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 01:41:33
|
只看该作者
郁郁竹林七贤逢
从焦作市至登封少林寺旅游,途经修武,很惊奇于那一大片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在我的印象里,竹子,特别是大片的竹林,是应该属于江南的。在黄河北岸的修武县竟有如此大面积的竹林,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询问之后,让我感到更无知的是,这里竟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流连其间的地方。身处怀地,而不识七贤旧居,实在有些附庸风雅、枉称博学了。因此便起意“到此一游”,揽江山之胜迹,发思古之幽情,也可约略感受一下所谓的“魏晋风度”。
据《晋书·嵇康传》云:“与(康)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琊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他们纵情山水,不为俗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以避世故,“越名教而任自然”,所谓的“魏晋风度”即自此始。
略略打探,知怀地魏晋时称河内,山涛、向秀世居于此,至今武陟县内有山涛庙、向秀冢。除此之外,修武县云台山内有竹林故地、打铁处、醒酒台之类,遗迹尚多。世人游云台,仅知其景,而不知其文,致竹林“湮没”,七贤无闻,诚憾事也。
魏晋风度,慕之者虽众,然竹林旧居,闻之者稀,若此之类,何由而得,千载之下,抚今怀昔。于是,就有了我的探访“竹林七贤”之旅……
嵇山亭前说嵇康
2004年11月27日,记者乘车来到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景区。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我们的车子在颠簸中爬上了百家岩。所谓百家岩者,取“百家争鸣”之意。中国文化史上,曾出现过两次社会大动荡前后出现的社会变革与思想解放。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代,史称“诸子百家”。第二次就是魏晋时期。古志书称此岩“能容百家”,说的就是与汉代“儒学独尊”相对抗的“玄学”所隐喻的“百家争鸣”。而活跃于百家岩一带的“竹林七贤”,也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车子在一片空地中停下,我们下车步行,转过一座小山,眼前豁然开朗,颇有柳暗花明之意。抬头见红色砂页岩构成的石壁,层层累就,高耸壁立,达数十仞,见此即知“岩”字中所含的“山石若岸”(《说文解字》)之义。四面山峰环抱,东有狮头峰,西有猴头峰,北依白鹿山,唯余向南一道,故山风虽烈,而入则不觉。峰谷之内,冬暖夏凉,实佳处也。岩下有大片竹林,因时近深冬,草木枯萎,竹叶苍黄,远远望去,浑不见当日竹林之森森气象。
抬步前行,遇一小寺,据称是从辉县迁来,与“七贤”无关。沿山路行至嵇山亭,见亭檐八角,中有清代嵇山碑,大字楷书“嵇山”两字,相传为乾隆皇帝手书。碑后字迹已漫漶不清,不知所记何事。亭檐下有石刻图案,分刻七贤饮酒图、二乐(孙登、王烈)台图、刘伶醉酒图、山阳公行医图等。据修武县政协副主席石振声说,此地原为嵇康旧宅,后为洪水冲毁,嵇康即又迁居百家岩上。
《嘉庆一统志·怀庆府》中称:嵇山在河南修武县西北,也称狄山,三国魏嵇康居此。而《晋书·嵇康传》云:嵇山在安徽宿县西南。虞预《晋书》曰:康家本姓奚,会稽人。先自会稽迁于谯之 县(今安徽宿县),改为嵇氏。取“稽”字之上,(加)“山”以为姓。意以志其本也。一曰 有嵇山,家于其侧,遂氏焉。
看到这样的记载,我很疑惑:怎么会有两个嵇山?
