单的分组,3名老队员各带一名女生与一名男生新队员,斌斌教练带着体力较好的夏凡与橙橙先行前往C1搭帐篷。与我一组的是子衿与小明,我的节奏是30步一休息,子衿跟着微微费力,后来便由子衿走在前面带节奏,我在最后边走边拍照,这次上山携带的是NEX6微单,挎在腰间取放极为方便,避免了去年登山时始终背着D200却无法掏出的尴尬,虽然镜头的成像质量实在差强人意,不过有所失才有所得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2192.jpg
重装背负向C1运输
这一天我们总共携带的物资大概有3顶高山帐、20捆路线绳、30个雪锥、8袋高山食以及若干炉具等杂物。今年的队员们给力的很,在攀登的Day4便将几乎全部的修路物资背到了C1营地以上,为后续的攀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2195.jpg
过融水沟时陷入软雪
经过了之前连续3天的踩踏,路线上靠近融水沟的雪层变得非常不结实,加之较大的负重,几乎一踩便陷进去,下面是那种雪与水的混合物,运气不好会打湿裤袜,陷得多了倒也不在乎了。斌斌教练是练摔跤出身的蒙古族汉子,雄壮威武,因而也湿的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2199.jpg
C1营地脱装备
队伍抵达C1营地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多,与8号适应行走的速度相仿,但负重大了一倍不止,这说明大家的状态是在提升的。A组也在差不多的时间抵达C2营地,打通了C1-C2之间的线路,架设了大概300米左右的路绳。A组带了两顶高山帐上C2C1营地还有4顶帐篷,我们12个人搭起3顶便够了,4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是比较暖和的。山鹰社一向是拿2人帐当3人帐用、拿3人帐当4人帐用,正如把女生当男生用、把男生当牲口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2202.jpg

在高山营地的第一顿晚餐
我们经常忽略身边的事物
如阳光、树木、花儿或者水
这说明我们过得太幸福
假如我们是处在荒漠上
我们会为这些被忽略的东西流泪
——《阳光、花儿和水》
登山的最美好之处不在雪山上,而是下山后归于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对比感受,就是幸福感。还记得婷婷去年在克孜色勒C3营地的最后一晚说下山后要吃一个月的泡椒凤爪,或许泡椒凤爪便是她心中的花儿了。另一方面,也会怀念山上的某些东西,比如蓝天与队友的真心话。

今年我却十分怀念山上的水,自天上来的长江之水。
高山营地一般是没有水的,吃的是雪,化雪烧水,这也是有一点讲究的,化雪要比直接烧水慢得多,液化的过程需要gas提供大量热能以改变水分子间的结构。化雪时先加入一些液态水,可以大幅提高效率,所以晚上睡觉前我们一定要灌满所有的水瓶,夜里也不敢喝光,足够留待早起化雪烧水之用。
因为C1营地的边上有一条十分之微小的融水沟,涓涓细流,冰冷清澈。若是再有人问为何去登山,我一定会说是为了品尝那最纯净、最接近天边的水。近几年来市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其中便有冰川饮用水这一类,最早的印象是动车刚开通时热炒的“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号称取自念青唐古拉海拔5100米处,还有号称来自4480米天山一号冰川的“格莱雪”冰川水等等,售价着实不菲,据说这些冰川水因氢的同位素含量较低而对人体有益。这些功效的宣传我是不信的,对其是否真的产自高海拔冰川也很是质疑,然而我们在各拉丹冬5600米的C1营地喝到的冰川融水却是实实在在的,市面上任何的水都无法与之相比,经过密实化、冰晶生长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冰川,融化后未沾染一丝尘土,那水纯粹得近乎神圣。说到底,是这水非常人所能喝到,这种美好源于突破常规的新鲜体验,正如行常人不行之路,为常人不为之事。
“西人承不住对平均化日常生活的习惯,发明愚人节,意在穿透荒唐,追求新鲜的经验,确证自已的存在。我们的社庆在这一天,与其说是巧合,毋宁说是向人生的荒谬和自我挑战,我们用意志、热情、行动和狂欢提升我们的存在。”——山鹰七周年社刊《山友》刊首语
我曾在25周年社庆的活动中说过,山鹰社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培养了多少曹俊、孙斌这样的登山运动专家,而是带给无数人以新鲜的生命体验,在不同程度上对视野、胸怀、甚至生命轨迹产生影响,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不计其数而又各不相同的“大牛”般的人物(不明“大牛”真相的群众请自行搜索《发自荒野的情书》)。山鹰社每年入社700余人,有机会喝到5600米冰川融水的却不过10余人,我想我们这些人实在是幸运。与我同时入社的很多小伙伴错失了这段因缘,有的至今依然唏嘘,或许因为这是不可重来或复制的经历,但攀岩、野外、冬训等等是在众人心底埋下了种子的,马大姐上学年游历欧洲没有冰爪也要干上雪山,小白暑期在四川徒步时望雪山而感慨,陆博士和荔枝味在美帝搞学术之余也会进山走走,某岛国归来人士似乎还想着要申请登山呢。人生百态,无不是流浪的圣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2204.jpg
7.11晨雾中出发
10号晚上的组内会议大家纷纷表示状态良好,希望第二天继续上C2营地,但按计划C2营地只有3顶高山帐,满员可容纳12人,A组已有5人在上面了,这意味着我们B组的12人中只能上去7个人,剩余5人按计划在11号下撤本营。大家状态都好的出乎预料,这倒让我为难了,考虑向C2的运输负重,决定3个女生全下,男生根据早起的状态再定。11号清晨630起床,全员依旧状态良好,我只得拉上向博士带着3个女生下撤,上山的机会留给大一的小朋友们好了。

_DSC2209.jpg
大雾中等待
斌斌教练带着6名队员向C2进发了,出发时便已起雾,之后愈发浓重。遥望队友消失在中碛堤前的大坡上,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我们5人暂且留守C1营地,以备在需要时接应上山的队友。海拔6050米的C2营地天气更加糟糕,A组原计划向西北山脊的垭口修路,也不得不留在营地观望了。


_DSC2206.jpg

无聊中萌萌哒的纸巾同学
呆在营地无所事事,实在无聊的很,不知是哪只队员在雪上划了我们几个的名字。纸巾是今年登山队的模特,带上雪镜更加漂亮,果断来一张高特眼睛的赞助照。我与向勇和美希想将C1剩余的3捆绳6个锥背到中碛包上,没走出几步便被叫了回去,是攀登队长不放心留在C1的妹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