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24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穿越鲁班豁,领略太行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5 00:06: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2月25日,登山部落要去登嵩山,因夜里12点就要出发,我嫌太受罪,就放弃了。转而找到军衣户外群,此群行程为河南林州“石楼村-鲁班豁-老祖庙-黄华村”穿越,路线全长20公里,强度中,A费50元,甚是合意,遂第一次跟军衣户外群活动。
  军衣群早晨5点半从体育场北门发车,我在罗二中途上车。在车上一觉醒来到林州吃早饭,与安阳的“太行是我家”户外群汇合,由该群群主“太行”带队活动。两辆车向西开往城郊乡的石楼村,远远地就看到了山巅的豁口——鲁班豁。
  石楼村有很多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老百姓似乎对我们这些不怎么花费的驴友不太欢迎,用一下厕所还要收1元钱,看门人说“不给钱你就憋着或者去山里解决”。来这里登山的各路驴友和普通游客很多,我们是8点40分动身,大家浩浩荡荡向山上进发。上山是很好走的石头路,方向是一直向西冲着大豁口。据说此行最高海拔高度为959米,拔高约600米。很多驴友都说这是一条FB线路,但因一下车就开始拔高,头一段路还是比较辛苦的。因为人太多,又间杂着很多普通游客,速度不是很快,倒不累人。
  半个小时后,在路边见到一个小小的土地庙,门锁着,庙门上贴着大红的对联,看来是过年贴上去的。再走半个小时,到了另一个小庙关帝庙,门开着,里面供奉关公塑像。快到顶时,见侧面的山崖下又有一个闭着门的小庙,就没过去看。
  10点整,终于登上了鲁班豁。传说当年鲁班至此,见大山阻隔不便通行,便挥斧劈山,使一列大山上出现了这么一个豁口,故称鲁班豁。这个豁口距山顶有200米高差,通过此豁可大大减轻行旅负担,鲁班豁也成了晋豫交通要道。其实这个豁口宽有百米,站在豁内根本感觉不到是在一个豁口里,不知道当年鲁班劈出此豁用的是多大的板斧。豁口北侧建有鲁班庙,还是两进小院,对联挺有意思,外门联很有诗意:庙内无人风扫地,山门不锁侍云封,横批:云锁高峰。内门紧锁,隔窗能看见鲁班爷的塑像,门联书:走乡串户想赚钱,出门拜师敬鲁班,横批:技艺千古,表达出古时工匠对祖师爷的崇敬之情。门心联书写:山水含芳意,风云入壮图,描述的是太行风光。
  鲁班豁东西通透,所以豁内山风很大,但并不感觉很冷。从豁口回望来时路,就跟在飞机上向下看一样,一片片村庄排列在大地上,由于这天天气不太好,一切都像笼罩着一层薄暮。从豁口向西看,一堵雄奇的大山横亘面前,眼望大山,我对“太行之雄”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山底下是林州大峡谷,谷底有一条白色的油路蜿蜒伸向远方。
  从豁口向西有两条小路,向下的一条到林州的石板岩乡,向南紧贴峭壁的一条是到老祖庙、黄华寺的。我们奔赴老祖庙,是在林滤山的西侧行走,半个小时的缓慢爬升后,又开始沿着之字形台阶路拔高。台阶路边有一个不到一人高的小庙,估计是土地庙,里面有石雕的小小的神龛神像,修在这里想是要保佑路人平安,看样子有个年头了。
  翻过此山后,我们于10点45分到达一个生态园饭店,其实就是一户农家,向过往行人提供一些农家饭食,今天却是闭门谢客。过饭店后,向东南翻越山脊,就到了林虑山东侧,前面出现了能走车的土路,当地百姓称之“汽路”。
  “汽路”就修在悬崖边上,顺着山势曲曲折折,好在路边有树丛挡着,让人并不感到惊险。突兀的大山就在我们面前,一列列山岭就像一条条游走在山巅的巨龙,让我感到太行既雄且秀。有一座山峰犹如一把折扇插在山头,山体上隐约形成各种图案,就像一卷水墨画。而另一座山峰又像一列屏风,一条条并列着摆放在山头。据说古时有一位画师,在太行山游历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隐居研修苦心作画,独创绘画风格,奠定了我国水墨山水画派。
  在悬崖上的“汽路”上绕过几个山头,青石黄瓦的西顶泰山老祖庙出现在面前,我走进庙门时正好是12点整。老祖庙建在悬崖顶上,背依黄华山,俯瞰黄华神苑,山下的黄华水库就像一面玉镜,熠熠闪光。主庙为两进院落,前殿是王母殿,后殿供奉鸿钧老祖。传说鸿钧老祖为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之说。鸿钧老祖在《封神演义》中称鸿钧道人,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
  按照计划,全体人员在庙内午餐。驴友们铺上地垫,支锅煮饭,忙得不亦乐乎。庙内的配房内有伙食,有当地百姓在操持,也有驴友从那里买面汤吃,说不太好吃。1点,全体驴友集合,群主军衣用手台点名清点人数,没有掉队的。
  老君庙往前走是千佛洞,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坳,里面塑了十八罗汉塑像,外面垒了一堵墙安上一套门,旁边立了一块重修西顶泰山千佛洞碑。洞前的崖边有几处冰挂,大家纷纷在这里留影。
  半个小时后,走到小村核桃洼,村子的墙壁上写满了游人不要偷摘瓜果梨枣的警示,罚款条目还相当细致,偷摘任何一种农产品都有相应的罚款数目。村中看不见居民,据说目前只住着一户人家。走出村,见村口有一块斑驳的石头,恍若几人拥在一起,名叫八仙石。从这里回望核桃洼,发现这是个很美的山村,村前有梯田,村周有树木,石砌房屋错落有致,若等春暖花开,绿树掩映,要堪称世外桃源了。过了核桃洼就开始下山,是陡峭的之字形台阶,路边有刻石记录了山路修建经过。
