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rz 于 2014-11-28 22:54 编辑
午后奶茶 发表于 2014-11-27 22:00
对于说法2,主锁磕碰不能用,这是我从某救援队队长那里学来的,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一般主锁八字多为铝镁合 ...
有人私底下问我,你到底对“主锁不能磕碰”有何看法。我回答:“你要是不相信一个主锁(无论任何原因),就把它汰换掉,别去担那个心”。
科学无止境
老一辈人的迷信,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戴着现代科学的眼镜去审视,就发觉不是那么回事了。攀岩界同样有不少迷信,说迷信可能太难听,一般称之为神话,或谬误。但是因为人命关天,很多人宁可信其有,所以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继续被人传诵着。攀岩诸多神话里,大家常听到的有绳子不能踩,主锁不能磕碰,等等。这些在西方流传已久,老掉牙的传说,早被攻击的体无完肤了,没想出口到了国内,又获得了新生命,被许多人奉为圣典。
单结flat overhand bend不可用
先借助神话“单结不可用”来说明一般人的心理,及其产生的结果。
学过绳结的都知道把两根绳系在一起有很多方法,比较牢固的有双渔人结 double fisherman’s bend 和反穿八字结 flat figure 8 bend(此结专业救援用的多,有别于打在安全带上的 rethreaded figure 8 knot 或 figure 8 follow through knot)。为了更放心,两头再补上单结防脱,不,不够安全,补上双单防脱,不,还是不够安全,应该补上三单 triple overhand knot 防脱。别以为我开玩笑,就有人怕万万万一而打这种上了几亿元保险的结。学会这种超级保险的绳结之后,在用双绳崖降时,便用它把双股绳系在一起。过去的多数美国人就属于这一类。他们看到欧洲人简单的打个单结就下崖了,惊讶之余耻笑欧洲人命不值钱,还专门给这个结取了新名儿“欧式死亡结”(EDK,European Death Knot)。可事实上,似乎从来没有过因为单结滑脱的事故,反倒攀岩者有误打反穿八字结 flat figure 8 bend 松脱致死的,因此有些人反对在攀岩圈里教此反穿八字结 flat figure 8 bend。另外,这样打的单结在抽绳过程中,遇到突出的岩壁,因为结形不对称可以滚动变换放向,不会卡死。对称的渔人或八字反倒容易卡死,造成另一种危险。(注1:现在很多美国人也接受单结了。)(注2:救援用装备和绳结和个人攀岩考虑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比方说,救援常用的钢锁,耐拉,耐高温,但在坠落测试中表现不如攀岩用的铝锁。再比方说,救援用的9字结,目视检查不容易,攀岩不用。)(注3:好奇这些结长什么样儿的,可以直接用英文名搜索图片,因为英文名较统一,误会会少点儿。)
主锁不能磕碰
回到正题,“主锁不能磕碰”。不像单结的例子,它不会滋生其他危险,顶多费点银子。可是为了提倡严谨的科学精神,值得探讨。
正因为它人尽皆知,所以引起不少人的好奇,想验证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正确。到现在为止,公开报道的实验结果(其中有2000年在国际技术救援大会ITRS上 Wallace和 Slotterbeck发布的)都是否定这个说法的,(如果有人知道有支持这个说法的实验证明,请和大家分享)。另外,好像也没有因为使用坠落过的主锁而出事的事故报告,网上也有很多人叙述他们使用坠落过的主锁的经验。
以上我提到的实验,都是从高处坠落的,有从10米高,也有从加州900 米高的El Cap大岩壁顶坠落的。好像国内很多人的所谓不能磕碰,是要轻拿轻放的,似乎摔碰了就等于犯了滔天大罪。从逻辑上说,如果一个人认为某厂家生产的主锁那么娇气,他还敢用吗?给我新的我也不敢用!
主锁只要使用就早晚会坏,不用它也会腐蚀损坏。撞击可能损坏它,反复受力也会产生金属疲劳,导致变形、损毁。什么?那我们是否以后要开始记录每个主锁的绳降次数,别倒霉等它断的那次正好轮到自己挂在绳上?如果有人发出这样的警告,没准会有一帮相信权威的人把它变成下一个神话。不过您放心,有实验数据证明需要上万次的小冲坠才能把它毁掉,只要不拿家里三代人使用过的主锁估计都没事。
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我个人在选择攀岩装备时,非常注重品牌,原因是我觉得山寨货完全是 个未知数,没人拿来做过实验,说什么都是白说,即使没摔碰,还是不确定它是否可靠。但如果名牌主锁在野外不小心坠落几十米、几百米的,我是否敢用?那要看情况。可以不用就不用,或用双锁。不过别无选择时,我也会放心使用。这个度的掌握必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也自然会受到每个人自己对风险承受力的影响。当然,不相信自己判断能力的人,只能死守某权威或某人群说的话。其实最安全的做法是:如果自己从来没用心琢磨过,就不要自己玩,不要以为背了点教条就足够了,还是跟着真懂的朋友玩,比较保险。
拿出科学证据说话
我写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已经“信服”某个说法的人(那只能打口水仗),而是给愿意讲科学证据,愿意独立判断的人看的。以下提供几个专家姓名,方便感兴趣的人查资料:Chris Harmston, Steve Nagode,Garin Wallace,Kevin Slotterbeck等,其他的资料相信还有很多。 借用Harmston (材料工程师,曾任Black Diamond的ISO质量保障部经理)15年前说的一句话:“据我所知,微裂micro–cracking和隐藏的瑕疵 hidden flaws仅为神话”。有较真的同学愿意用科学手段证明那不是神话吗?
提倡严谨治学
其实区区10几、20美元的事儿,值得在这里抬杠吗?说了半天,还是必须回到我的本意,我不宣传哪个说法对或不对,朋友们必须自己决定。凡事要了解科学道理,必须知其所以然。不明就里,盲目听信别人,是危险的。少数人动不动把“误导新驴”挂在嘴上,俨然自己已经占据真理。我认为不鼓励人严谨治学,提倡盲目听信权威才是最大的误导。真理是客观摆在那里的,不努力通过思考去接近它,走捷径,照搬别人的信仰,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希望大家敢于挑战老师,挑战权威,也希望我提供的一点信息有助于大家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