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庄因杨姓立村,但村中显赫的却是袭姓,明朝万历年间,袭姓人从邻村袭家庄迁来,后繁衍生息称为村中大姓。嘉庆年间袭家兄弟做羊毛擀毡生意发了大财,遂大兴土木,修建豪华住宅和祠堂。为保证建筑质量,袭家雇用巧匠采石,制作成统一规格的石料,所用的砖瓦都材料也是特制定做。据说,所用的石灰都经过三次筛滤,使用时又加米汤跳河,以增加其韧性。正是因为如此高标准严要求,袭家大院历时十年才得以完工。 在村人的指点下,我们从一条小巷进入村子大街,路两边是粉刷一新的墙壁,墙壁上有图画文字,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墙吧。这一组是道德教育宣传,画的是仁义礼智信孝俭等等。社会转型期礼崩乐坏,提倡这些真的有用吗? 临街即有几座大宅门,跟先前看过的没什么两样,粗粗看过,很快找到了一座完整的古朴的门楼,青砖灰瓦,直脊硬山,两进,两侧墙边各有两根立柱,下有石础,雀替纹饰简单,但门墩石较繁复,最有特点的是门墩石的四角都不是直角楞状,而是处理成了圆滑的竹节,朝外的两面饰以云纹和蝙蝠等祥瑞图案。 岁月在这座门楼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大门正上方墙上依稀看见一个五角星,侧墙红底黄字,两边写的分别是“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檐下墙上写的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另一座门楼稍显残破,木门已无,对门影壁只存一半,四周有万字不到头纹饰,中间的墙皮已经脱落。这座大门的墀头很有特色,雕的是松梅兰竹菊等植物,旁有鹤、鹿等瑞兽。墙内有垂柱,柱头为多层莲花瓣组成的垂珠。 门楼后面的院落已不复存在,现在矗立着的是一个个小院,旁有一条小胡同,胡同东墙是一座座古房的后墙。 不经意间,我们走进了袭家大院,大院早已被分割成好多的小院落,有的颓圮而封闭,有的被翻新,走走转转已到了村后,围墙内一座二层高楼,看来是当年袭家大院主要建筑,但院门上有锁无法进入。 村边有个小小的杨树林,林子里好多带眼的立石,那是辘轳井专用的,粗略数一下,竟然有五六个,这么个小村,为何有这么多的井,而且集中在这么小的区域内?水井旁边都有石砌的水槽,估计这里原先是一片菜园,当年的土财主也是灌园叟? 穿过荒芜的村边闲散地,我们又来到一座古宅旁,这里有一条窄胡同能回到大街上。 街上有袭家最豪华的两座大门,它们并排而立,门口有高大宽阔的台阶,其中一座石阶下还有券形的桥洞,村民说,原先桥下是河道,那时桥洞高出地面不少,人可以从桥洞下通过,后来大院废弃,不断有人往周边扔垃圾,桥洞慢慢被填埋,现在还露出地面一点点。当年的这两座大门,是何等的气派啊。 民间有袭家大院“年关晒银”传说,墙上现代绘的壁画也有此内容,说袭家年关晒银周济穷人,我对这种说法表示严重怀疑,十冬腊月天寒地冻,银子绝对长不了毛,长了毛也不影响花销,晒银就是赤裸裸的炫富,匪盗横行的年代这可不是明智之举。“面对摆在门口的银两,穷人只取很少一部分,绝不多拿”,这不是说笑话吗,现在公路上翻了车都有人哄抢财物,某非旧时人们的道德水平已高到这种程度?人们津津乐道如此传言,只不过寄托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