  下到一平缓处,见对面山上又有一处大冰瀑,不少驴友都跑过去照相,我为了节省体力,没有近前。继续沿着石阶路下行,2点整走到中天门,门口有一组院落叫中天山庄。走下山门回头看,见门口的石壁上写着“林虑黄华山逬珠帘风景区”,才知道刚才是在迸珠帘景区,山上的那个大冰瀑叫逬珠帘瀑布。因冬天水少,又结了冰,形成冰瀑。如果在夏季,水流从山顶嘀嗒逬落,形成大小瀑布,景区叫逬珠帘也算名如其形。山道边竖立着两块石板,上书两句打油联“水帘陶得游人醉,只记来时不记归”,落款是王现昌,不知是哪里的书家。下山不要门票,如果从这里上山还须买15元门票,这里是个人承包,不认一切证件。
  离开逬珠帘景区,就进入黄华神苑景区。一路走,山谷里还有淙淙的流水声,但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水是在石头底下的缝隙里流的。山下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小水库黄华水库,水面结着厚厚一层冰,水库旁边是王母祠。黄华神苑由上寺王母祠、中寺、下寺觉仁寺等庙宇组成,历史悠久,香火旺盛。
  王母祠是一个四合院落,中间有享殿。这里供奉的王母并非人们常说的王母娘娘,而是隋代道士王津之母,因其得道成仙后不忘扶贫济生,后人尊其为“黄华老奶奶”。庙里还供奉着孔子、关公、包公、财神、观音等神灵,各占一间房屋。庙不算大,却诸神俱全,且中西合璧。正殿左侧有一小门,有台阶通向山上,上面有玉皇大帝庙和女娲洞。王母祠旁有一水泥的纪念塔,修成了八级,虽然有些简陋,却也有些特色。
  向下走为黄华神苑中寺,中寺规模稍小,正殿供奉多臂佛与乘象普贤菩萨和骑狮文殊菩萨。看庙墙上的文字,得知在1999年,千手千眼观音曾在此显过灵。
  再向下走是下寺觉仁寺,寺院规模最大。先看到一段游廊,之后是塔林。寺后有一枯树只剩半边树干,然两棵新树从枯干上长出,使枯木逢春显现生机,堪称一奇。从后门进入寺内,有大雄宝殿及西方三圣殿等主要建筑。觉仁寺始建于南北朝,兴盛于宋元,明清多次修缮,毁于民国。1990年后重修扩建成今天规模,寺内存有金代古碑,还有黄华山历代诗赋书法展览。
  觉仁寺门外有一棵大银杏树,已有近千年树龄,然时逢冬季片叶不存。粗大的树干被一圈祈福的红布条围裹。旁边的介绍说,此树叫五福树,是一位仙女的化身,元代菊庵禅师云游至此,在树下休息,见祥云瑞鹤聚于树端经久不散,便认定此处为风水宝地,在觉仁寺做了住持,使这里香火旺盛,朝者不绝。据说凡夫俗子绕树三周,默默祈祷并系以红布,就能福至心灵,心想事成。
  3时整走出神苑,才看到神苑那庄严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大门,知道这里还是3A景区,进入景区还要16元门票。大门南侧有乡里香村旅游服务区,供应山野风味农家小菜,还可住宿,老板李永兴,电话13663076652。景区门口有黄华山的介绍和景区线路,我拍下照片,再将介绍记录在此。
  黄华山是林虑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面积约13平方公里,是一处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以“幽谷、密林、飞瀑、古寺、黄花”五大特色著称。据历代《林县志》记载,“每岁晚秋,黄花满谷,故名”。景区内共有怪石十一、奇峰十二、溪泉十三、崖洞十四,名称由来,有的取其形,有的取其色,有的与历史典故有关,这些大自然神奇造化令人赞叹。
  黄华山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自春秋战国时,就成为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游览避暑之胜地。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赵世家》中关于“赵武灵王登黄华之上,谋胡服,习骑射”的记载和三国时期魏大臣刘昭作《赵都赋》中“置酒黄华会馆”等,可能就指此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洹水·浊漳水》中,对景区内的黄华谷、木门带、鸡翅洪等,都作了精辟的叙述。东魏北齐神武帝高欢建的避暑宫、御花园、乐平仓基,虽历经沧桑,遗址尚存。始建于隋朝的觉仁寺,历史上与少林寺同宗齐名,该寺住持菊庵禅师被少林寺请作方丈,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金代大书画家王庭筠曾隐居于慈明院,创办了黄华书院,为当时中州最有名望的书院。现存历代碑碣及摩崖石刻,乃金石书法珍品。由千年道观王母祠而兴起的每年农历三月三、七月十八大型庙会,声势浩大,人流如潮,是豫北一带传统文化、民俗民风的集中展示。景区内众多的佛寺道观与“黄华流水颠倒颠”、“悬流千尺逬珠帘”、“酷暑藏冰冰冰洞”等大自然奇景相映成趣,更增添了几多古老神秘的色彩,构成了黄华七十二胜景,享有“太行最秀林虑峰,林虑黄华更胜名”的赞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0:07:1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邯郸行者。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7c6130100xbcv.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1-25 15:0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1-29 19:5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29 19:5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