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县北武当又叫真武庙据说,北武当先前也曾阔过,你只要看看如今残存的那座高高的门楼以及横额匾上的紫禁城三个大字,就可以想象他往日的气象。清朝同治年间的《叶县志》记载:“真武庙,在县级北关外。自顺治至道光年间,知县许鸿翔、蔡文甲、陈德秀、鹿传洵历次重修”。民间传说,真武庙极盛时期在明朝,一直到解放初期仍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原北武当”。后来,由于修建叶鲁公路,庙院被大面积拆毁,现仅存门楼一座及大殿一间。“文革”时有人要破环大殿里的壁画,当地群众用白灰膏将壁画粉封,使其得以保存下来。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白灰膏脱落,壁画又依頹显露出昔日的风采。庙里还存有一座关公铜像,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做工精致,栩栩如生,看了让人爱不释手。
真武庙大殿为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壁画保存在大殿东、西墙壁上,内容主要是描述真武大帝得道升天的故事。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又名玄武大帝,民间称为祖师爷,是北极玄武星君的化身。玄武本是二十八宿中北方宿之总名。战国典籍已有记载。《楚辞·远游》有“召玄武而奔属”之句,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五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因此玄武大帝的画像与塑像皆为“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相传玄武大帝15岁入武当山学道。其父王思念他,派五百武士入山探寻,众武士竟亦随之学道。玄武大帝被玉帝封为玄武真人后,五百武士也随之登仙成了五百灵官。唐初,玄武大帝被唐太宗封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后来宋真宗为避圣祖赵玄朗的玄字之讳,改封为真武大帝。
在真武大殿的东、西两侧墙壁上的壁画,记述了真武大帝托胎、孕秀、舍国辞家、入山修道、功成果满、五龙捧圣、白日飞升,被玉皇大帝封为玄天上帝和其五百随从武士随之登仙成为五百灵官的故事。画上绘有人物、动物、游龙、云气、山川河流、亭台楼阁、车船马匹、花草树木、城池要塞、茅屋草舍、庭院园林、市曹郊野的道路桥梁层层错落相隔,大大小小的房舍与高高矮矮的花树构成一个安宁又深遂的环境。整个画面故事上下连贯,人物栩栩如生,画面神秘缥缈、若隐若现,云雾缭绕,充盈着神秘、祥和、如临仙境的氛围。反映出古代绘画艺术写实与浪漫结合的风格。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历史、艺术、宗教信仰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都具有极高价值。
叶县真武庙为什么又叫北武当呢?这是我百恩不解的一个问题。回来查查资料,发现山西的吕梁地区有座山叫北武当山,相传,真武大帝14岁时诚心修道,经过42年风风雨雨的磨炼,在湖北武当山修成正果,被封为北方正神。被封为北方正神之后,真武大帝决定在北方寻找一座山作为行宫,为了寻觅这座山,他先后99次游历北方,当他第99次游历北方时,一日他驾祥云来到山西吕梁地区的关帝山区,发现有一座山雄踞于群峰之间,顿时心中一亮,赞道:“好一座奇山秀峰”。但是,又感到主峰略低了一些,于是便用两手指捏住顶峰,微微向上一提,峰顶顿时就升高了99丈,远远高于四周群峰,他高兴地说:“又一武当山兮!”北武当山便由此得名,并一直延用至今。
另外,河北邢台地区也有一座北武当山,该山气势雄伟,植被繁茂。有太行山中罕见的三万亩公林,植被覆盖率达70%。山顶有一座真武大帝庙,相传为道教护法大神真武大帝当年修行悟道之福地。另外还有菩萨殿、碧霞殿、药王殿等。古庙经历年修缮,大体可观。整座建筑规模虽不甚大,但因高踞于三面绝壁之峰巅,故颇有威风凛凛、势压群峰之感。据《道藏》和当地民间传说,当年真武大帝曾在沙河北武当山出家修道,得到正果后辗转到湖北等地传经布道,这个过程便是民间传说“修道于北方,布道于南方”的起因。之后于明代,道家真人张三丰也曾寻着真武的仙迹,莅临北武当山讲经传道。
由此看来,叶县北武当,也应该是真武大帝在北方修道的一座行宫,或许正因为如此吧,门楼上才会有帝王所居的标志紫禁城三个大字。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cxNDQ0M3w1NjhlMWVjNzFjYzk5MTNkZTU0OGNjNmVhYzg1ZGM5N3wxNzMxNDk3OTc0&request=yes&_f=.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