石振声说,这两个嵇山皆有所本,因 之嵇山而有嵇姓,又因嵇康而有此地嵇山之名,或者说后一个嵇山源自前一个嵇山,正所谓“意以志其本也”。“人因山名,山因人著”,此地嵇山之名,得自嵇康,而嵇康其人,则为“竹林”之魂。
嵇康(公元223年~263年)字叔夜,因曾任中散大夫,后人又称其为嵇中散。嵇康祖上避祸自会稽迁至谯郡,其父嵇昭曾任治书侍卿史,早亡,嵇康靠母亲与兄长嵇喜抚养长大。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却通脱任侠、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非常渊博。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隐居河内郡山阳县。约22岁的时候,与曹操的孙子曹林之女长乐亭主婚。终其一生,官不过七品,中散大夫实属虚衔。
当时,魏明帝曹睿已死,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典型的浮华派公子哥何晏当了吏部尚书。曹爽和这些人混在一起,为所欲为,把朝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
嵇康心里明白,此时的曹魏集团,已经失去了早年的雄姿英发,变得飞扬跋扈。他更明白,司马懿绝非庸碌之辈,而是一个老谋深算、内藏祸端的人物。为避开斗争的锋芒,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嵇康仗剑出游,离开了京城洛阳。当他来到河内郡山阳县时,不由怦然心动。此地奇峰巍峨、灵泉遍地、稻米飘香、竹林清幽,正是修身养性、避祸隐居的好地方,嵇康遂举家迁居于此。
正是由于嵇康迁居此地,其好友追迹而至,于竹林间临水赋诗、纵情酣饮、高谈阔论、抚琴吟啸,七贤意趣相合,相与友善,一时传扬朝野,此地才成为“竹林圣地”。至嵇康因故被杀,居山阳达20年之久。因此,嵇康虽不生于山阳,却长居山阳,享名于山阳。
百家岩内竹林藏
沿嵇山亭向上,又见一寺,紧临悬崖根部,此为百家岩寺。近看百家岩之赤壁,觉有水冲之迹。详细询问,方知自晋至清,此壁四时瀑布常悬,宽数十丈,高数十仞,犹若天门,瀑声山响,轰鸣谷中,故称天门瀑布。今虽无水,但逢夏日雨多,仍有飞瀑流泉挂于岩之西侧,但已不复当年龙雷气象。
寺左有竹林青青,郁郁葱葱,林虽小而篁幽,大有当年竹林遗风,很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此地据称为阮氏竹林,竹子亦为阮籍、阮咸叔侄二人手栽。传说而已,实不必当真。竹子高劲清爽,中空虚无,有韵有致、有声有色。苏东坡曾说:“无竹使人俗。”“七贤”居此竹林,适得其所也。
竹林之畔有一小片菜地,萝卜、青菜之类油油碧绿,甚是喜人。菜地边缘,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之下,有细细的流水之声。
沿崖壁上的之字形小道再往左行,可绕行至醒酒台,路狭处仅容一人而不得转侧,陡峭处则需攀援而过。此台特出崖上,俯临绝壑,从上往下又见那大片的竹林,与远观之时绝异。可能是水源不足之故,所以比不上阮氏竹林的青翠,但森然之象已可显见。
醒酒台为横石一块,长两丈许,阔丈许,其石东首高起,直立如几,上有宋代摩崖石刻“刘灵(即刘伶)醒酒台”与“嵇康淬剑池”。日月轮回,风蚀雨毁,台上的小字已漫漶不清,甚至看不出此石刻的年代。回家翻书,方知为宋嘉祐四年所刻。淬剑池原在醒酒台下,方广数丈,天门瀑布注入其中,四时不涸,相传宋时煅灶亦在其旁,今已无存。
百家岩寺后有明月泉,据称清澈甘甜、旱涝无减。沿山壁盘旋右行,则有王烈泉,为石壁间溪水汇流而成。相传王烈即是饮此处山泉之水、吃鸡头参(黄精),活至300余岁。泉水下注于明月泉池中,供人畜饮用。明月泉池左,攀援而上,复得平坦之地,宽丈许,其势高峻,发响无翳,此地为孙登长啸台。据《魏氏春秋》称:“阮籍见孙登长啸,有凤凰集登所隐之处。”阮籍因以作《大人先生传》。缘壁西向,又见朱砂圈出隐约一形,状若白鹿,与百家岩所依之白鹿山暗合,是亦异哉!
阮氏竹林之上,又有汉献帝望京楼(又称避暑台),今已改为南海观音殿。沿崖壁之字形小道,可攀至百家岩上。据石振声说,百家岩上有村落遗迹,古名七贤村,今名寺头村,“文化大革命”以前还有几户村民在岩上居住,后来皆搬至岩下。此村落现已遭废弃,只留下一些破房旧屋、断壁残垣。当年嵇康在嵇山亭处的旧居被洪水冲毁之后,嵇康就将嵇宅迁于此处。
与嵇山亭遥对有孝女塔,据称为唐代建筑。2002年8月上旬,修武县文物部门于附近发掘出一些生活用具陶片及一只完整的酒坛,经专家鉴定为汉代遗物。同时还发现有暴露地表的红烧土层,疑即嵇康打铁之处。
虽是冬日,但山谷内并没有风,艳阳高照,同行的每个人都汗出津津。懒洋洋地坐在孝女塔下的青石台阶上,望着壁立的红色山崖,回想起“竹林”中的逍遥:
瀑飞于前,溪行其下,竹林郁郁,草木葱茏。
山水之间,纵酒放歌,丁丁当当,煅铁有声。
世故纷纭,无扰乎宁,肆志纵心,无累乎情。
当此之时,即此之景,“荣进之心日颓,任逸之情转笃”,故“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不道七贤于此隐,我亦欲此采薇行。 |
|